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欧洲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欧美同盟一向被美国视为必须稳固的"战略后方",阻止欧亚联合也是美国主流地缘政治的核心思想。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提到,"就地缘政治而言,美国是欧亚大陆海岸外的一座岛屿而已;欧亚大陆的资源与人口都远远超过美国。不论冷战存在与否,单个大国主宰欧亚大陆两大范围之一(欧洲或亚洲),都会对美国构成战略意义上的危险"。稳定的盟友关系不仅仅意味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22,(14):12-13
<正>“后苏联空间”是俄罗斯的首要战略外延空间,也被认为是俄与美西方战略博弈的“主场”。俄乌冲突对全球地缘政治板块产生深远影响,“后苏联空间”也不例外。随着冲突影响持续外溢,“后苏联空间”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将如何演变?本期“封面话题”约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学者撰文发表看法。——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24,(8):12-13
<正>欧亚大陆被学者称为“世界岛”,而中亚及其附近地区是国际政治的“心脏地带”。延宕两年的乌克兰危机对欧亚地区局势造成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美欧与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博弈空前加剧,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影响力,导致“后苏联空间”进一步分化与重组。但是,美欧与俄在欧亚地区各有长短。该地区未来发展趋势恐将更加扑朔迷离。本期“封面话题”特邀三位学者撰文,研判欧亚地区形势,分析处在深刻调整中的欧亚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21,(1):12-16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海洋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因海洋而起的海洋地缘政治悄然兴起,全球海洋正处于维持现有秩序与不断推出新规则的快速变化进程中。2020年11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主办的海洋发展战略2020年度学术研讨会“海洋地缘政治与全球海洋秩序”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5.
乔桂强 《世界知识》2023,(11):66-68
在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一衣带水的土耳其和叙利亚“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并逐渐成长为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重要影响力量;另一个则沦为全球政治宗教冲突的焦点地区,大国势力不断介入,难民问题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6.
正中亚地区是我国西部的重要近邻,是欧亚大陆板块的腹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缘位置,地区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各民族国家进程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得益于地缘环境的封闭性,中亚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保留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并影响着生成于此的地缘政治特征。同时,处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位置,又让中亚各民族不断受到外来强权中心和强势文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09,(10):10-10
美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乔治·弗里德曼领导的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出版了《中国地缘政治》一书。书中提出了中国“孤岛”型地缘政治格局的概念,对中国目前地缘政治态势进行了分析,其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袁勋 《世界知识》2022,(14):15-19
<正>1991年底,苏联宣告解体,1 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独立,欧亚大陆原有的地缘格局被打破,“后苏联空间”一词应运而生,用以描述这一有着传统联系的区域。实际上,“后苏联空间”与“近外国家”“欧亚空间”“新独立国家”“独联体国家”等术语所表示的地理范畴已逐渐统一,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21,(6):12-1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是人类在21世纪的首要时代命题。随着世界各国和企业加快“脱碳”进程,全球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前景令人期待。然而,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不会—蹴而就,技术和成本仍将是最具挑战性的。与此同时,两个世纪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在地理上的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疆居于欧亚大陆中心,且与多国相邻,第二大陆桥横贯其中,具有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设想把新疆建成转口贸易中心和地产贸易中心同时并举,有机结合的“内陆香港”.为此提出了以建立乌鲁木齐经济特区,北疆铁路沿线的出口加工区和边境地区的自由贸易区为中心措施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仁伟 《世界知识》2023,(19):14-15
<正>在隆重纪念“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十周年之际,我们在此提出该倡议的十大战略创新。它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十周年的经验总结,又是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抛砖引玉,以期正果。创新之一:以地缘经济战略化解地缘政治战略。美西方顽固坚持盟国体系、遏制战略、冷战思维等传统地缘政治战略;  相似文献   

12.
阎海东 《世界博览》2011,(19):53-55
义乌这个原本毫无地缘“优势”的地方,其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23,(13):12-13
<正>2023年5月14日,土耳其迎来新一届总统和议会选举,总统埃尔多安以微弱优势赢得连任。此次在土耳其建国百年之际举行的大选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土耳其内部的复杂光谱和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埃尔多安在竞选期间向民众承诺了建设“土耳其世纪”的光辉前景。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土耳其作为全球重要地缘政治国家,其外交及全球定位将因国内政治变动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期“封面话题”约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亚地区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能否顺利发展并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直接关系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成效。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中亚国家地处欧亚大陆的地理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大国力量和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地区。无论从地缘政治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23,(5):12-13
<正>2018年中美经贸争端爆发以来,美国开始在全球构建所谓“去中国化”的全球化。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在全球大流行,使得美国加快了这一进程。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开始出现“分裂”的迹象。在这一背景下,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升级加速了全球化的“分裂”,世界陷入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加大。正确认识全球化以及乌克兰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关乎中国国际环境变化及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秦天 《世界知识》2022,(7):48-49
<正>2022年2月以来,在伊朗核谈判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期,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并最终爆发俄乌冲突。作为冷战结束以来欧亚大陆的重大地缘政治事件,俄乌冲突不可避免地给伊朗核谈判增加了新变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未来伊朗核协议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杨成 《世界知识》2022,(14):13-15
<正>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目前,俄乌冲突没有很快就能结束的迹象,日益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无论从何种视角看,这场军事冲突都可被视为欧亚大陆冷战终结和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历史最终会赋予这场局部军事冲突以怎样的属性?独联体国家“独多联少”的局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力图控制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行进了100多年,不仅具有连续性、结构性行进的特征,而且其最终目标将直指蒙古。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原本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人类进入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正如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所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中美双边关系将在21世纪上半叶权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两国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明方面呈现双边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正如9.11事件对国际秩序所起的催化作用那样,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但它所引发的地缘政治经济震荡将会持续下去。在其影响下,国际政治的连贯性几乎完全丧失,世界正面临三重危机叠加的局面:疫情在全球蔓延以及再次失控的风险、持续的无法轻易摆脱的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及其引发的社会后果、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争端。其中,疫情蔓延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