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粗煤泥分选技术的出现对于选煤工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但能提高煤泥的利用率,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何谓粗煤泥分选,粗煤泥分选的方法,粗煤泥分选对选煤工艺的影响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动力煤目前的分选现状,分析了动力煤选煤面临的煤泥处理难题。煤泥处理主要方向有两个:一是煤泥减量化,二是增设煤泥分选环节。降低煤泥量主要手段有TDS智能干选;粗煤泥分选主要应用螺旋分选机、TBS、TCS、重介质旋流器等设备。同时提出了尾煤综合利用的有效举措,小锥角旋流器预先排矸具有很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陈锋  朱科强 《科技资讯》2013,(3):105-105
分析1200/850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不分级、不脱泥分选煤工艺,其分选下限已达0.25 mm。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粗煤泥重介分选工艺,使精煤泥重复分选,增加了次生煤泥量。  相似文献   

4.
西曲选煤厂原分选工艺为跳汰主选、中煤重介旋流器再选、煤泥浮选联合流程。2001年后,根据原煤性质的变化,采用国内新研制的大直径无压三产品旋流器作为主要重选设备、煤泥重介旋流器作为辅助分选设备,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对选煤工艺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显著提高了选煤效率;大型加压过滤机、在线测灰仪的使用,降低了产品水分,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霍州煤电集团大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选煤厂的煤源及煤质,确定其选煤厂的分选粒级及选煤方法为:200mm~50mm原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50mm~1mm原煤采用重介旋流器分选,1mm~0.25mm原煤采用TB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0.25mm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脱水回收。  相似文献   

6.
宋喜龙  刘会 《科技资讯》2012,(32):24+26-24,26
针对田庄选煤厂选煤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新的洗选工艺,通过对粗煤泥分选工艺的探索及TBS/3000干扰床分选机的应用,优化了洗选工艺,提高了精煤产率,降低了介质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粗煤泥脉动分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粗煤泥分选设备的缺陷,为改善粗煤泥的分选效果、扩大粗煤泥入选的粒度范围,提出了采用脉动方式分选粗煤泥的观点。为验证脉动分选粗煤泥的可行性,研制了无风源的脉动粗煤泥分选试验机。通过7种粗煤泥煤样的试验机试验结果证明了脉动方式分选不同可选性、宽粒级的粗煤泥可获得很好的分选效果,脉动分选操作的操作条件对粗煤泥分选效果有主要影响。通过脉动分选试验机的试验,探索了不同性质粗煤泥的分选条件和操作参数,为脉动粗煤泥分选机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瑛  张伦明  王壮壮  徐大利 《科技资讯》2014,12(24):109-109
简要叙述了榆树井选煤厂所采用的重介选煤工艺,该矿的煤质情况。着重介绍了该洗煤厂块、末煤系统,粗煤泥分选系统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煤泥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介质加介问题。认为该洗煤厂的煤质因易泥化而造成的灰份大是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新柳煤矿选煤一厂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浮选系统技术改造方案,指出通过对煤泥分选设备的改造,将提高选煤厂的入洗能力并增加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根据燕龛选煤厂入选9号、15号煤层原煤高灰、低水、中硫、低发热量,末原煤(-13 mm)灰分偏低,发热量大于20 929 k J/kg等特性,进行了工艺比较,确定其选煤工艺为:200 mm~13 mm级块煤采用重介浅槽排矸;13 mm~0 mm级末煤不分选;3 mm~0.2mm级粗煤泥采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回收;0.2 mm~0 mm级细煤泥采用压滤机回收。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三种不同灰分、不同粒度组成的煤样,采用表面电位仪测定了煤泥颗粒的ζ电位,分析了水的硬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分析了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矿井煤质变化,增强选煤厂工艺系统对煤质变化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提高原煤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精煤产率的目的,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同忻选煤厂对现有粗煤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增设煤泥弧形筛和煤泥离心机,对粗煤泥进行回收利用,实现了精煤产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C/S模式的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网络结构与功能结构,并就系统实现中的安全管理机制、数据报表设计、与LED显示屏播放系统的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于加强企业生产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对钱家营矿原煤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选煤优化软件进行计算机优化,得出钱家营矿选煤厂重力分选最佳方案:各层煤单独分选出不同的精煤产品或采用选后配煤的方法将单独分选出的产品混合,以获得用户要求的产品.该方案比混合分选或混合后分级入选精煤产率高,可为选煤厂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煤泥水水质监测及软测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控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使其既有利于沉降又有利于浮选,实现煤泥水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是基础保障.考虑到煤泥水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技术还没有工业化应用,提出了以电导率为辅助变量的软测量技术.进行了实验室模拟水体试验和工业现场的循环煤泥水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率与水质硬度的正线性相关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值分别为0.979 6和0.953 7.然后,建立相应水体的水质硬度和电导率关系的软测量模型,利用软测量模型对电导率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可实现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6.
在显微镜光度计的基础上,研制了用微机控制的煤自动扫描显微镜光度计,具有快速、省时,反射率和显微组分含量准确的特点。测定了8种煤样的平均随机反射率,并与手动旋转载物台测定的平均最大反射率比较,误差在2%以内。  相似文献   

17.
东欢坨矿选煤厂采用块、末煤分别入洗工艺。在50 mm分级环节原采用香蕉分级振动筛,由于原煤水分高导致筛分效率低,同时筛下产物发热量低;通过应用弛张筛替换原香蕉筛后,由原50 mm分级改为了30 mm分级,筛分效率大大提高,且筛下产物发热量得以提高,解决了粘湿物料难筛分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选取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对该矿1/3焦煤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搅拌时间、pH、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45 s、pH为8、凝聚剂用量2 mL、非离子型PAM絮凝剂用量3 mL的条件下,该矿1/3焦煤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