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春夏季三角帆蚌小蚌主要食物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三角帆蚌小蚌生活位点的水体进行采样、浓缩、镜检,以及解剖河蚌,对其消化道前端(胃)及后端(直肠)的内容物进行镜检观察,比较其胃和直肠内容物中各属藻类出现频率差别与所占比例差别.研究表明:三角帆蚌小蚌的食性与水域环境中的藻类组成十分相关,其春夏季该蚌的食物主要是由绿藻门中的栅列藻属、小球藻属、纤维藻属、衣藻属,硅藻门的直链藻属、舟形藻属、羽纹藻属,蓝藻门的蓝纤维藻属,裸藻门的裸藻属及隐藻门的隐藻构成.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中藻类及藻毒素去除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藻类及藻毒素给饮用水处理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对饮用水中藻类与藻毒素去除技术从物理、化学、生物及其他方法进行具体论述,系统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去除效果和局限性,并对饮用水中藻类及藻毒素去除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氮、磷对陡河水库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陡河水库取水样检测表明,水质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水质较好。通过对水样添加氮、磷进行自然光照藻类培养实验,发现氮磷对于藻类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能够加快藻的生长速度、增加生长稳定期藻的光密度值。磷对藻类生长稳定期藻的光密度值影响更大,磷是陡河水库藻类生长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穗花狐尾藻对淡水水华藻类的化感效应(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到一条有效治理淡水水华的途径,研究了大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的培养液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化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了穗花狐尾藻培养液对池塘混合藻类的化感抑制效应.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培养液可抑制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应尤为明显;穗花狐尾藻培养液还可导致池塘混合藻叶绿素a含量下降,藻细胞还原能力降低.总之,该研究提示利用穗花狐尾藻的化感作用可能是一种控制水华藻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分离自厦门港船舶压舱水箱及沉积底泥中的一种潜在入侵藻类-沃氏藻(Woloszynskia sp.)MMDL3013和一种常见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MMDL3041为研究对象,采用半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酸盐浓度和藻类不同起始细胞密度两因子对这两种藻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盐限制条件下,沃氏藻为竞争的优势种,沃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表现为资源利用性竞争;而在磷酸盐丰富的环境中种间竞争具有藻类细胞密度依赖性,起始细胞密度的不同可以影响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饵料生物对轮虫培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藻、金藻、微绿球藻、裸藻、小球藻、扁藻分别培养褶皱臂尾轮虫,实验表明,不同藻类对轮虫的繁殖影响不同,在裸藻为饵料抑制轮虫繁殖,以小球藻和扁澡为饵料促进轮虫繁殖。并且投喂不同生理状态的藻类,结果也不同。投喂处于指数增长期的藻类要比投喂衰老期的藻类效果好。实验还表明,轮虫在适宜饵料保障下大量繁殖,低于饵料保障度或饵料保障度过大都不利于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主要饵料微藻的可持续育种技术体系和育种群体,培育高产、抗逆新品系,突破微藻培养广鉴技术,构建成熟的微藻饵料工程化生产技术与工艺为目标。通过对18S r DNA、rbc L基因和ITS区序列的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建立了微藻种间及株系间分子鉴别技术;对多株饵料微藻的生长及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筛选出了适应不同光强的雨生红球藻藻株,抗逆性强的小球藻、三角褐指藻,耐高温的纤细角毛藻藻株及盐藻、扁藻等多株优良饵料微藻,为规模化培养提供了良好材料。研究了微藻高密度培养中的生长指标和适应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雨生红球藻、微拟球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等多种饵料微藻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及添加物对其生长及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建立了多种饵料微藻的高密度培养技术,其中微拟球藻在气升式螺旋管道(光径1.2 cm)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时,最高密度可达15 g/m2,比目前常规技术提高了3~4倍。针对饵料微藻的特点,设计了规模大小递增的光生物反应器,建立了敌害生物综合防御的方法和技术体系,有效降低污染几率;克服了传统封闭培养中氧气解析、二氧化碳补偿、光线分布、物料均质、细胞贴壁等难题,实现了主要参数温度、p H值和溶解氧等数据的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通过实验室100m L-500m L-,户外200L-多组并联柱状光生物反应器逐级扩大培养,建立了多种饵料微藻工程化生产工艺,建设了2个产业化基地,实现300 t体积的规模培养。以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3种饵料型微藻为对象,通过在现有液固分离的小型设备上进行浓缩效果实验,确定了生产型的浓缩设备并针对以上3种不同微藻的特性,进行了微藻浓缩工艺的研究,建立了不同微藻的浓缩工艺。优化了微藻产品(藻膏)低温保存技术,形成微藻产品浓缩与保存技术规模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藻类对污水中磷的净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藻类,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突变衣藻、鱼腥藻和双对栅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磷的净化效率以及藻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悬浮态藻细胞具有生长更趋于稳定、藻类的活性保持时间更长的优势。4种藻类中,小球藻和鱼腥藻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更好,较适宜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化技术。在固定状态下,蛋白核小球藻、突变衣藻、鱼腥藻和双对栅藻对磷的去除率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8%、28.3%、33.0%和30.7%。因此,小球藻更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磷,是较为优良的除磷藻种。  相似文献   

9.
西施舌稚贝对3种微藻选择性及摄食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施舌稚贝的摄食率及藻类选择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稚贝对直径11.2 μm四爿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对云霄微型藻和牟氏角毛藻的摄食率均偏低.西施舌稚贝对四爿藻的摄食率在第5 h时达到最高值(174.928×10-5mg·h-1).当西施舌稚贝分别摄食3种藻类时,在适宜的藻类密度范围内,摄食率均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当藻类密度达到一定值后,摄食率呈下降趋势.西施舌稚贝摄食率与藻类密度之间关系适用二次多项式表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类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指纹图谱以及DGGE技术在赤潮藻类分析鉴定中的作用,本课题组运用DGGE技术,研究了我国沿海7种重要赤潮藻类的单一种类以及混合种类样品的18S rDNA V3区的DGGE指纹图谱,并且对2009年10月底在广东省珠海海域发生的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tnatum)赤潮样品进行了DGGE分析.结果表明,DGGE技术能够对环节环沟藻、海洋原甲藻、血红哈卡藻、锥状斯氏藻、中肋骨条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双胞旋沟藻7种常见的海洋赤潮藻类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同时监测出赤潮样品中双胞旋沟藻、血红哈卡藻、环节环沟藻和海洋原甲藻4种优势种,种类组成与显微镜观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说明DGGE技术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对赤潮藻类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1.
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是改革支出管理和加强财政监管的两种有效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共性。在实际工作中,归并共性(两者都具有审核、监督、支付的职能),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从抚州市的实践看,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了GPS授时系统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根据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对时间精度的实际要求,具体分析了GPS时间同步原理及实现电路。并利用GPS授时系统构建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远端站和中心站的时间同步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逆向物流中,集中退货中心(回收中心)管理是企业逆向物流系统高品质运作的基础和前提。随着逆向物流的发展,企业开始关注集中退货中心的选址。针对已有模型没有考虑时间变化对选址决策的影响问题,构建一个双向物流共享运输网络的动态选址模型,提出了应用动态规划的求解思想和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在考虑时间因素时,企业如何做出规划期内选址决策的时间序列;并引入预测确定性因子来解决预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集中有害气体在通风网路中传播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紊流传质原理和通风网路理论分析了集中有害气体在通风巷道及通风网路中的传播规律,推导了网路中集中有害气体浓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归口管理对原发耐药菌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1994- 1995年度与 1998- 1999年度结核杆菌原发耐药情况。结果 :1998- 1999年度原发耐药率较 1994- 1995年度明显下降。结论 :我院通过五年归口管理 ,降低了原发耐药菌的比例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归口管理力度 ,从而有效控制原发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考虑丢包特性的无参考网络视频质量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相同丢包率条件下不同的包丢失集中度对视频质量影响不同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丢包特性并且不需要对视频解码的无参考网络视频质量评估模型.首先依据码流信息在压缩域计算视频的时域复杂度,然后在压缩域计算包丢失集中度和包丢失率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因子.考虑到人眼视觉系统的空域掩盖效应和时域掩盖效应,进而提出由于丢包引起的视频质量下降的视频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不需要对视频进行完全解码,具有资源开销小、实时性好的特点,适合对实时传输的视频流进行质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视频质量评估模型测得的视频包丢失质量评分与其主观质量评分有很好的一致性,相比于国际标准G.1070中的丢包视频质量评价模型,无参考网络视频质量评价模型与主观质量评价的相关性平均提高了6.18%.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中后期油田高含水和特殊油藏开采需要,为解决机械式三柱塞注聚泵存在的结构复杂、冲程短、冲次高等问题,采用了液压传动控制,确定了其技术参数,实现了高效节能,排量可调。其性能是目前机械式注聚泵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七号信令网的正常高效运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已成为对七号信令网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主要介绍了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如何在交换机无损伤的情况下接入到信令网中的几种系统接入方式,并举例探讨了从不同远端站采集的七号信令进行数据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楼具有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优点.从软硬件两个方面介绍了数字化楼结构原理、建设原则、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中的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七号信令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信网及其各种业务的运行稳定性和实际效益.为了保证七号信令网的正常高效运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已成为七信号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分析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系统中建立多个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数据管理,然后对数据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逻辑结构、数据存储与应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