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写意画之“意“,容易被错误理解为主观之意、抽象之意、“图形“之意.从“写意画“的艺术理论阐释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写意画的“意境之意“、“形似之意“、“设色之意“等方面的解读,可以诠释中国写意画之“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笔墨画卷与名诗佳句自古以来就如影随形,相生相伴。几行简短的词句或许就会为你勾画出一幅情景交融的写意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图,“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欣欣向荣景,等等等等,举不胜举。而中国的写意画卷配上几句画龙点睛的佳句,就让人更加觉得意犹未尽,顿感“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在雪白的宣纸上,一个小小的人影,一条若隐若现的曲线,或许让  相似文献   

3.
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出现,以其特殊的造型观念和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使中国画在传统艺术发展史上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进和升华。从而大大拓展了中国画创作理论和实践上的观察方法和认知方式,丰富了民族艺术的表现力,扩大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历史画卷中,无疑宋代文人对写意画的发展写下了闪光的篇章。虽然一般认为唐王维是文人画的开山鼻祖,但他的画毕竟没有成为典型的写意画。而宋代石榴、梁楷的减笔人物(如梁楷的《太白行吟图风泼墨仙人图》)确属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很高的写意…  相似文献   

4.
柳建平 《科技信息》2008,(20):133-133
本文主要说明中国画中关于笔墨的基本问题——用笔、用墨。并通过中国古代画家对中国画笔墨的论述,认识到用笔和用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徐军 《科技信息》2009,(22):210-210,211
本文通过阐述中国画笔墨的特征,笔墨和形状、自然、气势以及画理的关系来展现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宾虹一生通过对画学的研究和总结深深地悟得“笔墨”两个字的内涵。他认为一个中国画家,树立“笔墨”意识乃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懂“笔墨”就不懂中国绘画。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我国青花瓷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材料或是工艺水准均达到历史之最。写意花鸟作为中国画独立的一科,影响甚广,在明朝即有大量有关写意花鸟青花瓷制品,经由康熙年间青花提炼及绘画技术的精进,笔墨技法迅速被引入清代青花装饰中,在烧制的产品中占有相当比例。本文择取青花花鸟写意这一类,以清代青花瓷三个发展时期为主线,分析各个时期花鸟写意的装饰笔法及审美特征,并探讨了青花花鸟写意与同时代花鸟写意画的异同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现代中国画家如何继承传统笔墨精髓是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就现代中国画笔墨意趣之形成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他以豪迈沉郁的风格,简朴雄浑的笔墨,极精简的布局,严整而放逸的画风,开创了写意画借物写心的新境界。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不媚世俗的傲岸之气,在他的书画作品中有着强烈的体现,使其作品脱尽巢臼,达到了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12.
作为造型艺术,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独具的材质和手段,在用笔发展过程中与用墨融合在一起进行写意。晓峰绘画坚持用传统笔墨造型,既从秋月和野芳的自然形态出发,又升华为表现情思的艺术形态,对"雅"的审美追求是晓峰绘画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审美文化艺术载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相并存着.西方风景油画强调客观而忠实地再现自然,中国山水画追求意象造型,更注重画家主观精神与情感的表达.传统山水画写意、传神的创作理念,计白当黑、追求意境的构图方式,注重笔墨、以线造型和皴擦结合的造型特点,随类赋彩、以墨代色的赋色方法都给了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以鲜活的启示.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元素在风景油画中的运用,为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突破了传统审美模式统一、单调和程式的局限,而处于一种兼容开放的状态,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全新创作语言.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大方面来研究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语言的拓展与创新,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王静娟 《科技信息》2009,(29):I0307-I0307,I0351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和审美标准。水墨动画是中国水墨画的动画艺术再现,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是中国动画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是中国民族化探索的典范。首先分析了中国水墨画在水墨动画中的借鉴吸收和运用,最后论述了现代高科技三维动画技术的运用将更好地促进中国水墨画在水墨动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线描在国画练习及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线描又是中国画作品中最基本的法则。中国画毛笔里面含有中国艺术文化精神,含有中国哲学的许多道理。毛笔线描决定了中国画造型与西方和其它平面造型艺术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思维在绘画上的直接表现。全球化背景下,国画创新成为必然。文章仅从中国传统思维与中国绘画关系的视角入手,分析了中国绘画在中国传统思维关照下所具有的原发创生性。但这种原发创生性需要通过作画者在当代特定的背景下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对外来绘画的学习和吸收,是国画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外在动力,但根本性的创新还是要从产生其特性的根源入手,挖掘其内在的价值特性,更好地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严宜生先生有40余年的教学生涯,教学之余他还执着于国画的创作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以自己出色的的艺术敏感和智慧,成功地在笔墨、色彩和构图等艺术形式上融合中西,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并用寓意、象征等手法,使作品超越其国画形式本身,趋向一种物我依存、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不可能凭空出现,它必定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发芽并成长成型的,水墨山水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于唐代,也是如此。文章认为水墨山水之所以出现于唐代,是因为此时的水墨山水完成了“道”与“器”的统一。在文化空前开放的大环境中,儒、道、释三家文化交融并促使了水墨山水物以所载之“道”的成熟;墨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特性,使其成为阐述此“道”最合适的形而下之“器”;而山水技法的进一步完善,则为形而上之“道”的阐述创造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