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立于1985年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一直受到印度同区域内其他国家间的控制和反控制博弈的制约,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大多不甚理想。由于被大家所公认的"核心国家"的缺失,南盟国家间的合作主要有以下特征:双边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多于区域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政治争端的解决多通过双边协商而不是多边合作机制解决、区域内的恐怖主义争端的解决多依赖于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介入。  相似文献   

2.
印度是南亚首屈一指的大国,在人口、面积、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均远远超出南亚其他国家。冷战时期,印度标榜不结盟,紧靠苏联,在国际外交舞台相当活跃。冷战结束,南亚的战略地位下降,印度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3.
正谈起印度和它的南亚邻国之间的关系,我想起2013年10月在新德里国防研究分析院(IDSA)参加"印度与南亚:探索地区认知"会议的经历。会上,来自印度诸南亚邻国的学者和官员们就其民众对印度的基本认知进行了交流。最直接的感受是,印度的周边外交搞得有些问题,邻国对它颇有怨言。环顾世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任何一个大国要想搞好周边外交,都不是件容易事。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8月公布的"新南亚政策"中重点强调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出访南亚之前,在华盛顿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题为《确定下一个世纪我们与印度的关系》的演讲,除了将"印太自由开放"作为主题外,也把印度同日本、澳大利亚一道列为美国区域战略的支点国家,并赋予了印度在其南亚政策中的核心地位。这使美印两国媒体和智库对于美印"新蜜月"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5.
<正>"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倡议"(简称"孟不印尼")是印度雄心勃勃的南亚区域一体化政策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体现了印度对南亚次区域一体化以及领导权的追求。但自去年年底以来,这一合作进程却在不丹和孟加拉国先后遇到了阻碍:2016年11月,不丹全国委员会否决了"孟不印尼"框架内的"机动车协议";今年9月,孟加拉国以不丹没有参与为由决定不出席当月在印度举行的"机动车协议"操作化会议。在此情况下,印  相似文献   

6.
西藏边境口岸具有毗邻国家和地区比较多、口岸稀少、口岸之间距离遥远、口岸通商历史悠久、口岸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口岸运行受南亚国家关系影响比较大等特点。依托西藏边境口岸建设中国与南亚通道需要因地制宜地改善或提升与南亚各国的国家关系,加强西藏边境区域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建设,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的边民互市升级为口岸,在我方实际控制边境区域建设村庄和民间边民互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最终通过边境口岸将中巴、中南、孟中印缅三大走廊连接起来,建设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经济、文化、政治、外交大通道。  相似文献   

7.
印巴这场战争看来是打不起来了。除了双方各自都不想打这个根本原因外,国际社会给它们创造的下“台阶”的机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6月上旬随着南亚上空战争阴云的聚集,美、英、法、德、日等国陆续从印巴撤出各自的非必要外交人员及其家属。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英美国家的高级官员却陆续赴南亚展开外交斡旋。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成功地邀请了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分别访问莫斯科。一时间,印巴成了大国外交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印度在南亚地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伴随着印度经济的较高速增长,国际社会似乎认为印度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印度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其南亚邻国的外交更加转向印度。无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印度、巴基斯坦、际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南亚七国,在科伦坡召开了外交秘书会议。这是二次大战后南亚七国的首次聚会,也是南亚地区合作的一个开端。这次会议是南亚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南亚各国共同意识到在当前国际局势下本地区的安全应先于双边问题的考虑。合作的要求这次会议是在南亚形势更加动荡紧张的背景下举行的。由于苏联武装占领阿富汗并把派往印度洋的舰只猛增一倍,南亚各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威胁。美国把印度洋看作是保护波斯湾石油通道的中枢,也大大增加了海军舰艇的巡逻。美国同苏联在印度洋和南亚加紧争夺,深深危及这个地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韩国与印度的关系出现了快速升温的迹象。3月27~29日,韩国外交部次官林圣男访问印度,与印方商讨加强经济合作、夯实两国"特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议题。其间,韩印宣布,为加强两国战略协商机制,将于年内正式启动韩印外交、国防副部长级"2+2会谈机制"。"2+2"会谈是两个国家之间重要的对话机制。目前,韩国仅与美国、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国防领域的部长级"2+2会谈机制",印度则  相似文献   

11.
胡欣 《世界知识》2014,(24):33-35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融合与联系也愈加深入和频繁,"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以下简称"印—太地区")这一词语也开始被经常用来描述新涌现出的其中一种地缘政治现象。曾经被视为亚太边缘地区国家的印度如今不仅正在向着西太平洋核心区域挺进,而且也开始把触角伸到更远的南太平洋地区。莫迪旋风:交朋友、谈合作、投资金冷战结束之后,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印度雄心勃勃地提出"向东看"的外交战略方针,其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看到了亚太经济蓬勃发展给地区各  相似文献   

12.
去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进行了一系列核试验。一时间,南亚局势骤然紧张,世界舆论也为之哗然。但今年年初,双方政府努力促成了“板球外交”,2月,两国总理又展开一场“巴士外交”。一度出现的缓和势头似乎印证了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的一番议论,他声称,印度核试验有助于给南亚带来和平和正常的状态,因为在这里出现了核威慑的局面,就像当年美苏之间的核威慑使美苏保持了和平一样。但没过多久,随着今年4月两国相继试射导弹,印巴之间新一轮军备竞赛又开始了;从5月底开始,两国又在克什米尔发生激烈冲突。南亚的“核威慑”失灵了吗?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出,周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但周边国家众多,就东南亚这个次区域而言,中国应推行什么样的外交方略?这取决于相关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一带一路"角度看,东南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建设的首选区域,"海丝"拟建设的两条线路都要穿过这一地区,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陆丝")拟建设的的六大走廊中,就包括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从经济合作角度  相似文献   

14.
<正>【印】《今日印度》2017年2月6日1月20日,特朗普在争议和愤怒声中正式宣誓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作为布什和奥巴马时代的重要外交遗产,印美伙伴关系能否经受住特朗普上台的冲击并继续发展呢?特朗普曾经明确表示过上台后的外交重点,但这些重点中并没有提到印度。窥探新政府对印度及南亚政策的首次机会可能出现在其对驻印大使等处理印度事务的高级官员进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用途的广泛性决定了水资源利用的多种不同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这在涉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跨境淡水系统中尤为突出.在缺乏有效的全流域治理体系的情况下,跨境淡水系统的管理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的境地,而其冲突与合作的状态关系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安全与稳定,以及域内外国家的外交工作,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16.
进入6月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能源外交像南亚的天气一样变热了。最近,印度石油与天然气部长艾亚尔先后访问巴基斯坦和伊朗,围绕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计划展开了能源外交。巴基斯坦外长访问华盛顿时,也同美国方面讨论了这条管线。印巴之间的政治关系越来越被能源外交所驱动,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种“能源政治”。能源需求催生管线计划印度目前的天然气消耗量大约为每天6000万立方米,预计2010年将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到2025年,印度的天然气需求缺口每天可能超过2亿立方米。伊朗有世界上开采费用最低、储量最丰富的天然气田,这使伊…  相似文献   

17.
正7月7日至11日,印度总理莫迪出访了东南非国家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莫迪此次访非是短期内,自今年5月末6月初印副总统安萨里访问北非国家和6月中旬印总统穆克吉访问西非国家以来,印度高层政要对非洲大陆的第三次访问。印度高层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对非洲各区域重要国家外交访问的事实充分显示出了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对  相似文献   

18.
8月1日至2日,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马尔代夫七国在新德里举行外长会议,决定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积极的合作。会议通过了“南亚区域合作宣言”,制订了在农业、乡村发展等方面进行合作的“联合行动纲领”,发表了联合公报。南亚国家外长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舆论普遍认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教育部支持和指导下,全国重点高校的区域国别研究已全面启动。教育部2017年初下发有关通知指出,"国别与区域研究"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遴选,首批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共37个,针对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不同国别和非洲、南亚、中亚、拉美、东盟、中东、中东欧、欧盟、大洋洲等不同区域,最终目标是全面覆盖世界各个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月2日,印度外交部迎来了新的人事任命。驻华大使顾凯杰(Vijay Keshav Gokhale)受命出任印度新一任外交秘书,接替超龄服务一年多的苏杰生(S.Jaishankar)。据印度媒体报道,顾凯杰大使由于协助国内成功谈判解决了中印洞朗对峙,表现出他"娴熟的外交技能",才被委以这一重要职位的。印度人民党发言人更是就此任命评称,"顾凯杰敢想敢干,做事果断老练"。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对华外交一直是印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