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木星的标志性特征——大红斑(一个翻云覆雨的巨型反气旋风暴区域)已变到迄今为止的最小地步。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近的观测证实,大红斑的直径仅为16500千米。而19世纪的观测记录是:大红斑在其长轴的宽度为41040千米。美国宇航局"旅行者号"系列飞船在1979年的观测结果为:大红斑的直径是23335千米。从2012年开始,大红斑的直径每年缩水  相似文献   

2.
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发现,木星上竟然出现了第三个红斑(图中最左侧),它实际上是又一个木星风暴团。此前,木星上已经发现了大红斑(图中心靠右)和小红斑(图中左下方)。新生“红斑婴儿”的大小尚未公布,不过已知大红斑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这个新生的红斑以前是一个白色的蛋形风暴团,但随着其中的云层升腾,  相似文献   

3.
虽然美国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行星际探测器获得了木星大红斑的详细资料,但是,还不能完全解释大红斑的性质。专家们认为大红斑是木星大气里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巨大气旋(反气旋)。五十年中的地面观测,红斑大小和它的位置的纬度实际上没有变化,但有着每年大约20°的经向位移,推测它已存在100~1000年。然而,如果按照这种模型,就必须假定红斑是一种独特的构成,与木星大气中的别的现象,如很多只存在几个月的白斑,不具有任何共同之处。红斑的能量来源不清楚。直至现在,还不能说明它的产生原因、在木星上的位置、经向位移和别的一系列观测  相似文献   

4.
<正>假如木星上有天气预报,而你恰好居住在木星大红斑的旁边,那你听到的天气预报便可能是这样的:"预计风暴将持续几百年,风速每小时550千米。"天然实验室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看上去像一只彩绘的盘子,上面有与赤道平行的白色、黄色、红褐色的条纹和暗红色的斑块。最大的斑块位于木星的南半球,模样像一只红色的眼睛,直径接近地球的2倍。其实这个被人们称为"大红斑"的斑块,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风暴。自1665年卡西尼描述了它的存在以来,它便一直在那里,也就是说,这场风暴至少已经持续了大约350年。它还要存在多长时间?这一直是一个不断被争论的话题。近来有人声称,这个大红斑还将存在800年。  相似文献   

5.
资讯     
木星表面大小红斑7月近距离接触木星上的2个最大风暴将在7月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天文爱好者利用业余天文望远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奇观。风暴一号是众所周知的大红斑,它的直径是地球的2倍,风速达到了560km/h。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在木星上吹动了几百年。风暴二号是新发现不久的卵斑BA,又称为“小红斑”,这个比较年轻的风暴只有6岁。与大红斑相比,小红斑只有大红斑的1/2,只能容纳1个地球,因此其吹动的狂风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范围上都要逊色不少。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的结果,这2个风暴正在逐步靠拢,二者于7月4日靠得最近。最新研究发现,散…  相似文献   

6.
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获得了木星的最大卫星--木卫三存在地下盐水海洋的最佳证据。这个海洋位于150千米厚的木卫三地壳(主要由冰构成)下面,深度估计达100千米,是地球海洋深度的10倍,比地球表面的总水量还大。这一发现意味着,木卫三可能支持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也是唯一自己拥有磁场的卫星。磁场在木卫三两极地区的上空形成极光。因为木卫三靠近木星,所以它也身处木星磁场中。当木星磁场改变时,木卫三的极光也会变化,前后“摇晃”。正是通过观测这种“摇晃”,科学家得以确定木卫三的地壳下存在大量海水,从而影响它的磁场。  相似文献   

7.
最近,科学家借助过去30多年来获取的数据,绘制完成了细节空前的木星大红斑图片。大红斑风暴体积相当于两个地球,超出了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图片所使用的数据由旅行者1号探测器于1979年飞越木  相似文献   

8.
小资料     
“伽利略”轨道探测器重2.378吨,载有近红外质谱仪、磁强计、等离子探测器和尘埃检测器等,探测数据通过直径5米的伞状高增益天线传回地球。它在1995年12月7日抵达木星轨道后,绕木星飞行,并飞临木星几颗卫星进行了近距离探测。它对木星的观测距离比“旅行者”号探测器近20倍,发回照片的清  相似文献   

9.
大小之最     
假如我们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仍然把冥王星视为行星,那么,在太阳系的九颗行星中,半径最大的是谁呢?是赤道半径约为7.1万千米的木星.地球位居第5,半径约为6300千米.排在最后的是冥王星,半径约为1100千米,只有木星半径的1/60.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事实上,小行星带早在18世纪就被德国人提丢斯预见到了.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地带,其间沿一定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着大大小小的岩石,这就是著名的"小行星带",是在19世纪初被发现的.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这一地带发现了小行星塞内斯(直径1003千米).1802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在这里发现了小行星帕拉斯(直径608千米).此后,在这一地带又相继发现了幽诺、维斯达等小行星.  相似文献   

11.
木星新探索     
木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亿7千8百万公里,次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1倍;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颗行星。木星有很多奇怪的现象,长期来使人迷惑不解。它的外层温度低到零下一百多度,但大气却会产生猛烈的扰动,木星上有一个椭圆的大红斑,自1660年发现以来,形状和大小没有多大改变,颜色和亮度却常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6):103-103
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了一个令人感到惊奇的消息,他们在木星大气中观测到了第三个“红斑”。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传真     
木星极地观测到超音速带电风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最近首次观测到肆虐在木星极地的超音速风。超音速风的正式名称为“极光电喷流”,它由带电的离子组成,在木星电磁场作用下,这些带电离子加速运动形成了带电风。狂风像赛车在环行赛道上飞驰一样,围绕木星极地高速运动,其风速可达每小时数千千米。 过去,科学家们一直困惑,木星  相似文献   

14.
再探木星     
木星大红斑究竟有多深?木星上到底有多少水?木星星核附近有着什么样的奇异质?……对于木星尤其是它的内部情况,迄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2011年8月5日发射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目的就是要探寻上述奥秘的谜底。  相似文献   

15.
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比例类似太阳大气。在木星中心则有一个主要由铁和硅构成的固体核(那里的温度可达30 000°K),这个核心称木星核。核的外面是以氢为主要元素组成的厚层,称为木星幔。它又分为两层:第一层压力达300万个大气压以上,温度为11 000°K。高温高压使氢分子离解为独立的原子,高压又使氢处于液态金属氢状态。这一层从核向外延伸到46 000千米处;第二层延伸到70 000千米处,由液态分子氢构成。大气在这层之上再延伸1 000千米,直到云层。“根据木星的结构特点,我们可将木星具有岩体结构的木卫一劈开,将其中心挖空,制成一个口径为3 600  相似文献   

16.
木星近照     
2007年2月28日,"新视野"飞船从木星近旁飞过,最接近木星时它距离木星仅为223万千米."新视野"是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它肩负两项使命:一是借助木星的强大引力进行引力援助(见相关链接"引力援助")试验,以便对今后去冥王星的飞行轨道进行调整;二是通过对木星的试验性观测,检验和校正飞船上的仪器,为2015年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前沿     
正世纪彗星ISON ISON彗星,又名C/2012 S1或"光科网彗星",属于掠日彗星,于2012年9月21日由俄罗斯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简称ISON)的成员维塔利·纳瓦斯基和阿特罗姆·诺维克诺克利用0.4米口径反射望远镜发现。发现时ISON彗星距离太阳约9.4亿千米,视星等仅为18.8,彗发直径为8",轨道位于木星之外,较难通过一般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科学家通过对ISON彗星轨道进行分析,发现其与1680年大彗星的轨道接近,因此推测出它们是从同一颗更大的彗星分裂出来的碎片。  相似文献   

18.
<正>斑尾塍鹬飞万里一只阿拉斯加西部冻原上的斑尾塍鹬,从2022年10月13日到24日,不间断地飞行了11天零1小时,里程达13560千米,打破了2021年由另一只斑尾塍鹬创造的13050千米的世界纪录。那么,13560千米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地球赤道的周长是40075千米,相当于这只鸟在11天内飞越了三分之一个地球。可以说,这是相当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探索土星环     
今天,望远镜以当年伽利略只能梦想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太阳系:太阳表面的爆发威力高达1000万亿吨梯恩梯;木星表面的大红斑实际上是一个超巨型风暴涡旋,它大得足以吞没三个地球;在木星的卫星伊娥(木卫一)表面,火山将气体和尘埃喷进太空.  相似文献   

20.
1977年8月和9月,美国分别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太空探测器。两个“旅行者”带着详细观测木星、木星卫星、土星、土星卫星和土星环的使命已经工作了20年。目前它们已飞抵太阳系的边陲,并将飞出太阳系。然而令科学家惊奇的是,在如此遥远的深空,它们仍在不断向地面传回信息。 两个探测器的构造大致相同,其中“旅行者2号”重825千克,由6.5万个零件组成。主舱是个环状10面棱柱体,舱内贮放推进剂和各种电子设备。两侧伸出两个支架,安装电视摄像机等10多种仪器设备。主舱头部有一个直径3.65米的抛物面天线,用来和地面通信。探测器装有16个小型火箭发动机,用来调整飞行轨道和方向。“旅行者”号用3台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