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兴刚 《世界知识》2012,(20):39-41
"阿拉伯之春"爆发之后,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社会精英和政治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在阿拉伯世界推行的"民主化范式".无疑,伊拉克和土耳其是最可能的效仿对象.因为在阿拉伯世界,只有这两个国家在"实践西方式民主". 为了把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打造成阿拉伯世界民主化的样板,小布什政府在伊拉克建立了一套自由选举和宪政分权体系.土耳其民主化的起源和演进虽然与伊拉克完全不同,但土耳其政府一直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中东地区后革命时代的政权模式.它们真的能够成为中东民主化的新典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们又在何种程度上适合其他中东国家?  相似文献   

2.
19~20世纪现代阿拉伯国家相继建立后,就进入了威权时代,不管它们在政体上是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值得注意的是,与君主制阿拉伯国家相比,埃及、叙利亚、突尼斯、利比亚、也门等共和制阿拉伯国家的威权主义政权显得更为脆弱。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上世纪60~70年代,阿拉伯共和制国家发生的成功政变就高达14次,  相似文献   

3.
台韩都是在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某些外部条件和特殊条件推动之下启动民主化的;在民主化进程中,都必须处理威权遗留问题,都出现了某个最棘手的“情境问题”(“台独”问题;财阀问题);民主化的最终目标都是建立并巩固自由民主政体.台韩民主化也存在着不同:台湾民主化属于“变革”型,韩国民主化属于“移转”型;韩国民主化的基本任务是落实“第六共和国宪法”,巩固民主宪政,台湾民主化由于背负了所谓“台湾独立”的额外负担,民主巩固的任务极其艰巨.总之,台韩民主化进程说明:建立民主体制容易,坚守和巩固民主难.台韩要从“选举民主”政体发展到自由民主政体,培育出“羽翼丰满的民主制度”,还需要有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巨变.  相似文献   

4.
2010年底中东剧变爆发,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妇女为了寻求自身政治权利、抗议政府经济建设的毫不作为,以及为了期盼民主和声援民众运动而置身其中。纵观整个运动,可将妇女参与中东剧变的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妇女运动的兴起、持续发展期、高潮期和衰退期。妇女参与中东剧变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突破了阿拉伯国家妇女的传统形象;加速了阿拉伯国家威权政府倒台的步伐;促进了民众民主意识的广泛觉醒。然而,中东剧变后妇女的政治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内战愈演愈烈,"伊斯兰国"悄然崛起,进一步加剧了阿拉伯国家妇女追求自身权利进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民族独立国家伊拉克共和国刚一诞生,就受到以苏联为首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烈祝贺。社会主义国家同许多爱好和平的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一起,首先承认了年青的伊拉克共和国。伊拉克人民的伟大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东的侵略计划,大大地鼓舞了阿拉伯人民、亚非人民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以及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反对新战争的斗争,使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注定要到来的末日更加逼近。因此,美英帝国主义一方面对伊拉克共和国的成立感到惊慌失措,另一方面,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了武装干涉。美英帝国主义的军队分别侵入了黎巴嫩和约旦。这一切说明美英帝国主义阴谋扩大侵略行动,企图绞杀刚刚成立的伊拉克共和国,从而镇压伟大的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我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几次发表声明,坚决要求美英政府停止对阿拉伯国家的武  相似文献   

6.
东兴京族文化中的混杂现象(主要含括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体制话语、越南当地主体民族文化以及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等因子)存在,既有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该民族性格的使然。“混杂”的主要价值在于:没有民主,就没有混杂。混杂就是多样化。多样化的呈现就是民主化的反映,或多或少是对威权话语的消解。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前后民主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局势变化的反映,而且是民主政治运动长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它不是旧式民主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延续中的跃进和深化。它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蓝本、以建立民主国家为目标,其对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军事和文化民主化的诉求在许多方面“带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它对于促进抗战、更新民族心理素质和改良文化土壤、推进历史进程与深化对民主进程的认识等具有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又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这次民主政治思潮也就失去了实现其主张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8.
欧盟法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对民族主义的作用和影响:一是欧盟法作用于与战争相关的关键领域煤、钢的一体化进程;二是作用于民族国家和平地共同发展的循序渐进的经济合作领域;三是采用国际法的软、硬法作为民族国家融洽的实施方式;四是建立以公平、正义、民主和人权为价值取向的欧盟法为各民族国家的至上之法;五是建立有实施机制的超国家因素的欧盟机构来保障各民族国家的协调一致;六是借助国内法的实施机制实现欧盟法,从而确保欧盟法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56年年底,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交给艾森豪威尔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担心英法侵埃战争失败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加强,会形成“对西方的主要威胁”。因此他建议,美国的“主要任务”是要“克服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加强”,否则,美国就无法在中东“填补真空”。“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根据这个“蓝图”设计出来的。人们看到,美国的侵略矛头不是针对某一个阿拉伯国家,而是指向全体阿拉伯民族,目的是要打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缺口,从阿拉伯人内部来击溃阿拉伯民族主义。但是,美国的这种企图是肯定地不会成功的。杜勒斯的悲哀正在于:他既不懂得历史,也不懂得时代。去年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再一次表明,阿拉伯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民族国家是近代中国抵御外辱和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必然要求。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无数仁人志士发现民族主义在西方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因而引入民族主义作为中国建立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在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民族主义起到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政府和政党提供合法性、政治动员、为民族国家进行合法性论证等作用。当前,应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中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国家认同和国家动员能力的合理内核,与此同时要提防其可能走向极端、狭隘并导致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等消极后果,注意到民族主义的两面性才能真正促进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印度,殖民地时期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阶级——现代知识分子阶级在塑造该国现代化模式的历史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正是这个社会阶级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取向对印度工业化制度结构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使印度独立后迅速建立起一种民主威权主义体制.印度现代化模式因而可以称为民主威权体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军事占领的民族主义运动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历程.其运动的代表者、实践者、意识形态、斗争方式等在不断流变,从1948年战后至今,影响最大的三场运动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运动、法塔赫和哈马斯.它们在巴民族运动史上代表着三个不同阶段:泛阿拉伯民族主义阶段、特定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阶段、伊斯兰宗教民族主义阶段.这几场运动都以宏大的目标为开端,但随着以色列巨大的优势和美国对其的过度偏袒而逐渐收缩;并且其内部不时发生分歧斗争,甚至恶化为暴力冲突,这成为巴以和平进程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英 《当代地方科技》2011,(16):103-103
随着我国民主化政治进程的不断加快,政治环境不断宽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分析了其特点,并针对特点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探究了完善他们政治参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范鸿达 《世界知识》2012,(17):28-29
2010年底以来的"阿拉伯之春"虽然可以说是全民参与,但是毋庸置疑,走上街头的主力军是广大青年,更不用说,无意中点燃"阿拉伯之春"火花的就是突尼斯的一个年轻水果小贩。近些年来,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阿拉伯国家正在经历着一场城镇化运动,大量人口从农村前往城镇,其中的主力军就是青年人。阿拉伯国家拥有占人口比例非常高的青年群体,他们的现实需求恰恰是阿拉伯各国政府难以回应的,他们的朝气也是保守阿拉伯政治难以满足的。在阿拉伯国家行政和立法等相关部门、机构中,青年  相似文献   

15.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23,(2):12-13
2022年12月7~9日,应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本次出访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外界普遍称之为“三环峰会”。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严重阻碍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区城主义在战后经历两次发展高潮,它的发展加强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合作,减少了战争的发生,同时也有力地抵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区域主义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范鸿达 《世界知识》2012,(13):42-43
2010年年底以来阿拉伯世界爆发剧烈的政治动荡,其中一些国家已经完成了领导人或政权的更迭,尽管巴沙尔仍在台上,但是叙利亚持续深处内乱或者内战之中。阿拉伯国家的此轮政治动荡看似非常突然,不仅让各相关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手忙脚乱,也使得世  相似文献   

19.
2022年12月7~9日,应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阿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中海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本次出访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又一轮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双向传播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在立法民主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因特网对于立法的作用,探寻其给立法的民主化进程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深刻的变革和严峻的执战也就变得极富意义.要研究上述问题,可从参与者的局限性、网络的有限性、网络的非安全性三个方面入手,对网络时代立法民主化的不足之处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