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艳丽  贾茜文 《科技信息》2011,(13):140-140,145
本文研究了语法隐喻的特征,语法隐喻在突显特定内容,简化表达,增强语篇连贯性和客观性方面有着一致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人类认知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笔者就中国学生在名词化语法隐喻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明周  董杰  程福干 《科技信息》2011,(4):31-31,34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首先提出来的,而概念语法隐喻又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名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的一种最重要的体现形式。由于科技文本自身的特点,在英语科技文本中大量使用了名词化,这一重要特征为科技文本的英汉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是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角度为科技文本英汉互译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隐喻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刘海华 《科技信息》2008,(1):223-224
古典修辞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以莱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隐喻,揭示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使用乃至人类认知思维和智能发展的奥秘。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更全面地阐释隐喻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郭明周  董杰  程福干 《科技信息》2010,(20):I0006-I0007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他在《功能语法入门》(Halliday 1985)最后一章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韩礼德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类型,并指出名词化是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概念隐喻在科技新闻语篇中还有形容词化和动词化两种表现形式;科技新闻语篇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客观性,但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在科技新闻语篇中人际隐喻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概念隐喻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5.
孔辰  赵玉闪 《科技信息》2011,(23):I0268-I0268
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的认知特征在隐喻和隐喻翻译的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的认知阐释和多种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并得出广告隐喻的几点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谢佳辉 《科技信息》2009,(31):267-267,274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认知语言学家Lakoff的隐喻理论框架中的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在朱自清作品《匆匆》中关于时间的隐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式和一致式是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隐喻发生在语法层面,是表达相同意义的语法范畴发生了转换。从认知的角度看,语法隐喻反映了经验的重新建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机制。隐喻式有助于我们对语篇既定意义的有效识解,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许多隐喻式相当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中的"非范畴化"动词,而一致式则相当于原型的最佳代表。  相似文献   

8.
科技语言的隐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着重分析了科技语言的隐喻特征及隐喻思维在科技语言产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而隐喻本身就是单向的概念域的映射过程;语法化是隐喻性的过程,隐喻是语法化过程的动因。因此,语法化过程是单向性的,这是由语法化过程的本质,即隐喻性所决定的,语法化单向性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隐喻学研究引入了一个新视角。制造语法隐喻最常用的方法———名物化隐喻就是将动词或形容词物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名物化是语法形式上的一种变化,既具有名词事物的静态语义特征,又具有动词的渐变语法特点,但其实质是语法与语义的交互匹配,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角度来考察,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两个特征:在意义表达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可以体现意义的主观性;在心理扫描模式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是对事件的顺序扫描.从功能角度来考察,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两个特征:在句法构式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在语篇表意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语篇简洁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吴彩霞 《科技信息》2013,(20):190-191
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其在成人语篇及正式语篇中大量出现,它的各种语篇功能证明了名词化结构是英语书面语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从语法隐喻的角度探讨了名词化的语篇功能以及分析了其对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本文在分析隐喻认知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梁萍 《科技信息》2010,(35):I0233-I0234
语法隐喻理论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首先提出。他认为,隐喻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说话人通过语法隐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满足特定的交际意图。本文根据语法隐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语法隐喻理论,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的语义表达功能以及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红月 《科技信息》2011,(14):145-14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这个新视角对隐喻进行更加新颖、更加深刻的阐释,他们视隐喻为一种认知现象和认知方式,并认为隐喻无所不在,对人类认知、思维和行为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拟从认知视角介绍隐喻理论,探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培养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171-171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两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研究者经常从语义,语用和认知途径来研究隐喻,但是,和隐喻相比,转喻是语言和认知中最根本的东西.因此,本文因此本为拟从认知方向对隐喻和转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隐喻的类型及认知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思维的方式。尽管隐喻的分类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认知功能在于它能创造新的意义并且提供给人们认识事物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刘安军  史灵芳 《科技信息》2011,(29):I0195-I0195,I0256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各种语言的一个共同特征,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的相似性,动物词语的意义是复杂的,它不仅有字面上的意义(denotation),往往还有内涵义(connotation),即词语所隐含的附加的联想义,比喻意义或带有感情色彩的褒贬义。本文探究了动物词的隐喻用法。  相似文献   

20.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人类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宋词中有不少新颖离奇的咏愁隐喻,从语言的逻辑关系看似乎不合情理,然而运用现代认知隐喻理论分析其中的思维与认知过程,不难发现这些隐喻表达有其概念合成的认知理据,其认知基础是我们的认知系统中不同概念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