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自2010年底以来阿拉伯国家发生剧烈政治动荡,本已稍有平静的伊朗核问题风云再起,面对伊朗坚持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核项目",美国及其最坚定的中东盟友以色列一再施加军事打击和战争威胁,一时之间,伊朗战争又箭在弦上。客观地讲,导致目前伊朗危局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核",而在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德黑兰与华盛顿的糟糕关系,非常敌对的伊朗-美国  相似文献   

2.
蒋生元 《世界博览》2014,(13):22-23
正美国方面认为,苏雷马尼是伊朗军事战略的主要制定者,也是伊朗遏制西方和以色列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势力、扩大伊朗影响的战术家,因此是"当今中东地区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晋 《世界知识》2021,(1):54-55
近日,以色列在中东动作频频。一方面主动出击,加紧了对伊朗及其地区盟友的打击和遏制,显示出强势姿态,另一方面,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与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以及中东外的国家不丹先后“关系正常化”,实现了重大的外交突破。眼下以色列政坛暗流潜藏,内塔尼亚胡政府迫切需要在外交领域有所建树,以此提升国内支持度。  相似文献   

4.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7):6-7
1为何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美】《外交事务》2012年7/8号中东核危机由来已久,由于以色列的"核垄断",该地区在40年时间里都处于独特的"安全失衡状态"。以色列对核武器的依赖导致其不允许该地区存在其他核力量。1981年,以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又于2007年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对以色列核特权的恐惧导致潜在对手更渴望发展核武器。而在巴以问题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在安全上长期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当前的伊朗核危机应该被视为中东核危机的延续。美国不应对伊朗政权存在偏见,其拥有核武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与伊朗是中东的一对冤家对头。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色列一直态度强硬。甚至有媒体不断曝出“以色列正计划用核武器攻击伊朗”的猛料。尽管在拥核的问题上,以色列三缄其口,但其作为中东乃至全球的军工大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以色列还在做着军火生意的大买卖。  相似文献   

6.
中东风云多变。伊拉克—伊朗战争打了8个多月,久拖未决。最近两个月来,连续发生了黎巴嫩内战、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导弹危机,以色列悍然轰炸伊拉克核设施,伊朗巴尼萨德尔被霍梅尼解除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再度突出;阿拉伯国家正在重新组合;苏联企图乘机加强其在中东的地位;美国在阿以对抗中进退两难;苏美在中东地区的明争暗斗更为激烈。一连串的重大事件和多种多样的矛盾,使中东国家普遍受到影响。处在这样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下,两伊战争的一方的伊拉克,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从两伊战争形势、它的经济状况、国内政局与对外关系的动态等几个方面,作一简介。(编者按:关于两伊战争中的另一方的伊朗情况,本刊今年第11期上《伊朗政局为何难以安定》一文可供参  相似文献   

7.
自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和伊朗都展示出了重返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的意愿。从美方动作来看,新一届美国政府将以外交为主要手段,试图联合欧洲与中东地区盟友共同应对包括核、弹道导弹、“地区冒险主义活动”和“人权”等在内的“伊朗问题”。其中,拜登政府将通过重返伊核协议规制日益升级的伊朗核活动视为外交工作中的优先事项,并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重新遵守伊核协议承诺,美国也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8.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2,(14):72-73
<正>当以色列对伊朗的“影子战争”频频得手时,伊朗“代理人战争”对以色列的骚扰也持续蔓延,以色列的日子也不好过。近十年来,伊朗国内深受经济、社会问题困扰,但在国际上却遇上“阿拉伯之春”、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海湾国家内讧等“有利”形势,“代理人战争”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有人说伊朗“命”好。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中东出现了两个新矛盾,一个是美军撤离后,伊拉克国内爆发的武装冲突,另外一个就是持续了数年的叙利亚内战。最近奥巴马挺闹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一路攻城略地的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杀害了美国公民,并且叫嚣要"血洗美国"。原本因为美国扳倒萨达姆政权,获得暂时安宁的中东核心地带,现在又是战火纷飞,叙利亚、伊拉克派阀林立,各派激烈厮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再次战火重燃。加上原本存在的伊朗核危机,中东核心地带形势复杂。中东的概念实际上,"中东"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英法德等老牌欧洲列强以自己为中心,将欧亚非的国家和地区按照距离自己距离的远近,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10.
<正>此次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宣布恢复外交关系,中国的积极斡旋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与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拉帮结派、激化冲突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中美两国的中东外交政策截然不同,折射出两国外交理念的深层次差别。美国,中东和平搅局者沙伊矛盾由来已久,却并非完全无解,可以说,正是美国造成了沙伊关系恶化乃至中东局势混乱。中东地区宗教势力错综复杂,伊朗、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矛盾交错,美国正是利用这一点,实行“拉一派、打一派”的政策,以确保自身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世间诸多烽火都是由领土之争点燃。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纠纷。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与阿拉伯国家、沙特与邻国是中东边界纠纷的三个核心。具体而言,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埃及的被占领土之争,两伊就阿拉伯河主权与一段陆地之争,伊拉克与科威特领土之争,伊朗与阿联酋就阿布·穆萨岛和大小通布岛之争,沙特与阿联酋就布赖米绿洲之争,沙特与也门就马里卜、焦夫、哈达拉毛等领土之争,沙特与卡塔尔就  相似文献   

12.
唐志超 《世界知识》2020,(24):34-35
2020年中东依然是混乱动荡的一年,但也有新的变化和重要突破。从美国刺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的“斩首行动”为开局,到阿联酋、巴林、苏丹三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伊朗首席核专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遭暗杀为收尾,地区热点纷呈,局势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月11~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东三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与阿曼进行了穿梭访问。联想到此前不久伊朗总统鲁哈尼访日、日本充当美伊之间"协调人"而频频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不难看出,安倍的中东外交走的是一条"平衡外交"之路:在美国与伊朗之间搞"平衡",既不触怒美国,也不得罪伊朗;既要照顾到伊朗面子,又要均衡顾及沙特等中东其他大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董漫远 《世界知识》2012,(17):25-27
不管是奥巴马蝉联总统还是共和党入主白宫,如果伊朗继续强力挑战美国的中东战略,且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已经被推翻,那么,对伊动武一事或许会提上日程。当前,伊朗外交安全环境险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策动轮番对伊制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动武的调门升高,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加强对伊战略防范,美、欧、沙特、土耳其等国企图更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肢解伊叙战略同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今年内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似可排除,但绝不意味美伊博弈的降温。中东-海湾地区仍将持续紧张。  相似文献   

15.
<正>过去30年的中东变局中,伊朗抓住了一系列重大事变带来的机遇期,得以强势地跨在核门槛上同全世界讨价还价。如果今后伊朗谨慎守成,认真执行伊核协议,充分利用解除制裁带来的宽松经济环境集中精力搞建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非对抗性积极作用,伊朗就会越来越强大而富足。由此,"后伊核协议时代"的中东格局其实已经露出端倪:强势的伊朗面对着内外交困、山河破碎的阿拉伯世界,"伊斯兰国"对逊尼派极端分子的吸引力使之由中东难题变成了世界难题,这个恶魔会永无休止地折磨阿拉伯国家,但不会侵蚀什叶派的伊朗。在伊核协议得以执行、美伊关系得以改善甚至正常化的前提下,以色列的外交空间也会拓宽……  相似文献   

16.
胡欣 《世界知识》2020,(3):74-74
中东是从欧洲中心主义视角诞生的地域名词,这个地区在孕育了辉煌文明的同时,始终难以摆脱动乱"魔咒"。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刚开启,就接连发生了美国击杀伊朗将军苏莱曼尼、伊朗发射导弹袭击美军驻伊拉克基地、乌克兰民航班机在德黑兰被误击坠毁等事件,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对于遍布"火药桶"的中东,人们很难抱乐观预期,这个地区要跨越历史和现实铸就的"四重门"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7.
董栓柱 《世界知识》2012,(15):31-33
不久前结束的"伟大先知7"军事演习中,伊朗再次向美国亮"肌肉",试射了多款导弹,均"准确击中预定目标",随后,伊朗军方公开声称,如果伊朗遭到攻击,可以"在数分钟内摧毁美军在中东的35个军事基地"。这番强硬表态使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问题及其在未来美伊可能的军事冲突中的生存能力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这被国际上视为美国放弃国际责任的又一重要举动。但事情恐非"退群"这么简单,而是涉及中东地区复杂的利益博弈背景。伊朗核问题上的各方心思伊朗核问题的实质不是核问题本身,而是伊朗在中东的地区地位问题,即外界是否承认伊朗在中东地区存在合法的国家利益。所以美欧及一些中东国家对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往往与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和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相关联。一些国家认为伊朗无权涉足伊拉  相似文献   

19.
正硝烟味十足的中东又擦出了火星:2月10日,以色列指控伊朗从叙利亚境内释放无人机进入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以方击落无人机并起飞战机轰炸叙境内伊朗军事目标作为还击,不过却被击落一架F-16,据说是被防空炮敲下来的。以色列在这一轮交手中看来吃了亏,无人机加上被以色列空袭摧毁的目标价值应该远不及一架的F-16。从战术上分析,这很可能主要是以色列空军"轻敌"造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形势,相机行事,从海湾安全体系入手多方做工作,拉住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盟友,步步推进美国的目标。早在"沙漠风暴"铺天盖地之时,美国国务卿贝克就明确宜布了美国构筑中东战后新秩序的四大目标:(I)建立中东地区安全体系;(2)实施中东军备控制;(3)重建海湾经济;(4)消除阿以争端。海湾战火熄灭后,美国便立即四管齐下。布什本人亲自通过电话和信函同中东有关国家首脑保持着频繁联系,此外,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