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多次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每教授一次,总会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自古以来,大臣讽谏不易,君王纳谏更难。而这篇文章内容发人深省:大臣邹忌敢于讽谏,齐王勇于纳谏,闻过即改。每每掩卷思其奥妙,究其原因,是文章精妙的“三叠法”结构贯穿始终的巧妙运用,不但使其结构层次新颖别致,而且用婉约表达警示,劝谏效果事半功倍。由此对课文“三叠法”的艺术性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教研的冲动。  相似文献   

2.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大家熟知的一篇古文,其中出现的“妾”字很久以来被理解为“小老婆”的意思,但通过对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妾”字的使用情况以及该字在文中使用的具体情形的考察,我们认为该字理解为“女奴”较“小老婆”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讷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讷谏,使齐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讷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讷谏,使齐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全文分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独立成段,各自构成一个小故事,又紧密结合,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郭锡良先生编的《古代汉剧》(北京出版社)上册文选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三个“美我”编者注为:“以我为美”;其“美”注为:“用作意动,认为……美”(见此书150页)。而且这一教材讲“词类活有”之意动用法时又特地以上述几句话为例以区别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说:“三个‘美我’都是意动用法,是‘以我为美(认为我美)’,而不是‘使我美’,(见此书273页)现行普通中学语文课本高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选了《邹忌讽齐兰纳谏》,其中三个“美我”的注释也是“以我为美”。江夏先生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将三个“美我”译为“认为我漂亮”,意思是与以上两家一致的,总之,这三种教材都是把三个“美我”视为意动用法的。  相似文献   

6.
孙膑赛马齐国将军田忌与齐王及诸公子赛马,双方的马都分上、中、下三等,齐王的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好些,所以,田忌每次都比输了。田忌的宾客孙膑看到这些马的腿力都相差不多,就对田忌说:“您再和他们赛一次,保您取胜。”田忌很相信孙膑,就押上了一千两金钱的注,重新与齐王比马。赛前,孙膑对田忌说:“用您的下等马和他的上等马比,用您的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  相似文献   

7.
韩信称刘邦的成功为"天授"."天授"的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期的刘邦具有某些优秀的领导个性,包括:宽厚大度,通权达变、善于用人、长于纳谏、志向远大、胆魄过人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图书出版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指出图书质量管理中的"两大忌":一忌"三审制""有姿势,无实际";二忌缺乏明确的检查机制和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9.
晋武帝司马炎出于私利,嫉贤忌能,听信谗言,从容不得齐王司马攸与其争位开始,最后废死了司马攸;另一方面,他又不顾正直朝臣的忠言和意见,不愿废掉白痴太子司马衷,更反映了他晚年的昏瞆。这场废立太子之争的结果,最终加速了西晋政局动乱和灭亡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教授治校就是由教授等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人员来管理学校.文章对教授治校思想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思想的局限性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忌荤”习俗,即老人去世后主人家(包括本家)要忌荤,忌满后要请摩公开忌,唱过开荤调方可吃荤。这种“忌荤”习俗属于饮食禁忌的一种,是远古“食人”现象之折射,并且以禁忌来强化食物交换的方式。今天的“忌荤”习俗,更多地是以饮食禁忌的方式来传递一种道德情感———告慰亡魂,表达对忘人的追思、怀念,表敬后辈的孝道以及让活着的后人继续生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尚书"下放"     
近读清人笔记<客窗闲话>,其中一则故事云:明武宗朱厚照有一天早上来到枢密院,大臣们正在吃早饭,他让大家吃完饭后来闲话.明武宗问到耕种之事,有某尚书不知所云.过不几天武宗下了一道"圣旨",太湖巡检出缺,即派某尚书补任.  相似文献   

13.
"钦天监教案"起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天监教案"是清初多种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一、中西历法之争最后演化为"夷夏之辨"的政治斗争,给辅政大臣铲除政敌提供了借口;二、天主教势力的迅猛发展威胁到佛教的传统地位,使两教矛盾激化;三、汤若望在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损害了一部分满清权贵的政治利益;四、传教士内部的内讧给反汤若望势力可乘之机;五、汤若望成为辅政大臣清算"汉化"思潮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古代典型的故事"齐王赛马"为例,运用博弈论中的矩阵对策理论,对新、旧乒乓球规则下的"齐王赛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计算后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简讯八则     
邹仁鋆院长访问欧洲三国讲学河北省科学院院长邹仁鋆教授,应邀于今年五月二十五日赴欧洲三国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学术访问。邹院长在荷兰Twente工业大学和Eindhoven工业大学作了学术报告,博得了荷兰教授们的好评。他还参观了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德尔福特大学的有关实验室和菲利浦公司的大型展览“EVOLUON”。在海牙ADP电子计算中心用PHENICS模拟程序进行了裂解炉的模拟计算。邹院长就河北省科学院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进行科  相似文献   

16.
《春秋》笔法之“惩恶而劝善”对中国古代诗论和赋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汉迄清,虽然不乏审美体验、个性情感的追求,但“美刺”、“讽谏”一直都是诗歌创作和诗歌品评的重要参考标准,充分体现了“《诗》与《春秋》相表里”的观念.受“依经立义”意义生产方式的影响,汉赋的创作和评论也多围绕“颂扬”、“讽谏”入手,虽然他们褒贬殊异,入思理路却惊人一致:肯定者借助“讽谏”的理想功能来提高汉赋的地位,贬抑者则借助“讽谏”的既成实效采否定汉赋的价值,共同指向其“劝百讽一”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我校孟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的"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机理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这是孟光教授主持的第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8.
养好马,作比赛,古今中外都有。至于赛马而下赌注,见于历史记载的,最早要数中国了。战国时期的名将孙膑,替大臣田忌出了个主意,使他在与齐威王赛马时三战而两胜,结果,支出1“千金”。收入2“千金”。可是在近几百年来,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刻画了一群社会地位低下,但能言善辩、诙谐幽默的滑稽人物群像。这些滑稽人物常采用以隐喻显、欲擒故纵、优孟衣冠的方式,用微言婉语来进谏,表现出了非凡的讽谏才能。比喻、反语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滑稽人物讽谏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5年4月18—19日,由四川省电子学会承办的2015年控制工程和电子工程国际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巴基斯坦及中国大陆、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50名专家参加会议。本次大会特邀加拿大安大略省理工大学教授张丹、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邹见效、四川大学教授佃松宜分别就机器硬件操纵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