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杜甫是对宋调影响最大的诗人,然宏观对其与宋调关系的论述目前尚付阙如。在杜甫作为文化典范被宋人大力推举的过程中,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绍述老杜,把欧、梅等人初创的宋调定型,后江西诗派将其凝定,杜甫也终成宋调的不祧之祖。南宋中兴诗人、四灵诗派、江湖诗人等以学晚唐而力矫江西末流之弊,宋调出现变异,但诸人只是把学晚唐当成学杜的一个环节,杜诗仍是其最高追求。可以说,宋调的形成、发展和变异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对杜甫从不同角度进行接受和学习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史上大多数人认为“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学晚唐体,宗贾岛与姚合。但实际上他们学习的是杜甫的诗歌,宗杜而非仅仅贾、姚。他们直接学习贾岛与姚合,其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杜甫。因为他们的才力与学识等决定了他们无法直接学习杜甫,但并不是像某些人认为那样不学杜甫,“抛弃杜甫”,而是间接学习。这只不过是学习杜甫、接受杜甫的特殊途径罢了。  相似文献   

3.
一“永嘉四灵”,是指徐照(灵晖),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等四位永嘉诗人。不仅因为他们的名字都带一个“灵”字,而且他们的生活思想和诗歌艺术风格也十分近似,成为南宋时一个有一定影响的诗派。文学流派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永嘉四灵”在南宋时期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晚唐诗坛上艳情诗创作颇为兴盛,不仅诗人众多,而且诗作繁富。不过,晚唐前、后不同时期的艳情诗,内容虽大同小异,而艺术表现却颇有不同。这一点在前期代表诗人李商隐和后期代表诗人韩偓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诗歌意旨的表达上,前期具有朦胧性,后期具有显明性;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前期多为象征性,后期多为直陈性;艺术效果的显现上,前期具有感染性,后期具有感官性。因此,只有辨其差异,明其特征,方能更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晚唐诗坛的艳情诗人及其艳情诗篇。  相似文献   

5.
晚唐诗人方干生卒年考辨熊飞晚唐著名诗人方干,人称“玄英先生”,在当时和后世诗坛均有较大影响,孙《传》云:“先生为诗,高坚峻拔。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鼍于众响。咸通、乾符、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①这样一位有影响的诗人,其生卒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论述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宋末四灵、江湖派等宋代诗派对宋初 “晚唐体”派的艺术特征的革新及继承,探讨宋诗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晚唐诗歌出现在盛中唐诗歌全面繁荣之后,难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再显辉煌,但“开掘”“通变”和独辟蹊径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学史地位。以唐朝的社会、文化等为大背景,从诗人个人追求的矛盾性,世情、时事的深层次开掘,个性化创作世界的探求,审美意向的拓展和创新等方面解读晚唐诗歌特有的价值,让人们在炫目的余晖中体味晚唐诗歌的思想艺术风采与魅力,并认识领略其独特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晚唐以“皮、陆”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关心民瘼的乐府诗人沿着中唐新乐府诗开辟的现实主义乐府诗风道路继续前进。他们继承了新乐府现实主义诗歌的自拟新题写实事与叙事手法,并发展了乐府诗的讽喻艺术。  相似文献   

9.
江湖派是南宋时一个较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在诗歌风格方面,江湖派无甚创新,基本上承袭前人的衣钵。一般认为它导源于“四灵”,反对江西派,推崇晚唐贾岛、姚合的诗风。对此,本人想提出不同看法。与中国文学史上其它诗派相比,江湖派具有这样的特点:作家众多,历世久长。且不说流传于民间的各种江湖诗集,光是四库全书本《江湖小集》和《江湖后集》就收有一百多人的作品。江湖诗人多经历了南宋光、宁、理宗三朝,少数人甚至生活于高宗、孝宗时期,还有宋遗民,可以说整个南宋历史都留下了江湖诗人的足迹。这样一个庞杂的作家群体,可谓  相似文献   

10.
最早提出宋初"晚唐体"一说,并对其成员进行勾勒的是宋元之际的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今人多从此说,然学界也有异议。笔者将现有文献史料和诗人诗歌创作实践等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将"九僧"、寇准、林逋、魏野、潘阆、赵湘归属于"晚唐体"应属无疑。宋初还有很多诗人受"晚唐体"影响,其诗具有"晚唐"风味,但这些诗人作品大多散佚,仅凭几首佚诗残句以及古人的评论,难以考征其诗风归属。  相似文献   

11.
张詠、李师中、晁冲之、李昭玘是宋代菏泽籍优秀诗人,共存诗450余首。它们的内容涉及诗人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形式包括古体、近体的主要种类,风格亦自呈新貌,为牡丹之乡赢得了美誉,也为山东乃至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留下了一笔别具魅力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致力于对唐代诗歌的学习与模仿,在他们的诗歌中充分体现了唐诗,特别是中盛唐诗歌的特点.学习韩孟诗派的“以文为诗”和学习李白的“天然雕饰”,既是他们诗歌倡导的方向,同时在吸收前人诗风基础上,开创了宋诗新的风格,为宋诗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宋初隐逸诗人诗学"晚唐"宗贾岛,苦吟琢句,又吸取了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长,故呈现出较为独特的艺术风貌。诗歌创作格调高雅绝俗,诗境清苦荒寒,时见冲淡闲逸之趣,整体诗风趋于平淡自然。其诗歌艺术主要是对晚唐五代诗风的继承,但他们摆脱功利主义专门致力于纯自然的题材,清新幽远的诗风在宋初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绝句的一种,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又因七言绝句短小精悍,节奏明快,便于创作,利于传诵,故在有唐一代空前鼎盛。七言绝句发展到晚唐,呈现出以口语入诗,思想上比较贴近民间的创作特点。而王驾作为晚唐一位擅长七绝创作的诗人,虽然现存诗集中收录其作的数量不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是《古意》和《社日》两篇,不仅反映出七绝发展到晚唐所呈现出的态势,而且也彰显出王大用本人诗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作为中唐独具特色的诗坛大家,其诗能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影响了晚唐乃至整个宋代诗歌。而刘诗传播的高潮时期正是在宋代,因而宋人在刘禹锡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诗学观值得关注与探讨。宋人刘诗观可概论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治讽刺诗:欲拒还纳之“怨刺”;其二,咏史怀古诗:精警深微之绝唱;其三,民歌体乐府诗:“奔轶绝尘”之天籁。可见宋人经过初期长达百年的仰视与模仿以后,已能冷静地阅读和分析唐人诗歌,从而拓展出了一套宋人自身的有关唐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刘辰翁的诗在宋元之交的诗坛上极有特色,往往在清新优美的自然风景的吟咏的同时,抒发深沉的家国之恨和黍离之悲,其诗风超越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之外,在由宋诗向元诗过渡的诗史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祈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对九叶诗派的开创和中国新诗的发展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长期以来,这位诗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本文拟对以往的唐祈诗歌研究做系统梳理和综合评述,探讨他的精神人格、诗歌特色和文学价值,以期对今后的唐祈诗歌研究提供参考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永嘉四灵”为宋诗重要流派。考论永嘉四灵诗派研究中的若干细节问题,如四灵之排名、四灵为叶适门人、徐照生年、翁卷生年及登乡荐年等,根据前人的不同记述和提供的线索,进行分析甄别,提出判断意见。  相似文献   

19.
探究永嘉四灵诗派背后的地方诗学传统,可以发现,南宋光宁两朝温州诗坛由两大诗人群体组成:乾淳诸老而能诗者,光宗宁宗朝始以诗鸣者。前者以诗社唱和为纽带,将主流诗坛最新诗学思想带入温州;后者则吸取了前者重唐诗、讲求句律和苦吟的诗学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