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其特色当然是实战运用,是以技击为主导的散手、套路和内功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身体运动。散手、套路和内功是中华武术主要表现形式。技击是三者统一融合的核心与主导方向,在不同的中华武术门派中,三者结合的方式和水平虽有不同,但可以说,三者在技击方向主导下的结合是中华武术技术体系区别于世界其他技击术的特色与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永祥  闻忠波  李会明 《科技信息》2012,(31):78-78,104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武术套路动作是技击的基本技法和根源,技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基本的技能,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武术的教学必须以基本技法为基础,以技击为目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重点即对“锦”的编织加工,对“花”的精雕细琢,处理好“锦”与“花”的关系,使套路中的技击特点、文化特色、难美表现性等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将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刘正楷  陈海峰 《科技信息》2010,(30):299-299,30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运动美中的形神美、节奏美、刚柔美和技击美,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认为武术套路运动与美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希望通过这篇套路运动美研究,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了解,并能够在教学和训练中加强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运动美中的形神美、节奏美、刚柔美和技击美,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认为武术套路运动与美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希望通过这篇套路运动美研究,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了解,并能够在教学和训练中加强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李磊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6):101-103
通过对节奏内涵的重新阐述,总结出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本质特点;运用将武术的技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所得出的理论依据,对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表现形式及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突出节奏在武术套路演练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把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坤荣 《科技信息》2011,(32):I0203-I0203,I0206
本文通过获取十一届全运会男子刀术比赛录像资料进行放慢观察,对十一届全运会男子刀术比赛前六名运动员套路演练节奏特点、表现形式、节奏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从实际的武术技击美视角、竞赛规则两个角度审视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相关影响。为现今竞技武术套路刀术技术的训练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术套路创编与发展的简要回顾及国内国际形势分析可知:武术面对国内“体操化”、“伪武术”等窘境的同时,也面临诸如奥运瘦身计划和奥运项目欧美强势同化的国际形势.竞技武术套路随着其艺术难美化进程的加剧、“打练结合”已经成为历史,而淡化技击特点和文化特色绝非其发展的长远之计.武术项目管理重心向传统武术套路的改造方面倾斜是整个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专家访谈、逻辑推理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高校武术套路选修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选修学生比例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不容乐观。为改变这种状况,完善现有教材,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对武术技击属性的练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徐磊 《科技信息》2011,(25):107-107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为主要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合一、行神兼备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武术运动的体现形式之一,本着"积极、稳妥"的发展方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对散打运动发生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散打运动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传统武术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作了研究,总结出中国武术发展的几大趋势:保健养生与竞技技击双轨不断发展、竞技套路观赏性水平不断提高、武术研究科学化、武术运动国际化和武术运动与经济结合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劲力是八极拳的核心,八极拳的套路、功法、拳理、推手等无不为劲力所服务,皆为劲力所展开.整体劲力更是贯穿于八极拳的始末,融合于其雄健刚猛的风格和独特而多变的技击特点之中,自古素有“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相似文献   

13.
现代跆拳道是经过许多战火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武艺。确立了以技击、套路、竞赛为特点的标准型,开始了跆拳道向科学化、体系化、民族化发展的新里程.从韩国的史学资料和考古学家对地下石室中发掘的跆拳道遗物中,不难看出跆拳道的形态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本文综述跆拳道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初级剑术是武术运动中的短器械套路这一,也是高等院校体育教材的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人们对套路动作称之为“花架子”的偏见,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和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对初级剑术的分部动作从技击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使学生对动作的技击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模拟式教学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武术教学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对继承和发展武术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初级剑术套路共分四段,每段八个动作,为了方便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转变人们对套路动作的偏见,我们将初级剑术套路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动作进行详细剖析,供广大师生和武术爱好者参考。一、带剑前点带剑前点动作是一个攻防组合动作,它是由带剑和前点两个动作组成。带剑是一个防守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与气质类型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54.28%的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属于多血质气质类型。身高-指距差与抑郁质得分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美的特性与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华夏土地上绵亘了几千年 .它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军事思想、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医学理论等诸多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 ,形成了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及审美观点[1] .从技术动作的外形、思想意境的内在以及对立抗衡的形式等方面 ,探究中华武术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对中华武术的发展与普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 ] .1 中华武术美的特点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 ] .中华武术有套路和散手两个部分 ,中华武术的学、练有着严格…  相似文献   

17.
马超  姜婵 《甘肃科技》2010,26(22):188-190
男子武术套路专业学生水平的高低,是由其完成动作质量及演练水平的能力所决定的,这种能力与人体下肢形态特征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武术套路专业学生下肢形态的测量与统计,为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与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警察防卫技击战术指在警察执法的技击对抗中对抗双方根据实战场景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向对手反击控制对方的策略与方法。技击时机的把握、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发力技巧当构成技击水平的关键。以各种武术专业运动员、警员及拳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分析法、推理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采用实战模拟研究技术分析过程,主要选用分层聚类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法,探究警察防卫技击战术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材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20所普通高校武术课教材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所用教材在来源上主要有自编、统编和综合三种途径,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教材内容与形式却大同小异,普遍存在着教材形式单一,武术套路内容陈旧、攻防技击内容缺乏、理论内容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靳志鑫 《科技信息》2013,(26):343-344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中国传统武术,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内家拳。形意拳为我国武术类中的一种最简练、朴实无华、讲究"象形取意",内容和外形高度统一、内外兼练的拳术,其哲理文化内涵丰富、技术简明扼要并与套路动作紧密结合。形意拳有很强的技击作用,本文通过对形意五行拳力学特征的分析,掌握形意五行拳的技术,为学习更高级别的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