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9月3日菅义伟突然宣布退选时,他给出的原因是要"集中精力应对疫情"。但9月24日他却没有出现在抗疫一线,而是远赴美国参加美日印澳"四国会议"的首次线下峰会。卸任在即,为何亟力要到"四国会议"走秀?这一罕见做法背后有复杂的动因,也表明菅义伟极力寻求卸任后的政治影响力,意欲为下届政府打上菅氏色彩。  相似文献   

2.
正菅义伟自2020年9月上台执政以来,一直在"保经济"和"保人命(疫情防控)"之间纠结摇摆,其内阁支持率则随疫情防控形势的好坏而上下波动,日本政情又随内阁支持率的变动而变化。菅义伟原本期望借助4月访美以及国会审议通过《数字化改革法案》来大幅提升内阁支持率,  相似文献   

3.
陈祥 《世界知识》2020,(24):48-49
菅义伟内阁上台后,有日本舆论认为,虽然政策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菅义伟长于内政,将会推行具有自身色彩的“菅经济学”。目前菅义伟挂在嘴边的规制改革(行政)、新冠对策(卫生防疫)、数字厅(IT)等三大政策,就透露出这样的意味,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莫过于在中央政府设立数字厅。菅义伟意欲将数字厅作为常设机构,推动日本进行大胆的行政改革,在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使日本社会经济出现全新面貌。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中国开展援非医疗55周年。8月29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们闪亮影业与西非国家加纳的博赛国际传媒合拍的故事片《埃博拉》在京举行了启动仪式,以首部中非合作电影向当年援非抗埃的中国医疗队员们致敬。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致辞表示:"不管是2001年我们经历的非典,还是2014年在非洲发生的埃博拉疫情,都向我们警示,病毒没有国界。"高院士曾在埃博拉肆虐期间赴重灾区塞拉利昂  相似文献   

5.
正岸田文雄将带领日本走出困境,还是重蹈安倍晋三和菅义伟的覆辙,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之间左右失衡?面对日本内政外交困难重重的局面,他能够有所建树吗?他的内阁会是继菅义伟内阁之后的"安倍政权3.0版"吗?经过安倍晋三超长执政后,日本政局会重现"短命内阁"现象吗?  相似文献   

6.
正菅义伟在防控疫情与恢复经济的"两难困境"中受尽煎熬,不得不"黯然离场"。岸田政府面临的最大考验,同样也是能否在尽快有效控制疫情的基础上,全力恢复被疫情进一步严重破坏了的日本经济,其会否成为又一届"短命"内阁,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在经济政策领域能否有所建树。而从其竞选过程和上任初期的各方评价看,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7.
殷悦  孙红 《世界知识》2020,(8):48-49
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等地暴发,公共卫生治理水平低下的非洲却一度少有病例出现,"高温论""人口年轻论"被当作原因。但进入3月以来,疫情快速扩散至非洲40多个国家,病例数激增,当地经济开始遭受冲击,中非经贸合作也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全球大国,俄罗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俄罗斯或许应避免陷入西方国家、中东大国在非洲开展的地缘政治竞争,而应更加重视同非洲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真正帮助非洲实现长期发展和繁荣。2019年被俄罗斯媒体称作俄罗斯的"非洲年"。10月,首届俄罗斯—非洲峰会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举行,5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获邀出席峰会,与俄罗斯一道共商俄非全面合作路线。俄非峰会将巩固俄  相似文献   

9.
正6月4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上发表致辞。李克强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经过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努力,已经有效控制了疫情。但疫情并未结束。各国人民健康安全休戚相关,没有一国可以独善其身。在前不久举行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建议和举措。中国将继续为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8日,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起的非洲经济体融资峰会在巴黎举行。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国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塞内加尔总统马基·萨勒等20多名非洲国家和政府领导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与会。一些国家高级别代表也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11.
正新冠疫情下,受社会疏离、经济压力及精神焦虑等因素影响,日本孤独问题加剧,自杀率升高。为减轻国民的孤独感和社会疏离感,2021年2月12日,日本政府新设"孤独担当大臣",首相菅义伟任命坂本哲志担此重任。继英国之后,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设立此官职的国家。事实上,日本的孤独问题由来已久,由其衍生出的问题,诸如"蛰居族""孤独死"等已成困扰日本社会的顽疾。  相似文献   

12.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0,(20):76-77
日本下定决心2021年办奥运 9月25日,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日本"下定决心"在2021年举办遭到推迟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菅义伟在演讲中称:"明年夏天,日本下定决心举办东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以证明人类已经战胜了疫情。"他补充说."我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欢迎你们来参加安全可靠的赛事。"  相似文献   

13.
1月20日,首届英国—非洲投资峰会在伦敦举行。英国政府在峰会期间公布了对非经贸投资新举措,这将决定今后英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方向,引起许多国家关注。举措新在何处此次峰会是英国和非洲政商界人士之间的一次最大规模交流互动,有来自20多个非洲国家的元首、大使、高级专员和工商界人士共1000多人参加。英国政府对此次峰会也很重视,首相约翰逊主持峰会,并与16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商业领袖举行了会见。  相似文献   

14.
时事概览     
<正>美非峰会最亮点——"330亿美元合作大单"8月6日,史上规模最大的美国和非洲领导人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峰会最主要成果来自经贸领域,美非达成逾330亿美元的合作"大单",其中140亿美元是美国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延期《非洲发展与机遇法》,帮助美国继续向非洲扩大市场,帮助非洲国家降低区域内贸易壁垒。美国还将在未来两年为美国企业对非洲出口和投资提供70亿美元融资支持。峰会在地区和平安全等传统合作方面亦有进展。奥巴马宣布启动一项新的安全合作计划,帮助加纳、肯尼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和突尼斯等六国加强应对犯罪和恐怖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土耳其-非洲伙伴关系"峰会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期间,土耳其和非洲国家领导人承诺将进一步推进各领域合作。而此前10月21日,第三届"土耳其-非洲经济和商业论坛"也在伊斯坦布尔开幕,超过40个非洲国家的政府代表和商业人士参会。同年10月17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出访安哥拉、多哥和尼日利亚三国,这是其自2003年掌权以来第38次踏上非洲大陆。土耳其与非洲关系日益贴近,成为非洲大陆新崛起的外部力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庞中鹏 《世界知识》2020,(22):32-33
2020年10月18-21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奔赴东南亚,访问了越南和印尼两国。这是这位以前长期负责日本内政事务的“内向型”首相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出访东南亚两国目的几何越南与印尼都是东盟中有影响力的国家。越南是全球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今年新冠疫情控制效果比较显著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南海周边重要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6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动。  相似文献   

18.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3,(23):7-7
【习近平主席向第三届阿拉伯-非洲峰会致赞词】月19日,峰会在科威特国首都科威特城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致贺词,强调中国始终把发展中阿关系,中非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方向,愿同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共同努力,推动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和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交小灵通     
<正>【习近平向非洲联盟第32届首脑会议致贺电】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非洲联盟第32届首脑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习近平强调,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取得巨大成功,我同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领导人共襄盛举,为中非关系发展谋划蓝图。中方愿同非方携手努力,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契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落实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3,(4):6-7
<正>习近平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作视频致辞2023年1月24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应拉共体轮值主席国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作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拉共体已经成为全球南南合作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为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