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宪法确立公民劳动义务的过程及其理由,主张公民的劳动义务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义务而不是法定的义务,指出宪法确立劳动的义务能够对公民不从事劳动的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力度比较有限。公民劳动义务只能是一种道义义务,公民劳动权是一种“须经竞逐的权利”,同时不能强迫劳动。  相似文献   

2.
王裕昌 《甘肃科技》2007,23(5):231-232
博物馆藏品信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信息资源从共建到共享,这是博物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博物馆面临的要务之一。本文从博物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权利、应尽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实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博物馆信息化过程中博物馆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行政相对人权利既不同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也不同于民法上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权利,是公民一方在以行政相对人身份出现时,所具有的权利.本文通过分析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划分为五种:(1)受益权利(2)参政权利(3)自由权利(4)程序权利(5)享受行政赔偿、补偿权利.文章的后部分通过对行政权力和公权利的关系的分析得出结论:行政法应兼顾平衡行政权力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只有这样,行政民主和法治才能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4.
哈特根据公民对待法律的心理状态提出了"外在面向"和"内在面向"理论,并把公民的"内在面向"作为其法律义务论的核心内容。根据内在面向理论,内心对义务规则存有义务感才可被描述为公民在行使的是义务,但法律规则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义务亦是如此。从这个角度看来哈特以公民的心态来描述其义务观存在着难以解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浪 《奇闻怪事》2009,(6):102-103
行政相对人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或行为与行政主体形成利害关系,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取得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6.
不少宪法规定了公民遵守宪法的义务。对普通公民而言,遵守宪法主要是指维护宪法而非服从宪法,维护义务是伦理性质的,服从义务才具法律性质,但对公民并无直接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公民遵守宪法的义务的主要作用在于培育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颁布已经实施了三年,这是我国首次将公开政府信息作为一项法定义务加诸于政府部门,以制度的力量推开了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沟通的良性互动的序幕,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其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的问题需要突破和解决,只有解决到这些难题和漏洞,才能真正实现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8.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作为的行政义务,有能力履行而在程序上未予履行的行为。通过对就行政义务的理解,当前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遏制行政"不作为"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中,人们似乎更强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行使而忽视受教育义务的履行。但继续受教育不仅是公民权利而且是公民的义务。目前我国还没有为继续教育进行专门的立法。要从四个方面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有效措施促进公民继续受教育义务的履行。  相似文献   

10.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水资源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本文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可编程、自动化功能,设计出一套节水装置。  相似文献   

11.
在委托贷款的法律关系中,商业银行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的是委托关系。但如果商业银行在办理委托事务时存在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商业银行应负赔偿责任。所谓过错要看银行是否违反应尽的义务。对商业银行在贷前调查、授信风险评价及贷款支付等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现象,住房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住房不仅仅是一个住处或一种财产,更是一个与社会正义和人格尊严紧密相连的人权问题.住房权的人权属性早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被许多国际和区城性人权文件加以明确规定.在宪政的视野之下,住房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其相对应的义务主体便是国家.国家负有尊重、保护、促进和实现公民住房权的义务.保护公民的住房权,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题中之义,这就需要从政策、立法乃至司法等诸多方面对现有制度加以完善,以期使公民的住房权得到切实而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国家公民,在公民权利义务和教师本身权力与义务之间存在递进关系,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性,集中表现在为地方社会服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这一特性的确立、实现和维护,关系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论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作为犯是与作为犯并行的犯罪形式,其核心是应当履行特定义务而不履行。作为义务的根据从形式意义向实质意义发展,它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道德义务和良善风俗所赋予的义务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12,(4):36-37
作为科普工作主体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以及科研机构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参与科普工作是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用科技创新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用科技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6.
从一种共和主义的视角来看,我们并不是一个个自由主义式的“无牵绊的自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被“镶嵌于”一个特定的政治共同体之中,而基于这种内生关系,作为公民个体的我们便需要承担对于这一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政治义务.由此可见,政治共同体形构了政治义务得以发生的语境,而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政治义务的自愿性担当也便具有显然的理论助益.  相似文献   

17.
注意义务作为犯罪过失的核心要素,是各国刑法学者们所着力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中外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对注意义务的概念、内容、根据等方面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注意义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行政程序是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行政程序开辟公民参与行政权行使的新途径、使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具体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行政效率、规范和监督行政权行使四个方面。认识上述功能,是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功能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投资活动税收筹划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大江  李继民 《科技信息》2010,(35):404-404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断加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精明的纳税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开始关注和学习税收筹划,以合法的方式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行政法学研究中,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作为一对基本范畴,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相对于行政主体方面的研究来说,理论界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研究显得非常薄弱。在现代行政法理论中,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更多强调的是服务而非管理,倡导的是合作而非对立。因而,行政相对人权利是行政法学理论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