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的事物,一旦细加推究,则无不具有模糊性。人们在生产、科学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就经常与这种模糊现象打交道。作为人类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也必须具有模糊、多功能的特性,才能适应反映复杂事物的需要。这充分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描述与对现象的把握上,如说物体的大小、身材的高矮、容貌的美丑、性格的善恶……等等,往往运用“很”、“较”、“稍微”、“大约”、“好象”、“似乎”等程度副词来描述,所有这些不都是没有严格界限的模糊概念吗? 所谓模糊性就是事物在性态与类属上所具有的界限不确定、不清晰和不分明;从逻辑上来说,便是客观事物的内涵、外延呈现着“亦此亦彼”的模糊状态。为什么会有这种模糊的现象呢?这是由于一切客观事物和思维现象本身就具有确定性与模糊性相统一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性质不稳定、类属不明确的模糊事物,即处于事物普遍联系的中介和某些运动发展的过渡状态的“亦此亦彼”的事物.例如颜色,在黑与白之间有灰色.在从猿到人中间有类猿人或类人猿,等等,都属于模糊事物.由于模糊事物的存在,使得事物之间的界限具有了模糊性.人类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  相似文献   

3.
谭璇 《科技信息》2009,(6):96-97
模糊性在语言中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指词语的范围边界不够确定。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有过滤状态的事物和现象(即不能够单单理解表面意思,要在不同的环境中透析其含义的事物和现象),在认识的过程中有认识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所以语言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模糊性。模糊性是口语基本特征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在口语交际中遇到的模糊表达信息会比较多,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识别和处理模糊信息,从而在交际中达到顺畅,愉快的效果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翻译这些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呢?本文浅显地讨论了这方面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语义模糊是指语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界限不分明、亦此亦彼的性质,它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以及语言自身的原因,它具有绝对性、不确定性、交际性等特征。语义模糊性在语言表达和文学作品等方面中都有着极大的功能:增强表意的准确性、语言的灵活性和文学作品的模糊美等等。  相似文献   

5.
杨晓燕 《科技信息》2013,(1):275-275,330
事物有或兼有的范畴边界模糊性(fuzziness)、本身边界模糊性(vagueness)使得人们对事物的切分与认知不可能明确。量词在使用中会受到外界客观事物这一模糊性的制约。从具体现代汉语动量词入手,研究量词的模糊性,能发现动量词表量的模糊性,把由"精确"到"模糊"的变化看做一个渐变的连续统,把计量模糊性程度上有差异的动量词各次类纳入另一个可与之对应的连续统,可以得到模糊性程度有差异的动量表达连续统。  相似文献   

6.
模糊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不明晰,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义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那些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为对象,研究如何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修辞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7.
模糊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不明晰,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义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那些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为对象,研究如何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修辞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艺术信息的。由于现实世界中虽有许多事物的概念是明晰的,然而不少事物的界限是不清的,甚至是很模糊的,还有一些事物明晰中又有模糊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传递的感情,既有明晰性,又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对于那些表达模糊的形象、感情,人们就常常要运用人脑的模糊识别能力,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捉摸它,去感知它,去丰富和补充它,并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引人入胜、豁然开朗、心悦诚服的美感,这就形成了文学作品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9.
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渐进性决定了人类所使用语言精确的相对性。人类认识自然的模糊过程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西方哲学思维的分析性可认识中国语言的相对模糊性和西方语言的相对精确性。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清楚的,但在英语中是模糊的;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模糊的,在英语中却是精确的;模糊思维决定了思维载体的语言的模糊性。从事物存在的两面和多面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从模糊数学的实用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模糊与精确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语言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语言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0.
任何语言都具有精确和模糊两大属性。而语言的模糊性更加引起人们的关疰。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研究主要是对语义的研究,而模糊语义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上。一切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都具有如下特征:主观性、客观性、自身模糊性、不可消除性、相对性和传递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虚拟社区是以现实城市为依托,以网络空间为基础,以人际网络为本质的共同体。它具有“相对地域性”、边界模糊性和现实倾向性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然而,在深度冷冻技术中,所谓能斯脱定理——“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却成为横在低温技术面前的一条“绝对分明”的界限.依照这条定理,零下273.15℃(即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它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接近这个低温,而不能达到它,更不能低于它.自然科学以大最事实说明,在高温领域,温度从来没有什么极限值,在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着的热核反应,温度高达一千多万度;天体中某些恒星在演化过程中,依靠本  相似文献   

13.
研究驾驶人在前方弯道线形影响下的驾驶特性、视觉特性,引入驾驶行为的控制因素。针对驾驶行为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和主观性问题,利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理论研究模糊性和主观性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将驾驶人的模糊感知决策能力引入到速度控制和轨迹跟踪的数学建模方法,给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驾驶行为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模糊优选决策行为。最后,通过现场实验验证该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模糊集合论及其处理的狭义模糊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lkan博士在1993年提出“模糊逻辑是似是而非的成功”问题引起了人工智能界和模糊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在[1]和[2]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模糊集合论及其处理的模糊性现象,提出模糊集合论的产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的思维反映。它可以分为狭义性、一般模糊性、广义模糊性和泛模糊性。而狭义模糊性是处理狭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方法。模糊集合论是一种经典数学方法,模糊集合不能处理所有模糊性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船舶主尺度技术经济分析的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运输船舶主尺度技术经济分析的模糊优化模型,对经典数学规划中分明的约束边界作了模糊化处理,以便反映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模糊性。通过秦皇岛港-温州电厂船线煤运船舶主尺度模糊优化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进一步提高运输船舶主尺度优化设计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图论的要求和模糊集合的原理对现代城域通信网络进行优化,以连接距离最短、网络建设费用最少、网络可靠性最高为目标建立模型,并且保证网络连通性、辐射状运行等约束条件,得到通信网络架设规化的近似最优解.研究了网络建设中一些界限不分明的因素,建立了模糊最小生成树模型,它具有简单、实用、实时性强等特点,在现代城域网络建设中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义的本质特征是"边界不明".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边界的模糊性与中心的明晰性;第二,相对性与可塑性;第三,双重性.语义的模糊性并不是一个消极的因素,恰恰相反,正是语义具有模糊性特征,语言才能更高效、精确地表情达意和描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有清晰、明亮的阳光;也有朦胧、模糊的云月。而模糊语言正是这种朦胧、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美。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模糊,《辞海》上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分别引用崔珏《道林寺》诗:“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和汪元量《扬州》诗“重到扬州十馀载,画桥雨过月模糊”为证。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对模糊的认识,正由于这些认识,诗作者也特别注重在自己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一、阵地编成是个模糊系统象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战术学等很复杂的系统,或者定义得不分明的系统,都是不能用以往的准确,严密的分析法处理的软领域,在非软的领城中象大规模交通控制系统、模式识别系统、机器翻译,大观模信息处理系统,大规模电力送配网,神经网络,博弈等也有由于其复杂性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方进行分析的分支。在这类分支中特有的性质,不仅由于概率意义下的不规则性,而且由于识别分类的不分明性,而存在所谓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0.
研发人员绩效的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了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研发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问题,从而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