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计算电力系统潮流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利用线性模型解算潮流,在模型的处理上没有任何近似。该法在收敛性和计算速度方面优于牛顿-拉夫逊法;对于PQ分解法不易收敛的网络,亦能快速收敛;对于大多数网络的计算速度与PQ分解法相近。利用本文模型还可计算对称和不对称故障,使正常潮流和故障潮流的模型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2.
以常规的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潮流计算的基本模型,分析了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MATALB编程,运行了P-Q分解法的潮流计算过程,仿真结果证明了文本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邓春亮 《广西科学》2012,19(3):234-235
分别用定义法和随机变量和式分解法计算得到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其中,定义法计算过程步骤多,公式的转化和运算灵活,而随机变量和式分解法利用变量分解技巧,降低了计算难度.  相似文献   

4.
对具有弱耦合特性的非线性半光滑方程组提出了牛顿型分解算法,理论上证明了新算法的收敛性.新算法享有分解法节省计算量的优点,且推广了光滑方程于半光滑方程系统.根据电力系统有功与电压、无功和相角固有的弱耦合性质,运用新算法于电力系统的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的求解,计算结果显示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压交直流并联系统的预想事故分析方法。本方法与高压交直流并联系统的快速解耦潮流相结合,采用节点附加注入功率模拟交、直流支路开断,预想事故后的潮流计算采用直接解法。编制了高压交直流并联系统交、直流支路开断的预想事故分析程序。并用实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与板壳几何非线性弯曲问题相联的一类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首先给出区域和泛函的变换公式;继而提出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并给出了统一计算格式。最后,研究了具体算例。本文的解法,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改进的局域非线性迭代方法计算三维井间电磁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用改进的局域非线性迭代(MLNI)计算体积分方程的方法,并计算了三给井间电磁场。将井间大尺度电导率异常体分子为近场区域和远场区域两部分,它们的位置和尺寸均随场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对近场区域影响的计算采用局域非线性近似;将远场区域的影响作为外部激励源,采用迭代方法进行计算。由于不必进行直接的大型矩阵求逆运算,因而与体积分方程的直接解法相比,所需的机时更少,并减少了对内存的要求。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也适用于高电导率对比地层,且计算精度与体积分方程直接解法的精度相当,是一种计算井间大尺度异常散射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ChungKL和RaozKM所得到Schvodinger方程解的概率表达式的一种新的解法.这种数值解法,不仅避免了对空间变量求解区域的剖分,而且当求解区域维数增高时,计算量的增加很少.另外也具有不需求解代数方程组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从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出发,推导和总结了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的三种常用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分解法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单筋复杂形状截面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矩阵的QR分解法,借助电子计算机配平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其计算过程稳定,精度高,计算程序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速度,引入并行处理技术,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MPI的电力系统潮流P-Q分解法的并行算法,将潮流计算问题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在基于MPI消息传递模式的多处理机中同时进行计算.运用该并行算法,针对不同规模的网络进行潮流计算,结果表明,该并行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计算的速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和断线故障分析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波  张焰  杨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12):2028-2032,2036
介绍了分布式电源(DG)与配电网互联的两种常用接口方式,对异步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两种典型DG的运行方式和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各自在潮流计算中所需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计及两种DG的交直流混合迭代潮流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配电网特性对灵敏度分析法进行简化,使得该方法能够快速求解断线故障模式下的系统状态,也适合于计及不同DG形式的多电源配电网系统.通过对Kumamoto 15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潮流计算方法以及故障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DG对电网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潮流并行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随着高性价比可扩展集群并行系统的逐步成熟和应用 ,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并行计算和分布式仿真成为可能。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及基本算法 ,分析了算法中存在的困难。然后分析了 4类较重要的电力系统潮流并行算法 :分块法、多重因子化法、稀疏矢量法和逆矩阵法 ,同时讨论了这 4种潮流并行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效果 ,比较了各种并行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并指出基于集群系统的粗粒度区域分解潮流并行算法最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在石油勘探地震资料处理中,反Q滤波方法能有效地对地震波进行振幅补偿和相位校正,为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对于大规模的地震道集数据处理,反Q滤波方法在CPU计算平台上执行时间较长,影响了地震解释的效率。分析发现,反Q滤波方法大量时间消耗在振幅相位补偿与短时傅里叶变换。在GPU平台上,首先,对振幅相位补偿部分进行并行化;其次,对批量短时傅里叶变换用CUFFT库进行加速;最后,对批量短时傅里叶变换进一步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反Q滤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CPU计算环境,基于CUFFT库的反Q滤波并行算法效率提升了3.9倍,优化后的批量短时傅里叶变换进一步将效率提升了12%。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网络方程并行算法研究及潮流并行计算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Transputer硬、软件的特点,研究了电力系统网络方程的并行算法。在撕裂节点法、系数矩阵写成对角加边的基础上,发展了系数矩阵完全分解算法。在由4片T800-20组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上,实现了快速分解潮流的并行计算,并针对不同规模的网络进行了试算,计算结果表明,上述算法有较好的效果,证明并行算法能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计算的速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分块加权平均的不精确Newton法计算潮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电力系统中潮流方程的快速算法,将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componentaveraging(CAV)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分块加权平均的不精确Newton法,给出了算法收敛性的证明。该方法的特点是易于组织并行计算,且算法灵活,无需对方程进行特殊处理,运算效率高,适应于解大型潮流方程。用IEEE662节点的电力系统对算法进行了串行实现,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和快速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两层次的多区域电力系统及两层次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应用Householder公式研究了快速分解潮流的并行算法。该法与常规快速分解潮流具有完全相同的收敛性,而采用的Householder公式非常简洁,并行计算过程中需传送的数据量较小。文中给出了IEEE14节点及IEEE30节点系统算例及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快速潮流计算和仿真信息可视化的新方法:结合十字链表与关联矩阵,给出了阻抗矩阵自动生成算法,并可以任意顺序求解各支路电流和各内节点电压;提出了基于right-looking LU分解法的并行高斯消去算法,利用GPU(图形处理器)加速求解复系数回路阻抗方程组;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仿真可视化.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对节点编号无特殊要求,适用于有环、无环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仿真结果显示直观形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tlab的Gauss-Seidel迭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它的任务是对给定的运行条件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是进行故障计算、继电保护整定、安全分析的必要工具.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Matlab利用Gauss-Seidel法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结果.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编程简便、运算效率高并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辅助问题原理及内点法的分区并行最优潮流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电网在最优化问题计算中存在计算时间长、矩阵维数高等问题,按照电力系统的实际地理分布,在某些联络线处将整个电网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子系统问通过边界节点产生的约束条件进行协调,建立了一个基于辅助问题原理(APP)的多分区并行最优潮流计算模型.应用APP方法,将大电网最优潮流问题转化为多个规模相对较小子系统的并行协调优化问题,在每个子系统中采用跟踪中心轨迹内点法求解子系统的优化问题.测试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整个问题的矩阵维数,降低了问题的求解难度,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快速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