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凡强 《科技资讯》2015,13(2):195+197
该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广东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状况,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建议,为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策略性思考。通过生命教育策略的实施,培养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生命、接纳他人。其目标就是让大学生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珍爱别人的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宝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建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葛英杰 《长春大学学报》2014,(4):504-506,510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包括生活观教育和死亡观教育两方面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行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该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现实责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珍惜和善待生命,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理性面对死亡。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适当方法,不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丘文婷 《科技信息》2008,(35):330-331
在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中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家庭等原因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为此笔者对广州十五所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并进行调查分析,来了解我国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以及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人对生命的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明确生命观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一定的以生命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生命的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防止和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重要措施。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中蕴涵着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大量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白生命的神圣性,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生死问题上树立正确的态度。借鉴传统生命哲学,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要有五条途径:其一,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二,要渗入到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中;其三,要开设中国传统哲学的讲座和选修课;其四,在心理咨询中要重视传统生命哲学;其五,要利用好网络。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死亡观教育缺乏的现象。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生死亡观的教育。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死亡观,大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看待他们的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社会服务中去。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基本正确,但部分学生生命意义感偏低,对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他们缺少精神上的归属感,缺少人生追求。对此,应树立生命教育理念,打造立体式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拓展生命教育的渠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需结合认识生命、尊重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内容,采用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主题探讨式教育、多科渗透式教育和实践活动式教育等形式,通过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建设和教育投入、营造学习氛围等举措,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国平 《科技信息》2007,(12):100-101
当前,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内容、意义到具体实践,阐释大学生生命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防止和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重要措施。而以儒家、道家为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上就是人生哲学,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生命观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生命成长的精神营养。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核心价值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涵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糟粕"部分,即有关漠视、压抑、束缚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传统习惯等消极因素,则需要我们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中予以正视,并认真排解。  相似文献   

12.
政党认同与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扩大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基础,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对政党认同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代大学生幸福现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幸福观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幸福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实践观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毛泽东实践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立足毛泽东实践观,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意义和任务;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可接受性等多视角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内容陈旧、机制繁琐的现状严重影响教育效果。走出这一困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现阶段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统领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证明,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无私奉献精神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无私奉献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当今社会变革和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形势下,高校应大力弘扬井冈山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权利义务、诚实守信、艰苦创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查与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提出了高校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生命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体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生命意义观启迪我们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生存意志.反思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极端现象,意义世界的失落和教育自身的缺陷成为自杀的根本诱因.为此,高校应肩负起重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信仰"引领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作用。阐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涵: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作用,了解我国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与基本方针。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是:开设"宗教学"等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的大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数学教师这个职业,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数学观不仅对自身有影响,而且还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调查研究表明,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大学生普遍持有的是一种动态的数学观,对数学有比较广义的认识,认为数学在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