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0,(19):8-9
<正>澳大利亚看大堡礁9日游可以去澳大利亚看蓝天碧海,坐直升机看看大堡礁鬼斧神工的美景,寻找"心"灵之美。用9天时间去南半球看看世界另一端的风景不是梦。  相似文献   

2.
<正>四季如春的澳大利亚凯恩斯是昆士兰州的重要城市,旅游之都的凯恩斯是通向大堡礁的门户之一,也是潜水圣地,欧美及中国香港等地均有直飞凯恩斯的国际航班。大多数游客来到凯恩斯是为了观赏大堡礁,看过后逛逛夜市和海滨步道,匆匆赶往下一个城市。事实上,凯恩斯是个旅游资源众多的度假胜地,除了大堡礁,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如果时间充裕,在凯恩斯住上一  相似文献   

3.
唐荔 《科学大观园》2010,(18):61-61
五彩缤纷的鱼、紫色的海蛞蝓和海胆,这些漂亮的生物看上去像是生活在马尔代夫或大堡礁暖海里,事实上它们栖息在英国威尔士近海水域。业余潜水人员在斯科默海洋保护区清澈的蓝色海洋里拍摄到了令人惊叹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正>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附近海岸,覆盖面积达344400平方千米。大堡礁在过去的30年里失去了近50%的珊瑚,并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不断衰亡。造成大堡礁珊瑚衰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二是以珊瑚为食的棘冠海星。而棘冠海星已经成为堡礁的头号杀手,为此,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正在研发一种能消灭棘冠海星的自主式机器人,以保护大堡礁的珊瑚礁及生物链。正常情况下,有毒的海星会以快速生长的珊瑚为食,从而有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技术内容 "重组鱼生长因子"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一C01一05一04. 重组鱼生长因子是一种能促进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饲料添加剂,系利用基因工程研制的高科技产品.该项目的基本原理是从大鳞大麻哈鱼的脑垂体中分离出生长因子基因,进行重组优化改造,构建成可在工程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质粒,转化工程菌后,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大量生产重组鱼生长因子.经过蛋白质分子免疫杂交检测及生物学测定,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大量生产的鱼生长因子与天然鱼的生长因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顾春 《科学大观园》2021,(11):40-41
在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海底处,一条柔软的"鱼"在轻轻扑翼.这条仿生鱼,源自李国瑞10年前的创意.那时,他还是一名大学生.如今,他已是浙江杭州之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专员.这条"鱼",也"游"向了深海,"游"上了《自然》杂志封面. 在李国瑞的手机里,记者看到10年前"鱼"的雏形:与现在这条仿生鱼类似的蓝白两翼,更短更圆,连着一个简陋的控制器."那时,我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就读,学校倡导科技创新,我觉得水下机器人有意思,就在大一暑假琢磨着做了一个仿生鱼雏形,能遥控它在水里游动."李国瑞说.  相似文献   

7.
近来一段时问,上海、武汉、南京多地居民向媒体爆出,在自家小区或是公园绿地,见到一种"狗不狗、猫不猫"的动物,并且数量众多. 经专家鉴定,这种老百姓叫不出名字的野生动物叫作"貉",就是成语"一丘之貉"的原型. 它们拖家带口、安闲自在地生活在城市里,上网一查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经过多年的环保教育和普及,人们面对野生动物的时候已经不再问及"能吃吗"的问题,而是转为"它会不会攻击人类""它会不会携带病毒"以及"能不能把它弄回家养着".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9):51-51
一种名为古比的鱼,雌鱼通常会对其他雌鱼追求的雄性古比鱼表现出更强的竞争意识,这一特性与女性择偶时的心态十分相似。女性在选配偶时过分关注其他同性的看法,没有主见,缺乏判断力,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羊群心理"。  相似文献   

9.
<正>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自然风景被戏称为"三大"——"大洋路"、"大堡礁"、"大石头"。其中只有大洋路是人类与自然合作的杰作,这条270千米的路程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奇景层出,路边几乎每公里设有观景台,海面上耸立一座座岩石,飞鸟成群,灯塔相伴。波澜壮阔的大海,垂直陡峭的悬崖,造就了这条世界上最精彩的自驾公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文[1]中,刘春生先生断言"投票悖论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悖论",但在其论证中却存在着约定前提含义不明和一些逻辑错误.另一方面,由于"投票"悖论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现象的一种反映,所以它不构成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鲮鱼是鲦鱼的天敌,生物学家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玻璃器皿,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鲦鱼进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碰在玻璃板上,不仅没有捕到鲦鱼,而且把自己碰得晕头转向。碰了数次壁后,鲮鱼沮丧了。当生物学家悄悄地将玻璃板抽去之后,鲮鱼对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鲦鱼却视若  相似文献   

12.
, 《科学大观园》2012,(22):1-1
什么是信念?其实信念是根脊梁,支撑着一个不倒的灵魂,支撑着人生的大厦:信念是盏明灯,照亮着一个期盼的心灵,照亮着人生的殿堂;信念是个路标,指引着一个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人生的道路。信念是《神曲》中的贝阿德丽采,带领着"我"走入神圣的天堂:信念是《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帮助老人与鲨鱼展开殊死的搏斗。人生之于信念,就如同飞鸟之于羽翼。如果飞鸟没有羽翼,就不能展翅高飞,就不  相似文献   

13.
拯救睡眠     
正"我的身体已经像一条快要干涸的鱼。"有人这么形容曾经遭遇睡眠困扰的自己。睡不够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病":有人睡眠质量不高,有人想睡但时间不够,还有人想睡却睡不着。睡眠困扰甚至让不少人患上心理疾病,也催生了各种拯救睡眠的神器。但,唯有科学认知睡眠,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人爱喝马黛茶,端着茶壶走天下……",这是阿根廷人举办马黛茶节时播放的一首歌.据统计,阿全国约90%的家庭有喝马黛茶的习惯,而且是每天必喝.有的人甚至说"不喝马黛茶简直活不了."的确,无论是走在街头、公园或坐在办公室里,还是在足球比赛的观众席上,或在乘飞机、火车和长途汽车的旅行途中,到处可以看到阿根廷人端着茶壶在津津有味地喝着马黛茶.  相似文献   

15.
高贵的长辫     
1912年3月5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通令《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通令要求国民"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违法论"。"剪辫"遂成为"革命"和"向新"的标志,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举国上下大兴"剪辫"之际,有学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依然不依不饶地留着一条长辫子。  相似文献   

16.
1873年。英国布莱顿水族馆里每天都会有一条鲂鱼莫名其妙地消失.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一天早上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在鲂鱼鱼缸内看见一条章鱼,事情才真相大自。原来,这条章鱼发现了邻近鱼缸内的鲂鱼之后,居然每天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发起突击。在饱餐一顿之后又爬回自己的水缸内,装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你也许听说过供玩赏的爱犬被空运到它的新家,或者一头狮子被空运至动物园的事情.但是你是否知道如今飞机载运的动物甚至比人还多吗?各航空公司有受过专门训练来照管动物的工作人员.机场上的"动物港"能照管任何一种动物--从鱼到大象.  相似文献   

18.
行动的意向性说明是否需要定律,是否是一种因果说明,这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PopperHempel论题认为,意向性说明需要依赖普遍定律,但这种观点面临着真实性与一般性的两难困境.在W.C.Salmon的因果性本体论解释的意义上,即便意向性说明不必然依赖定律,也仍然可以是因果说明.基于此,我们能够反驳关于"理由不是行动原因"的三个典型论证:"原因的合适类型"论证、"逻辑关系"论证和"遵守规则"论证.这种反驳揭示出,理由与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为意向性说明的正当性提供辩护.  相似文献   

19.
吃鱼的毕加索 西班牙《新闻三角洲》刚参加工作的记者约瑟夫·摩根,很想去采访著名画家毕加索,可毕加索一直没有时间.再说,他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记者,要想采访到毕加索,更是难上加难. 1962年7月28日,摩根又一次不约而至赶到毕加索家,采访的提纲他早就准备好了,只想瞅准个机会,采访一下毕加索.正值吃午饭时间,摩根从毕加索客厅窗外经过时,忽然看到毕加索正伏在餐桌前一个人在吃午饭. 毕加索的午餐很简单,两盘碟子里的东西已吃的干干净净.让摩根惊讶不已的是,毕加索还在认真地吃一条鱼骨架.只见毕加索一只手捏着鱼头,一只手捏着鱼尾,低着头,仔细地清理着鱼刺.  相似文献   

20.
根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3月31日发表的一项动物行为研究,斑马拟丽鱼(慈鲷鱼的一种)和公式鱼能完成1到5以内加减1位的计算.科学家认为,研究结果表明,鱼的算术能力和其它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的算术能力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