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誇耀今年七月七日,是美利堅合衆國宣佈獨立的一百七十週年紀念日,杜魯門總統特地選擇這一天,作為給與菲律濱獨立的日子,其目的自然是企圖藉美國獨立的光榮意義來點綴菲律濱的‘獨立’。意思就是說:一百七十年前,美利堅合衆國掙脫了英國的束縛,獲得了完全的獨立自由:而在一百七十年後的今天,美國更發揮了其爭取獨立自由的光輝傳統,‘自動’給與菲律濱以‘獨立’民美國‘新聞週刊’對於菲島獨立的誇耀,甚至要以此來向英國和蘇聯示威了。它說: ‘一個國家自動將獨立許給一個種族不同資源豐富的殖民地民族,在近代歷史上還是一個創  相似文献   

2.
我們會經指出,在世界和不陣的形成中,美國是估着一個要的部分:我們也會經估計,在遠東國際反侵略形勢的推進中,美國所採取的立場,也一定比英國的更為堅定而有力。從去年十月羅斯福總統的芝加哥演說,到後來美國當局對於‘巴納艦’事件的反響,到今年初羅  相似文献   

3.
談汎美主義     
近來美国和南美各國又熱烈討論汎美主義問題及其對於國際局勢的意義。美國提議締結美洲大陸的聯防條約,巴西、玻里維亞、墨西哥和厄瓜多等国紛纷響應。這實際上就是建立西半球的軍事同盟。而這一切正就是汎美主義为出發點,以汎美主義为理論根據的。但是什么叫做汎美主義?汎美主義的理論根據究竟在什麼地方?汎美主義的目的又是怎樣呢?這些問題都是值  相似文献   

4.
一日内瓦會議的召開是美帝國主義者在柏林會議上被迫接受的.這個會議的召開對於美國財閥與好戰分子的維持國際緊張局勢的政策是極端不利的,因爲日内瓦會議的稍許成功都會使國際局势進一步緩和,這就會大大减少華爾街老閭藉着擴軍備戰的政策來推行對外侵略和攫取超额利潤的機會.美國很多重要參議員把這一會議的召開說成是美國外交的一個大失敗.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從柏林會議回到美國以後,在國會中受到戰厲的責難,美國的議員們都紛紛質問杜勒斯,爲什麽要接受召開這樣一個會議.所以,美國統治集團在日内瓦會議  相似文献   

5.
一經過這次戰爭,美國和蘇聯在世界上所佔的此重,是空前的增加了。這表現在政治上: 美國的勢力,經過這次戰爭,早深入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已經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者。  相似文献   

6.
從「中東司令部」到美國政策的「新面貌」美帝國主義對中東地區一直表示十分「關懷」和「重視」.重要的戰略地位、豐富的石油資源,使中東被華爾街納入於它的計劃中的戰略體系之内,美國一意要在這個地區拼凑起一個侵略集團.「馬歇爾計劃」在西歐孵育出一個北大西洋侵略集團.美帝國主義在中東,也採取了並繼續採取着這樣一種辦法,爲拼湊中東地區的侵略集團製造條件.一九五一年上半年,美國與伊朗、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和黎巴嫩,分别簽訂了根據杜魯門「第四點計劃」的所謂「技術援助」協定;同年十月,美國國會又給中東各國撥款三億九千六百二十五萬美元供「軍事援助」之用.接着,由美、英、法、土耳其四國共同簽署的「聯合建議」就提出來了:要成立一個所謂「中東司令部」.根據這個「建議」,中東各國的武裝力量必须交出來,放在一個由美英將軍把持的「聯合司  相似文献   

7.
保障歐洲和平和安全的歐洲國家華沙会議,在五月十一日開幕後,經过四天的莊嚴工作,已經在十四日簽订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八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和决定建立武裝部隊联合司令部。在这個條約上簽字的八国是:苏联、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  相似文献   

8.
引言去年五月五日,意軍攻陷阿迭斯阿比巴,阿皇塞拉西出走,九日,意帝國主義宣布歸併阿比西尼亞,成立東非帝国,從那時到現在已有整整的一個年頭了。 這一年来,英勇的阿比西尼亞人始終在浴血苦鬥。意帝國主義在它宣布歸併阿比西尼亞,把阿國土地分割成幾個統治區域以後認為阿比西尼亞已經被征服了。但這簡直是一種夢想。阿軍退入了西部山中不斷進行着遊擊战,許多阿人加入了遊擊隊幾次撲攻到阿迭斯阿比巴近郊。直到現在,阿国臨時政府所在地戈尔雖然已被意軍佔领,但是意帝國主義不能说它已佔領了全部的,阿比西尼亚。照最大的估計它只佔有阿国五分之四的土地。  相似文献   

9.
美國和西歐十六國(以及中國)簽訂的雙邊協定,是馬歇爾計劃結晶化的文件。馬歇爾計劃經過美國國會辯論成立法案以後,歐洲復興計劃(ERP)成爲各國內政的一部份,以霍夫曼為主持人的經濟合作總署(ECA)成為各國政府的最高監督。各受援國在經濟上成為美國公司的分公司,在政治上成為託管殖民地。這些雙邊協定是以華爾街的利益爲總方針的。美國避免和各受援國簽訂互有義務的多邊協定,正是為了避免造成集體的反對。個別的  相似文献   

10.
歐洲局勢值得注意的倒還是會外的發展。八月中,美国飛机侵入南斯拉夫領空,被南国戰鬥机击落,飛行員被拘。美國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釋放。南国亦以美机侵犯主權而提出抗議,這樣,便在和會的周遭,穿插了一個緊張的局面。其次是蘇聯向土耳其要求修改蒙德婁公約,共防達達尼爾海峡。截至執筆  相似文献   

11.
「希特動的卍字要想在最近期間獨占一個有限制的區域,那還差的很遠。不過,它也許能從熱那亞,經蘇丹、歐洲、全部亞細亞,遠至太平洋,甚或到墨西哥,而於無意中獲得成功。黑卍字是由蒙古文中再造出來的。倘若我們想知道蒙古人對這符號是怎樣稱呼的,他們會告訴你:「這是成吉斯汗的標記。」 歷史上的事實和歷史的跡象,都是含有暗示的。控制中國是成吉斯汗帝國的基幹。同樣地,也就是英、俄、德、日「帝國主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美國關係在其他兩個問題上,發生了接觸:一個是遠東方面的朝鮮,又一個是近東方面的伊朗。這兩個國家的情勢,不盡相同;但在反映美蘇對於戰後世界的不同看法上,則有其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世界往何處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產生一個顯著的新形勢:美國與蘇聯變成了世界上兩個無比的强國。世界的命運,從舊的秩序中解放出來,而重新被支配在一嶄新的形勢之中。大戰結束九個多月了,九個月來的國際政治,完全是美蘇兩國在主導發展。在這新的階段裹,美蘇兩國,顯然是這世界舞台上最動人的‘主角’;他們之間的任何微小動作,都在在影響著世界的每個角落。  相似文献   

14.
要了解一年來的日本,必須先了解美國對日政策和美國管制日本政策在日本投降前夜,美國的對日政策,主眼在於:對日本的軍閥勢力應該做到某種程度的消滅,但不要像對德國那樣,把整個日本毀滅掉,必须保留日本的商人階級,即是我國所指的財閥,以便扶植一個生活美國化的菲律賓式的日本,將來一旦需要,好派用場。  相似文献   

15.
歷史一瞥薩爾是德國的領土,位於德國西部,與法國東北部摩塞爾省(洛林的一部分)毗連,面積約二千平方公里,人口九十六萬五千餘人.這是一個面積達十一萬六千公頃的廣大煤礦區域,煤的儲藏量估計有三十二億噸,這就奠定了薩爾重工業的物質基礎.薩爾有十個工業中心,薩爾布魯根是首府.薩爾的冶金業特別發達,電氣、玻璃、陶磁、蒸溜、食品、紡織等工業也有發展.由於薩爾在經濟地理上所具備的特殊條件,所以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一直到現在,始終成爲法德矛盾的??結.根據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凡爾賽條約第四十四條,薩爾交由國院聯盟管理,但國聯所組織的薩爾行政委員會的主席就是法國人,薩爾實際上受法國支配,並被被法國置於軍事佔領狀態中.洛林的鋼鐵托拉斯温台兩家族擴展它的壟斷勢力,  相似文献   

16.
朝鮮的和平統一是全體朝鮮人民的一致的迫切要求;和平解决朝鮮問題也是亞洲及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願望.十月底舉行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第八屆會議,爲了由朝鮮人自己和平解决朝鮮問題,以便促進朝鮮的和平統一和獨立,作出了一項重要决定,即以該屆會議的名義,向南朝鮮國會、各政黨、社會團體、各界人  相似文献   

17.
印度國民大會反對新憲法宣言年來印度民族運動澎湃不已,英帝國主義因感到統治的不易,乃於一九三五年通過印度政府法案(Governmet of India Act),决定以名義上的‘自治’緩和印度人民的獨立鬥争。這樣就産生了  相似文献   

18.
世界点滴     
華盛頓動向十月二十一日美國的‘新聞週刊’在‘華盛頓動向’中有着三段消息,對於中國局勢的發展,透露出一個非常慘黯的前景: 一、‘國務院官吏已在私下承認調解中國內爭的失敗。馬歇爾將軍不久即將返美。’二、‘然而,馬歇爾的返美並不表示美國從中國  相似文献   

19.
圖說 戰後歐洲局勢演變中,美英與蘇聯最後發生碰擊的一個問題,是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控制權的問題。这一問題,与南斯拉夫、希臘、伊朗等问題,同樣具有爆炸性。 這問題背後的一個基本動向,是:英国,現在加工美国,歷來的基本政策,是要把俄国封鎖在一塊大陸之内,不給它以出海口。而舊俄以至現在蘇聯的要求,則是需要適當的不凍港口和出海通道。蘇聯另有一個重要的考慮:  相似文献   

20.
問:您認爲戰後中日關係正常化的阻礙是什麽?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已有九年多了,但是中日關係一直沒有正常化.因爲美國在奴役日本民族,日本國家還沒有得到獨立,美國竭力阻礙中日關係的恢復正常.美國好戰分子想利用日本反對中國,達到它侵略亞洲和獨霸世界的目的.日本某些人士在美國好戰分子指使之下,也頑梗地採取與中國人民爲敵的態度.一九五一年九月,在美國壓迫之下,日本政府簽訂了排除中蘇和主要亞洲國家在外的所謂舊金山「和約」.第二年,日本政府又和蒋介石賣國集團締結所謂「日華和約」.日本政府無視中國人民所選擇的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