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上阐明了抛落式工作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大小、方向与转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球离心力随着转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到其极大值(可达全部钢球重力的34%左右)后开始减小,直至为零;该离心力与垂直轴的夹角则随着转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至极小值(约25°-29°)后开始增大.钢球离心力随转速率的变化规律说明了其是造成转速运转磨机振动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阐明了抛落式工作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大小、方向与转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钢球离心力随着转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到其极大值 (可达全部钢球重力的 34%左右 )后开始减小 ,直至为零 ;该离心力与垂直轴的夹角则随着转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至极小值 (约 2 5° - 2 9°)后开始增大 .钢球离心力随转速率的变化规律说明了其是造成转速运转磨机振动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阐明了抛落式工作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大小、方向与磨机直径和介质充填率之间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产中磨机充填率的变化范围内,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大小和与垂直轴的夹角随充填率的增加而增大;钢球离心力随磨机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该离心力与垂直轴的夹角与磨机直径无关,只取决于磨机转速率和充填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阐明了抛落式工作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大小、方向与磨机直径和介质充填率之间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产中磨机充填率的变化范围内,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大小和与垂直轴的夹角随充填率的增加而增大;钢球离心力随磨机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该离心力与垂直轴的夹角与磨机直径无关,只取决于磨机转速率和充填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球磨机工作原理球磨机工作原理与棒磨机砾磨机一样(以下统称为磨矿机),随着磨矿机水平中心线回转,将介质带到一定的高度而下落,因此矿石在球磨机内,受介质的打击作用和介质与介质之间的,介质与衬板之间的磨擦作用而将矿石粉碎,为达到此目的在研究合理平衡装球之同时,必须研究介质(以下统称球)在球磨机里的运动情况,通常以临介速度为100%来确定磨矿机的适宜转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计算抛落式工作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理论公式.该理论公式可定量地计算在不同充填率和转速率条件下,离心力的大小、方向及其变化规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计算抛落式工作磨机内钢球离心力的理论公式 .该理论公式可定量地计算在不同充填率和转速率条件下 ,离心力的大小、方向及其变化规律 ,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dia.900×600mm实验型球磨机试验的基础上,导出了钢球的运动方程式,研究了功耗、钢球充填率及筒体转速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电动机功率的简略计算公式及最佳的充填率和转速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球磨机转筒临界转速的定义,并由此导出确定临界转速的方法,在分析钢球在转筒内运动的基础上,导出钢球脱离角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球磨机磨损的模拟试验,提出了实际临界转速、当量转速、当量脱离角等概念,为正确确定钢球的运动状态及合理选择球磨机的运动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散单元法从颗粒尺度建立回转窑内物料的运动模型,以球形沙粒为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回转窑截面上物料的运动模式和力链结构。以Froude数、物料填充角、窑壁摩擦因数为变量,模拟物料的滑移、塌落、滚落、泻落、抛落和离心6种运动模式,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表明:回转窑内物料力链由表层弱力链区域(约占料层厚度10%)和底层强力链区域组成;滑移、塌落、滚落和泻落4种模式中,底层强力链结构稳定,颗粒之间相对静止,表层弱力链断裂和重组频繁,具体运动模式由窑转速和表层力链断裂重组的速度决定;实际转速中,泻落模式的物料颗粒碰撞最强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卧式研球机在研磨时钢球与研磨盘之间不发生打滑现象,建立钢球的研磨运动方程,并通过MATLAB软件求解揭示其运动规律。为使钢球在转动盘牵引力的作用下不发生打滑,从垂直沟槽面和沿沟槽面分别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研磨压力及研磨盘转速的取值范围。以研磨盘材料HT300和钢球材料GCr15为例,给出摩擦因数和钢球大小对研磨曲线的影响,并说明沟槽偏置时α与β的选择原则,为改善钢球的表面质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大盘径来减小迹线间距的差值,进而使钢球表面的迹线分布更加均匀化。  相似文献   

13.
自修复材料在钢球磨损表面成膜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Cr15钢球与自修复材料在球磨机球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球磨时间对自修复材料在金属表面成膜的过程;研究了不同能量条件下自修复材料对金属表面成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球磨过程的进行,钢球表面由于碰撞摩擦出现大量划痕,表面粗糙度增加;但随球磨时间的增加,钢球表面逐渐吸附自修复材料,在球磨过程中的碰撞及摩擦能量作用下,自修复材料在钢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膜层.φ12.7mm钢球在球磨过程中速度快,碰撞摩擦产生的能量高,表面成膜均匀致密,而φ6.0mm钢球形成的自修复膜层存在一定数量的显微孔洞;同时对自修复材料在球磨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及自修复膜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三油楔轴承若干参数对刚性和弹性转子失稳转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三油楔固定瓦滑动轴承-刚性Jeffcott转子系统和三油楔固定瓦滑动轴承-弹性Jeffcott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数值计算联立求解系统自由振动方程、Reyn-olds方程和扰动Reynolds方程。研究了轴承的宽径比、最小间隙比和平均油温的变化对两种系统失稳转速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减小宽径比,弹性系统失稳转速上升,刚性系统则在小范围内有小幅波动;增大最小间隙比,两系统的失稳转速先减小后增大,最小间隙比的变化对刚性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更大;提高平均油温,两系统的失稳转速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进口大型球磨机资料的缺失,工程上对该型号球磨机的最佳填充率和最佳球磨转速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球磨机故障频发。为了研究球磨机转速与填充率对滚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并延长球磨机寿命和提高球磨效率,以球磨机滚筒内物料的运动为基础对球磨机受物料作用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填充率、不同的转速下物料对滚筒的作用载荷和分布,推导出脱离角和下落角的关系及其与滚筒受力面积的关系,并计算了不同转速、不同填充率下物料对滚筒内壁的摩擦力的分布情况。分别建立了不同转速下的下落角和脱离角模型、受载荷面积模型和滚筒受摩擦力模型。最后针对选矿厂大型格子式球磨机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况对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转杯法高炉渣粒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目前采用的水淬法工艺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高炉渣中的能量,因此针对转杯法炉渣粒化工艺,研究了转杯转速、直径和熔渣温度对破碎粒化后渣粒的平均直径和质量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渣粒的平均直径随转速的提高而减小;增大转速,渣粒将远离转杯,其质量分布更均匀.当转杯的转速小于1 000 r/min时,渣粒的平均直径随转杯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转杯的转速大于1 000 r/min时,渣粒的平均直径几乎不随转杯直径变化.熔渣温度对渣粒平均直径和质量分布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建立球塞副偏心稳态运动的双边楔形缝隙流场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方法联合迭代求解雷诺方程和能量方程,利用求解出的压力场和温度场相互修正. 在此基础上得到压差-剪切流动造成的黏度变化并运用于泄漏量特性计算. 基于此得到球塞副在不同入口压力、不同工作转速、不同滑转率下的泄漏特性,并对压差和剪切导致的泄漏进行了区别分析. 结果表明入口压力直接影响泄漏量,黏度变化导致泄漏量变化速率增加;运动引起的剪切产热导致泄漏增大,但在高压条件下所占比例减小;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结论,说明变黏度泄漏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滚动活塞压缩机弹簧刚度对滑片运动的影响,利用自主设计的滚动活塞压缩机等效装置,通过高速摄影技术观测压缩机运转过程中滚动活塞与滑片间隙的动态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滑片与滚动活塞之间存在脱空与碰撞,并伴有周期性异响,某些工况下滑片与活塞之间出现多次碰撞,脱空导致压缩机产生振动和噪声.增大弹簧刚度以及减小转子转速均可改善滑片脱空与碰撞产生的负面影响.转子转速相同时,弹簧刚度越小脱空持续时间越长;弹簧刚度相同时,转子转速越高脱空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9.
在磨矿实践中,合适的充填率对球磨机稳定、高效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文中利用经验公式与理论公式分别计算球磨机充填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验公式φ=50-127b2R计算过程简便,但随着φ值减小,误差增大。当球磨机充填率φ值大于25%时,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其误差小于0.69%;当φ值小于25%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经验公式φ=0.785l(R-(R~2-(l/2)~2)~(1/2)/πR~2计算过程复杂,且φ值在0~50%范围内计算误差较大。此外,研究中发现,球磨机充填率和磨机介质表面弦长与筒体直径的比值有相关性,且这种关系与直径大小无关。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快捷获取球磨机充填率的简易方法——查表法。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球磨机充填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直喷式柴油机缸内气体辐射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直喷式柴油机上实测了气缸内辐射和火焰辐射热流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缸内气体辐射传热及其随负荷和转速变化的规律,分析了气体辐射热流量占气缸内辐射热流量和总热流量的比例随负荷和转速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气体辐射热流量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随转速的升高而减小;气体辐射热流量约占辐射热流量的15%~30%左右,此比例随负荷的减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气体辐射热流量约占气缸内总热流量的3%~5%左右,此比例随着负荷及转速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