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宝战争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在南诏与唐王朝之间一场惨烈的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影响等问题,研究者很多,相关成果也出了不少。而对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战争给他们的后世子孙留下了什么?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笔者认为大唐天宝年间发生的这场战争,在唐朝人民心中留下的更多是伤痛的记忆。南诏人民及其子孙对此却有着不一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杨蛮祐在天宝战争后归降南诏,曾任崇文馆大学士,仕至清平官,是南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崇文馆为南诏最早设立的学校,以教授王室成员和贵族大臣子弟为主。在南诏学校教育机构的创建过程中,杨蛮祐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动因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是中世纪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重要一页。南诏与唐朝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从唐朝积极扶持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到天宝战争,而后又重新走近、实现贞元会盟,再到后期的和战,利益所在是导致双方关系演变的动因。在这一过程中,唐朝西南边吏的个人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南诏虽在对唐朝的战争中胜多输少,但并没有打出西南、逐鹿中原的想法,这一点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与西南地区世居民族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唐代的许多诗人,运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从各方面深刻揭露严酷的社会现实。战争是唐代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对于正义的战争,诗人们尽力赞扬和讴歌;对于非正义的战争,诗人们竭力反对和谴责。天宝时期对南诏发动的两次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诗人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笞,李白的《古风·三十四》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 李唐王朝第一次对南诏的用兵,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士兵征伐南诏,  相似文献   

5.
南诏铁柱是南诏时期留下的著名文物,本文从铁柱的立柱情况以及与铁柱相关传说的考释出发,提出了铁柱已不仅仅作为崇德报功之物存在,还是白族人民对其它多种文化吸收、容纳和创新的历史见证.成都武侯建柱的传说与蜀汉文化的传入,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会与大黑天神的创新,独具特色的白族本主文化以及白族自身发展的历史足迹等都印在了南诏铁柱的祭柱文化中.  相似文献   

6.
敦煌古藏文写卷P.T.1287卷赤德祖赞赞普传记中,记载了南诏阁罗凤赴蕃"称臣致礼",赞普赐以"钟"之名号;又记载了南诏大军将、清平官段忠国后来又赴蕃晋见赞普,赞普君臣作歌等。这些事件是南诏与吐蕃关系中的大事,反映出双方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汉文史籍失载,但此传记时间、地点又记载不详。结合南诏文献及汉文史籍记载分析,阁罗凤赴吐蕃拜见赤德祖赞并称臣当在姚州之战后,即天宝九载末或天宝十载初(750-751年),地点可能在浪穹或剑川,但更可能在今西藏拉萨或某地。段忠国出使吐蕃的时间可能在赤德祖赞去世的当年,也就是天宝十三载(754年)。  相似文献   

7.
南诏大理历史是云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理文化的发端。本文首次阐发了建设南诏博物馆的构想,对南诏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作了充分论证。在研究探讨南诏历史文化、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的前提下,阐述了建立南诏博物馆的历史必然性、博物馆的特色、具体措施及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南诏学初探     
本文提出了建立“南诏学”的学科构想,并从南诏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历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建立南诏学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从考古发现及史书记载看,南诏大理国的科学技术是十分发达的,尤其在金属冶炼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实物,本文从实物分析出发,指出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冶炼、铸造、雕刻制作的几个主要特点:制作规模大、工艺水平高、与佛教密切相关等。  相似文献   

10.
博大精深的南诏、大理佛教艺术通过偶像、供奉偶像的建筑再现了其传神的魅力;兼容并蓄的南诏、大理雕刻艺术以其无声的语言刻画、写意、传承着佛教中的千古神话,展示了南诏、大理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佛教文化推动了雕刻艺术的发展;是雕刻艺术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南诏郑回的政治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回被俘流寓南诏,积极传播中原儒学于南诏王廷,勤勉辅助异牟寻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极力促成南诏国重新归化唐朝,竭力推动南诏与中原汉地的沟通交流,为中原汉族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友好及南诏的社会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吐蕃和南诏是唐朝初期建立于王朝西部和西南部的两个地方民族政权,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通过接触、结盟和对抗等和与战的方式发展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经济上促进了双方经贸和贡赐的发展,政治上加强了南诏对吐蕃政治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文化上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民族关系上推动了滇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亲"政策是古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实施羁縻的重要内容。唐朝建立后在处理复杂的特定民族关系时广泛运用"和亲"的安边政策,但对地处南方的南诏政权仅"和过一次亲"而且最终以失败告终。分析和亲政策失败的原因,并对和亲政策予以评价,以丰富学界对唐朝与南诏关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唐朝安化长公主和亲南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的混乱,长期以来对于安化长公主和亲一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合唐、五代和宋朝史料,辨明真伪,对安化长公主南诏和亲的事迹作了考证,对其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西南边疆稳定方面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南诏崛起于西南,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再是落后的蛮荒之地,而已经成为"馨香礼乐之域".南诏的文学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多具有唐代文学的风采.南诏大理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理应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南诏学校教育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诏时期的文化教育政策与唐朝基本一致,学校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既有庙学,也有国子学性质的“文学”,还有私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接近内地的水平。南诏的文化教育中心有羊苴咩、善阐和永昌等。  相似文献   

17.
唐代有两次影响较大的儒学复古运动,天宝年间一次以张说为首,贞元至元和年间一次则以韩愈为首。两次儒学复古因形势环境不同,其内容亦有差别。本文即从两次复古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方面探寻,以窥探唐代儒学发展之一隅,同时探询唐代儒学的走向规律。  相似文献   

18.
唐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兴起的南诏国,受当时社会发展程度和民族状况的影响,其法律制度表现出独特的地域和时代特征,社会规范作用相对较大的刑事法律制度更集中体现了这些特征。南诏的刑事法律制度既有封建制度法律制度的特征,又带有奴隶制度法律制度的色彩,还有民族习惯的掺杂,与南诏社会实际结合紧密。南诏刑事法律制度是中华法系刑事实践中别具一格的部分,对于解决多民族、发展不平衡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安排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