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给课外阅读提出了新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这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在“丰富语言的积累”上下功夫,并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完成“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是一项需要语文教师完成的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更是顺应形势,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如何搞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何敏娟 《奇闻怪事》2011,(11):48-49
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但当今的中学生阅读习惯实在令人担忧,他们喜欢看电视、玩游戏、赏韩剧,多少人喜欢读书呢?那么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适当的读物,指导良好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只能依赖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的积累主要依赖于大量的阅读。大量的阅读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在汉语教学中如何加大课外阅读量。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而且应加强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人们曾经一度在感叹: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可语文能力却不强。我们知道这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阅读量小,语言积累不多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感叹道:“贫乏,语文教学的致命伤。”这不仅仅是缺少课外阅读的积累,课内阅读也没有解决好积累的问题,没能把课文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学过的语言不能及时运用。课文中大量的优美词语,句型成为学生记忆仓库中的积压品,而没有变为说话、作文的源头活水,致使消极语汇无法成为积极语汇。  相似文献   

10.
延惠芳 《科技资讯》2006,(26):168-168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充分体现了语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导向是很明确的。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自古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累积的过程。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只把它读好,显然不够。学生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不应有囿于课本,囿于课堂,而应面向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发展、挑战、竞争并存的时代,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组织和实施自己的教学,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标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表达,提高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嘻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应当适时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既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又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中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来开阔其眼界,提高语文素质,为终身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打好人生的底色.但是目前状况下,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目的其本身功利性太强,都是以学习更多作文的写法来目的性地进行阅读,因此所读刊物基本都是以作文法之类为主.不可置否,虽然这样的作文法一类的读物中也有成功的学作范例和写作方法的介绍,但是,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需要更多的是一种底气,这种底气需要日积月累的语言素材、深刻而丰富的情意和语感方面的体验以及充实的社会生活实践知识作为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承担了语文教学的一般任务,又承担了自身的特殊任务。专家把这个特殊任务归纳为四点:“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管用的阅读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张俊霞 《科技信息》2012,(34):378-378
本文结合职校生语文学习及课外阅读的具体情况,以如何沟通课内与课外,丰富学生阅读的内容与方法为重点,探索并总结了课外阅读融入课堂教学的恰当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有效、学生有得、教师有乐,实现“三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3阶段(5-6年级)学生在习作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灵活地丰富自己的思闻,积累写作素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已积累一定的词汇,这阶段的语文教师应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素材,为今后的语言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除了语文教材中指定的习作练习,小日记也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应从日记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