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生矛盾,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国家提出强烈诉求,呼吁改革。央行行长周小川就代表政府明确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构造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但它的发行实施将受到一系列制度、技术因素的大大制约,难以成型。只有建立以美元、欧元、亚洲货币为主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才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闻     
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他希望结束美元时代。这不是恐吓,周小川严肃地提议用一种储备货币来抗衡美元的地位。他的观点值得一听。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11,(9):86-8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在安徽省副省长花建慧的陪同下调研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大管理学院院长方兆本对周小川、花建慧等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副院长赵定涛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就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专业学位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情况作了汇报。周小川、花建慧在  相似文献   

4.
言论     
《科技智囊》2014,(8):86-87
<正>【周小川重申两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7月1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对媒体表示,利率市场化"两年内应该可以实现"。谈及利率政策方面,周小川表示,央行要通过货币市场的有效传导机制,来体现央行政策利率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央行正准备两个或三个政策工具,并正为短期利率和中期利率准备工具。——第一财经【世行称中国高铁远超全球任何国家,成本比别国低1/3】来自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已建成一个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也超过了整个欧盟地区的高铁网。而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至多只有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环球市场播报  相似文献   

5.
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过程。国际货币体系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已有体系无法满足当时国际经济发展要求所导致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实质上仍然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如何进  相似文献   

6.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都致力于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程入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同时,基于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阻碍进行阐述,提出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路径。可以从正确认识"特里芬难题"入手,根据世界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实行金融体系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7.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向线上转移,在此过程中,数字货币对各国发展数字经济、抢占金融高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自2014年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目前应用试点已遍布全国多个城市。而上海作为全球数字之都,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基础,可为数字货币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应用场景。时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落地,将为金融支付产业和上海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8.
货币流通中有一条独特的定律,叫"劣币驱逐良币"。这条定律的内容是说在金属流通货币中,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实际较高价值的货币(良币)必然会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成为主要流通手段。如美国原来从10美分到1美元的硬币都是用含有同等价值的银来铸造的,但当发行其它质硬币后,这些含银硬币大量被人收藏乃至回炉,并不再投入流通。根据这条定律,本世纪随着各国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的崩溃,硬币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开始脱钩,各国政府在发行硬币时,首先考虑的未  相似文献   

9.
理论上讲,一个国际通行的强势货币应具备以下特性:可偿付性、可接受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目前只有美元具备这四个特性,日元、马克在可偿付性和可接受性上都与美元有很大差距。一个国际通行的强势货币还应有以下作用:作为储备货币、作为干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作为参考货币。从这四个作用上看也是美元占尽优势,日元、马克的区域性强。欧元诞生后会马上成为干预货币和储备货币,这时,美元、欧元、日元三大货币在世界上鼎足而立,而且欧元超过日元的势头是很快能够达到的。亚洲各国央行有可能将欧元逐渐作为储备和干预货币,所以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而成的数字货币层出不穷,除了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以外,各国政府和大公司也都看到了数字货币的巨大优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规划.而在这些数字货币当中,中国央行的DCEP(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和美国脸书的Libra(天秤币)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两款数字货币.本文选用贝伦森和亚历山大的方法研究了这两种数字货币对于货币供求的影响.研究发现:DCEP的引入会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而Libra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准备金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针对数字货币模式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提出了央行应对数字货币时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第12届国际银行业大会上发言时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以改善储蓄构成,是近期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周小川指出,近期的重点改革领域包括:银行业的系统性改革,包括处置不良资产,补充银行资本金,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9,(2)
1998年是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年"。这一年,中国金融业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克服亚洲货币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促进了国民经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陷入了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面对这一危机,美国和英国等政府都在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又称货币流通量)的办法,抑制通货膨胀,企图以此来摆脱厄运。什么叫货币流通量?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买卖都通过货币来交换。因此一个国家要使其经济运转就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货  相似文献   

14.
<正>【英】《新科学家》2014年7月14日近年来备受追捧的匿名虚拟货币如今被赋予了另一项功能——存储海量数据。包括大名鼎鼎的比特币(Bitcoin)在内,所有虚拟加密货币都是通过"挖矿"过程制造出来的。"挖矿"就是利用机器求解一系列数学问题。马里兰大学的安德鲁·米勒称:"这个求解过程如果不用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话,会极度浪费计算资源。"经过马里兰大学和微软公司的共同合作,米勒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一款名为Permacoin的虚拟货币,它的"挖矿"  相似文献   

15.
区块链技术被运用到货币上后,一类新兴数字货币发展起来,比特币则是它们之中的翘楚.本文以比特币为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比特币与传统货币,及由各国央行筹划发行的数字货币作对比,介绍了其基本货币性质,并着重强调其"去中心化"的特点.而后从货币的支付职能和金融资产本质考虑,将比特币的基本需求分为投机性需求和交易性需求,并选取合适的解释变量做实证分析,研究了其需求价格关系.结果显示,长期均衡下,随着交易性需求扩张,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上行;同时,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货币,可能由于关注过热等原因,已有数据的统计特征还不够明显,从而使一部分实证结果与经济学常理相符程度不高,可能需要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货币由于拥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等职能,长期以来都是国家治理经济的重要工具。但从当前世界形势看,货币的职能日益显著地超越了经济和金融范畴,成为了政治博弈的有力武器。货币作为一种经济工具,其在政治领域的使用可以在理论上得到解  相似文献   

17.
一、蒲鲁东劳动货币论的基本内容蒲鲁东把资本主义的一切祸害都归之于货币的作用,认为货币产生了高利贷盘剥,货币产生了商业资本的中间剥削,从而使得小生产者遭受破产。因此,要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病,改变劳动人民贫困破产的状况,就必须消灭货币。货币消灭了,剥削也就随之消灭了。怎样消灭货币呢?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一切商品都变成货币,这样就不需要特殊的货币了。如果一切商品都能象货币那样按照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量随时随地进行交换,那末对于货币的需要就不会发生,货币就可以消灭了。货币消灭了,社会就会不再  相似文献   

18.
对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的理论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论。西方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对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货币非中性;货币短期内非中性,长期内中性;货币完全中性。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理清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金融的实践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年底,周小川行长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第一次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个仿生概念,他恰到好处地将生态学的概念系统引申到金融领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通过《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可以看出法治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尽管我国金融法治环境在逐步改善,但银行业相关监管法规建设、政府的过分干预、外部法律环境等几个方面仍须给以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1830~1856年,货币供给严重不足及银贵钱贱的双重危机迅速导致中国经济严重萧条,国家财政危机紧逼而至,社会危机重重。举国上下迅速掀起探讨币制改革的热潮,但道光一朝始终没有推行币制改革。于是,货币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及社会危机愈发不可收拾,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恶化到了极致。咸丰朝为苟延残喘,从货币发行领域着手进行改革。从改革的根源上讲,正是"银荒"危机促使咸丰朝整改货币发行。然而,清政府试图通过实行铸造大钱、发行票钞的通货膨胀政策,暂时弥补其财政赤字,却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危机发生,"银荒"、"钱荒"危机严重恶化,中国经济、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