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在武装镇压刚果人民爱国正义斗争的同时,又策动加丹加(Katanga)省省长冲伯于7月11日片面宣布加丹加脱离刚果而“独立”,7月18日冲伯又要求联合国予以“承认”。帝国主义为什么在加丹加制造分裂呢?一方面是为了继续控制和掠夺加丹加异常丰富的战略原料;另一方面是要阴谋破坏和搞垮刚果人民新获得的独立。加丹加位于刚果南部,是刚果共和国六个省中的一个,面积七十九万零五百二十八平方公里,首府为伊丽沙白维尔(Elisabethville)。刚果矿产丰富,被誉为“中非的宝石”,而矿产的80%集中在加丹加,因此地质学家把加丹加称为“地质  相似文献   

2.
英国财政大臣在议会下院讲话时宣布:虽然加入欧洲单一货币可能对英国有好处,但在自己的经济和欧元区12国的经济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之前,英国是不会放弃英镑和便士的。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英国的“保留”和“慢热”状态,是英国人崇尚渐进式改良的反映,同时还反映了对自己过去的留恋与对自我的爱惜。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先后召开了年会。伦敦城的喉舌《经济学家》周刊在这些年会的前夕,发表了题为《混合编制还是分道扬镳》的文章,对过去一年的英国外交形势进行了总结和瞻望。文章承认,过去一年来西方进一步四分五裂,而在未来的一年中前途也未可乐观。处在“欧洲一体化”和以美国为领导的“大西洋团结”对抗趋势中的英国,顾此失彼,既担心法国、西德联合的加强,英国被关在欧洲大门之外;又为美国重用西德,力图取消英国的“特殊伙伴”地位而担忧。——编者  相似文献   

4.
激烈的火并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以矿产丰富著称的刚果加丹加地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火并。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不能用其它方式调和,而必须使用武力解决,这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性。这场斗争中的一方是美国新殖民主义者,它利用它操纵的“联合国军”为工具,在“统一  相似文献   

5.
英国国防部在今年2月份发表的白皮书中规定,英国原则上将确定逐步收缩海外陆罩基地。英国鉴于近年来美国挟其优势,利用海外基地和常规兵力,到处排挤英国,因此打算采用缩减海外基地的办法,压迫美国撤退,置美国于被动地位,作为抵制美国排挤英国势力的一种手段。并借以集中兵力、机动使用和增强西欧驻军。同时英国还企图通过缩减海外基地,削减海外驻军费用来解决当前财政上的困难。某些英国高级官员还认为,在民族独立运动日趋高涨的条件下,对中间地带的斗争策略,应以政治为主,而不是依靠海外基地。英国国防白皮书的发表,一方面反映了现阶段英国捉襟见肘的窘境和雄心未死的挣扎,另一方面也突出地反映了英美矛盾的日益发展。“沃金森先生左顾右盼”一文,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论英国国防白皮书的论文,现在我们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爆笑课堂     
害怕什么事 生物课上,博士讲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 博士指着长颈鹿的图片,问豆芽:“长颈鹿最害怕发生什么事?” 豆芽:“脖子疼!”  相似文献   

7.
十一月二十五日,帝国主义的走狗、刚果(利)伪軍“总司令”約瑟夫·蒙博托发动“軍事政变”,废黜了統治刚果(利)五年半之久的伪“总統”卡薩武布,解除了十天前受命組閣的伪“总理”金巴的职务;宣布自任“总統”,执政五年。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蒙博托手下的一班娄罗,个个飞黃騰达起来了。他的“参謀长”穆胡巴当了“总理”。他的亲信、駐加丹加伪軍第四兵团“司令”博博佐,接任伪軍“总司令”职务。十一月二十八日,穆朗巴拼凑了一个由二十四人組成的新傀儡“政  相似文献   

8.
尽管英国的財政危机极端严重,英国工党政府仍然决定把从4月1日开始的下一財政年度的直接軍事开支增加一亿二千一百万鎊,創造了战后軍費开支的最高紀录。这表明英帝国主义者仍寄希望于軍事力量,鎮压亚、非人民不断高涨的反帝革命运动,保持他們已經支离破碎的殖民帝国。为了镇压近年来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人民武装斗争,为了镇压北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亚人足反对英、美帝国主义制造的“马来西亚”的斗争,英国把它很大一部分武装力量投到这些地方。这就形成了英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在所谓“苏伊士以东”地区的局面。对这种局面,怎样估针?前途如何?英国应采取什么政策?下面介绍的英国《趣济学家》周刊(今年2月6日出版)的一篇评论,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它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这家英国垄断资产阶极的喉舌,除了用帝国主义的老一套手法对中国进行诬蔑以外,暴露了英国军事上的困难和弱点。文章认为,战线太长,耗费太大,长此以往,英国是吃不消的。因此,尽管英国在目前要硬着头皮顶住,即所谓承担“最大的义务”,但是,大势所趋,英国的武装部队在那里是呆不长的。文章明确指出,“筋疲力尽”的英国只能“把首要的力量放在首要的地位”,就是“把它的主要力量投到欧洲和大西洋共同体中”,而在其他地方,只能“作为大西洋共同体的一个成员”来进行活动。这就是说,要它的西方“盟国”一起来承担苏伊士以东的所谓“义务”。帝国主义终究是帝国主义,总是要千方百针地进行垂死挣扎的。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上有无数星罗棋布的岛屿。这些岛屿都是不幸的。它们的不幸并不是在于自己的存在,而是在于被人发现了它们的存在。比如说,英国政府发现了圣诞岛,它决定在这个岛上作一次热核子爆炸的试验。消息传出以后,引起了英国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无数次的抗议。到现在为止,英国政府还是没有回心转意。看来要劝住英国不做这件恶事就像要使一个疯子不要发疯是一样困难。面对世界舆论,这个英国疯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英国政府对着本国人民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已经花了无数的时间、无数的金钱和无数的精力,我怎么能不去爆炸这些家伙?而且我选择的地方离开英国还远着呢?你们又何必害怕? 是的,圣诞岛的确离开英国很远。日本呢?日本政府在一个多月内就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三次抗议。日本的抗议是有理由的。连“泰晤士报”都说“日本抗议得对”。日本是  相似文献   

10.
顾东春 《少儿科技》2010,(10):32-32,40
200多年前,英国曾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当时,有本杂志连载了一组署名为“朱利叶斯”的文章。文章是用信函的形式写的,用词极其辛辣犀利,对当时英国一些大臣和贵族进行猛烈抨击。这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1926—)的思想和观点,囊括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一书,是鲍曼在2008—2009年间,应意大利时尚设计杂志《女性共和国》编辑特邀撰写的专栏文章集。鲍曼借用“液态”类比,形象地反映了现代社会高度个体化、全球化、流动性强及变动不居的症候。  相似文献   

12.
美帝国主义在南越的泥足越陷越深:它既不“撤退”,而继续在南越进行侵略战争,最后又必遭灭顶之祸。下面摘译的《纽约时报》军事评论员鲍德温的文章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电讯,正是说明了美帝国主义者的这种狼狈处境,同时也说明了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性是至死不改的,它只有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英国《苏格兰人报》和《经济学家》杂志的文章,反映了美帝国主义的“盟国”如何冷眼看美帝主义在南越的狼狈处境,对美帝国主义在南越制造的傀儡政局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3.
近几个月来,西欧刮起一阵和平主义浪潮。人们要求和平,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问战争的最大危险来自何方,要求在苏联威胁面前松懈防务,这却恰恰有害于维护和平。一个思想上的根源是, 由于害怕战争,坠入了苏联“缓和”的烟雾,一厢情愿地以为苏联真的会“适可而止”或“知难而退”,放过西欧。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种和平主义的后果同绥靖主义相差无几。西欧的有识之士已经屡屡就此提出警告。8月22日英国《经济学家》一篇评论指出了苏联“用恫吓手段迫使西欧俯首听命”的策略,要人们警惕,不被吓倒。特摘译于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题材可以反映出“大问题”。小说通过那些“乡间村庄里的三、四户人家”的家务事,尽显18世纪末19世纪初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浪潮冲击的英国乡镇中的阶级状况和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这种煽动情绪让我感到害怕。刺耳的言语再次被人喊出。我开始担心,有人可能会暗杀总理(沙龙)。”——以色列总理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不仅遭到了巴勒斯坦方面的一致反对,在其内部该计划的处境也岌岌可危,工党领导人佩雷斯向沙龙发出警告,要他小心极右翼组织的暗杀阴谋。“这是一本荒诞可笑的历史书,它暗示着英国从未参加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欧盟新近出版的官方历史教科书闹出一大笑话,竟然对敦克尔克战役、德军闪电战、诺曼底登陆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只字未提。书中描述的英国历史也是一部残缺的英国史,它将1931年国民政体…  相似文献   

16.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国际局势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目前更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这里摘译的两篇文章反映了帝国主义政论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者从这里可以看到美国怎样装扮成“反殖民主义”的姿态,试图进一步取代衰落的殖民帝国——英法的地位。美国某些政论家的这样的主张当然引起了英国某些人的反对。这正反映英美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缓和而是在加剧。但英国也有某些人主张承认美国的“领导”以图缓和两国间的矛盾。下面第二篇文章,就代表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7.
按照英国宪法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的规定,今年应当举行大选。4月9日,英国首相道格拉斯-霍姆宣布今年秋季、大概是10月举行大选。其实,从去年秋天开始,竞选斗争就已经加紧进行了。英国保守党执政十三年来,英国国内情况和国际地位都是江河日下。保守党内部矛盾重重,英国人民对保守党政府的厌恶情绪日益增长(参阅本期《英国霍姆内阁的穷途末路》一文)。因此,工党方面认为这次大选是他们的大好机会,该论到他们来做庄了。但是,工党提出的政策,究竟同保守党有多少不同呢? 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刊登了戈登-沃克的一篇文章,全面说明工党的国防和外交政策。戈登-沃克是工党“影子内阁”的外交大臣,1950—51年曾任工党内阁的外交大臣。他在这篇文章里表明,工党如果执政,在外交上将更加追随美国的政策,力求发展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同时企图继续充当美苏关系中的掮客,从中渔利;在国防上将托庇于美国的“核保护伞”,而致力于发展维护英国殖民利益的常规武装。当然,文章的内容在有些问题上也反映了美英之间的矛盾。此外,这篇文章述及工党的对华政策时,一方面表示“工党政府将更加密切它同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了歪曲和诬蔑,说什么要使中国“受到联合国内世界舆论的压力”。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18.
在1955年的头三个季度,英国经济情况继续沿着从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呈现的趨势,向恶化的方向发展。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以前保证将出现的所谓长久的“繁荣时代”,已被事实证明只不过是骗取选票的空头诺言而已。英国经济情况恶化的最明显的徵象,就是国际收支逆差和物价上涨。一年多以来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增长,使英国的黄金美元储备大大地减少,达到了1953年以来的最低点,以致在国际货币交易市场上对英镑普遍看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者又在纷纷讨论英镑再度贬值的可能性。英国财政大臣巴特勒所不断重复的他的一句话的声明“英镑绝不贬值”,只是说明英镑目前的不稳固地位,反映了英国当前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在英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上,它的对外贸易佔据着主要的地位,甚至被称为“英国的生命线”英国国内所需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自其它国家的进口,而  相似文献   

19.
同舟不共济     
西德统治集团在外交政策上分为所谓“戴高乐派”和“大西洋派”。这一年来,两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派系斗争。下面节译的英国《观察家报》的文章,介绍了西德统治集团内部这种错综复杂的斗争情况。  相似文献   

20.
“小”题材可以反映出“大问题”。小说通过那些“乡间村庄里的三、四户人家”的家务事,尽显18世纪末19世纪初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浪潮中冲击的英国乡镇中的阶段状况和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