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特稿是挖掘事件的深刻主题、具有文学表现力、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它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浓厚的人情味以及浓郁的感情。故事化的内容就是利用写故事的形式去报道新闻的,抓住读者爱看故事的心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凸显人文关怀。个性化的细节是指对人物、场景等作恰到好处的细致描述,增强文章的信息价值和传播魅力。文学性的语言是指运用优美的语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组织语言,烘托文章的气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服务于政府引导的目的,主要是就《中国青年报》的办报立场和办报理念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运用立体化的报道手法,告之以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现其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是新闻报道的新宠。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描写可分为场景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细节的使用虽然会使新闻焕发光彩,但它毕竟只是整篇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细节的描写不能随意性渲染而应把握细节的度,以免造成以次为主或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作家谢树强以其创作实绩奠定了他在当下广西文坛报告文学创作领域里不可忽视和他人不可替代的地位。作品明显呈现出一种“本土化”构建的本色:选择和表现的是本土题材,作家的写作立足于地方定位;具有锐利的批判锋芒,充满着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力量,并体现出一种颇具自我特点的政论色彩;磅礴的气势和相当厚重的力度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的全方位展现、不凡的起笔造势和恢弘的篇章结构;发挥了他小说创作的优势,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注重生活场景和细节的描绘,移用多种文学样式笔法,语言运用颇具地方色彩和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与新闻工作结缘颇深,早期的毛泽东主要通过办报刊,写章等形式来宣传革命。后期毛泽东的新闻实践主要以新闻作品、新闻论述以及指导党的新闻工作的开展等形式出现。毛泽东的新闻实践充满了革命性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实事求是等原则。毛泽东的新闻作品以实事求是的新闻精神为基础,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分析深刻、语言生动。回眸上个世纪,毛泽东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很值得我们追寻,学习。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故事化的新闻叙述方式寓文学表现手法于新闻叙事,在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背景交代的同时,将新闻事实转化为故事叙述出来,使得新闻报道形象生动,具有立体感和厚度。这种新闻表现形式赋予新闻一定的美感效应,增强了吸引和打动受众的审美快感。本文试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故事化叙事的新闻进行美学层面的探讨,考察其美学特质和美学形态,以期能够给新闻媒体实务带来一定的参考意趣。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民俗化的乡土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民俗事象或民俗活动来展开矛盾冲突,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小说情节、细节的设置,以及典型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左传》是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里,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为人民提供了丰富、深刻的经验教训,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左传》的作者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是以富于文学性的笔法来描绘历史,因此《左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左传》的文学成就,大家较多地注意研究它的篇章结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以及语言运用等,而较  相似文献   

8.
试论笛福小说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笛福,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其文学作品中大量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主要体现在笛福笔下的人物真实性、时间真实性、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郑会琴 《科技信息》2012,(21):485-485,487
细节是指新闻报道中那些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有意义、最有特点、最细小的情节、动作或特征。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中,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不会捕捉细节,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张菊 《科技信息》2012,(6):208-209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开拓小说意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我国传媒行业受西方新闻娱乐化大潮的冲击纷纷随波逐流,且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新闻娱乐化表现在报道的内容上突出趣味性,甚至刺激性;在报道的形式上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些虽然在短期内争取到了众多的注意力,满足了受众从新闻中获得娱乐享受的情感期待。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对新闻传媒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受众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诱使大众对世界的理解单一、肤浅,降低了受众的文化品位,制约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对于新闻媒介自身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导致了新闻的“媚俗”倾向,违背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损害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描写,是艺术表达常用的方法。文学描写按其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面貌、身材、姿态、表情服饰等)、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一说还包括场景)等描写。此外,还有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上述种种,就从对象上看,是否可以概括文学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全部现象呢?  相似文献   

13.
段落是最基本的篇章结构单位。文章按篇章功能给段落分类,描写各类段落在结构和分布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新新闻主义"一词起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新闻界,它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发展过程。它与传统新闻报道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新新闻主义运用小说的基本手法有四种:一是场景描写;二是细节描写;三是对话描写,;四是通过角色拼合法塑造人物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5.
论劳伦斯小说的象征和比喻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一生创作了很多文学巨著,在他的作品中经常用到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些描写象征了人们的心灵,触及了人物的情感和欲望。这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胡桂绪  刘洪泉 《科技信息》2006,(11):265-266
趣味性强的新闻标题可以增加新闻的阅读量,也可以加深读者对新闻的理解与印象。所以媒体为了增加新闻趣味性和生动性,往往会借助某些修辞手法来增加其可读性和吸引力。而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主要包括头韵、引用、比喻、夸张、仿拟、借代、委婉语、双关、矛盾修辞、层进修辞、省略和反语。本文将对一些常用修辞手法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五谈高尔基再认识论——《母亲》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认为《母亲》有缺点,作者也承认小说写的有些仓促。小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人物个性不鲜明,理想色彩过浓;情节环境诗意化,关键性的细节缺乏生活基础;语言概念化,具有说教性。与其说《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不如说它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文学杰作  相似文献   

18.
索尔仁尼琴是细节描写大师,他的成名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吃"的细节描写最为惊心动魄,堪称全书的"文眼"。着重考察了作品中"吃"的各种细节描写手法,并分析"吃"的细节描写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与近代小说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文化的输入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影响了文学观念。也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变革。近代小说文体的变勒主要表现在:小说类型扩大,出现了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科学小说等;叙事模式出现了限制叙事、第一人称叙事和倒叙等;长篇章回小说体制的冲破;汲取西方小说艺术技巧;环境描写的加强。这一切都为传统型小说向现代型小说过渡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中国小说在近代化进程中跨出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从唐河庄稼地走出来的散文作家曲令敏,她的文学视野首先投注的就是那片庄稼地。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她梦牵魂绕。她的作品深深扎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极具自然之美。同时她还尽情讴歌乡野民间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她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使得她的作品饱含着对弱者的深切的依恋之情和同情之心。她的作品短小精悍,每篇文章仿佛都是一枚圆润的珍珠,内涵丰富,同时又能折射出广大的外部世界。这是因为她非常重视细节描写,她把细节描写明朗为一种写作倾向,成形为一种自觉的写作方式,这就是:细节化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