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其生活于蜀地的九年时间里,形成了他成熟的文论思想和主张。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论中的“文道论”、“文气说”,从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主张文学创作应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吸取素材,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文学批评应秉持公心的原则。陆游的文论充满了积极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是有其进步的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陆游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歌理论体系 :强调抒情 ,追求“养气” ,坚持从生活出发。陆游的诗歌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陆游是南宋首屈一指的诗人 ,他对纠正南宋时期不良的诗风 ,对完善我国古代诗歌理论 ,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家籍山阴,字务观,晚号放翁,一生留给后世的九千余首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主张抗金的强烈愿望,显示出他人格的伟大.但是,自宋元以来一些史家,却只仅仅根据其晚年与韩(?)胄的关系,认为“不得全其晚节”,并载之于杂史、野史、国史中,从而影响到人们对陆游及其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为此,对这一纠葛很有弄清辨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诗论,在我国文学史上,首推杜甫,他打破了“以文论诗”的传统,开创了“以诗论诗”的体制,用绝句体裁论诗,其优点是: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有着丰富而独到的文学思想。就丰富性而言,他有着汉代一般文论家不具有的理论的体系性;就独到性而言,他的文论思想,不仅在汉代文论中是一种深刻而卓越的见识,即使对后代中国文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发展,如“诗骚”传统的建立、文学创作论等,都有不可限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代表的现行文论教科书,在理论框架上,“基本上是苏联三十年代的老框框”,缺乏民族特色,“并没有把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融进内容中去”,因而要打破框架,“建立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现行文论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在表层上的确是苏式框框,但在深层结构中却有足够的民族特色。现行文论教科书并不缺乏通常所理解的民族传统或民族特色。因而,那种意欲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论体系的主张,至少在方法论上是无的放矢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论以“扣其两端”、徜徉两端之间的风度来进行文学批评,在文学与非文学之辨上提出了其适当的度、平衡点就是“以能文为本”;在创作规范上提出了“不雅不俗”、“不今不古”、“法而不法”等崇尚;在作品评价上提出了“丽而不浮”、“典而不野”等判断。传统文论以“扣其两端”、徜徉两端之间的风度给自己的思辨判断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给予自己更大的发挥天地,也更切合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传统文论“扣其两端”、徜徉两端之间的风度来自于古代文人做人的徜徉两端之间的风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文论是诗学。小说理论发展较晚,主要体现在明清的小说评点中。金圣叹是其集大成者。他的小说理论,集中到一句话便是——“因文生事”,从而使小说从历史中彻底分离出来而独自成为一种新兴文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论主张,如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等的基本内涵,着重分析了这些文论主张在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促进了散文艺术的成熟;二是奠定了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基础;三是对语文教育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邱鸣皋先生的《陆游评传》从思想家的角度研究陆游,自新创说:从宏观角度将历史背景与作家作品结合起来,透过作品观照其思想,深刻揭示了陆游思想和成长的历程;传论结合,夹叙夹评,对陆游的爱国思想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广泛收集和深入考证有关文献资料,考证辨析澄清了不少以前较模糊的看法;从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诗人还原成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他有缺点,但并不影响他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思想主流。  相似文献   

11.
卢思道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末期,其思想及文学观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儒释道三教的结合、南北朝不同的文学思想观念、文人集团的出现及唱和、批评活动等因素对卢思道文学创作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说自己的哲学都在这《野草》中,因而其主旨首先在哲学层面。那么,用文学理论的方法去研究《野草》就难免词不达意。《题辞》作为《野草》的序言性的总结,既明确敞开了鲁迅自身“鬼气”,揭示了其中的哲学内涵,也表明了欲“自己来一掷身中的迟暮”的现实态度。其内里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十分契合。  相似文献   

13.
文论史上虽无袁守定之名,但其《雩上诗说》及《佔毕丛谈》中的《谈文》、《谈诗》、《时文蠡测》等篇都涉及到不少文学批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一定的理论特色。特别是《谈文》中的诸多见解值得我们细细研读,诸如关于文章价值、文道关系、文辞创新、文章笔法、文艺创作过程、文艺创作"灵感"等等。总的来说,其文论精神还是建立于"文本于道"的基础之上,没有超出儒家传统的文论思想。尽管如此,上述诸种论断对丰富古代文学理论,指导今人研究还是颇具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职业文学批评家来说,王蒙对《红楼梦》的研究点比较散,碎,但难得的是他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经验来谈,这就使得他的研究接近作者、接近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本意。同时,他的研究体会也给中国现在的文学批评界一些启示:一是要尊重文学感受在文学批评中的作用;二是引导人们重新认识点评等传统文学批评方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鲁迅思想最为核心的基点——“人学”思想出发,对鲁迅的戏曲批评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至今为止,学界对于鲁迅戏曲批评的研究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将鲁迅简化、提纯化的倾向,指出以个体自由为原则的生命意识为主要内涵的“人学”思想,是理解鲁迅戏曲批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但他的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陆游的词虽然不是很多,具影响力的也只不过十多首,但毫无例外受到他的诗的影响,无论是从创作理念上还是风格上都形成了他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清丽缠绵,情致深婉;2.寓意深刻,苍凉旷远;3.慷慨雄浑,激情悲愤。  相似文献   

17.
赖海燕 《科技信息》2010,(19):279-280
鲁迅的翻译思想零散地见于他的著作或为别人的的跋序中,本文从其翻译阶段、翻译目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文学翻译观几方面对鲁迅的翻译思想稍做整理。  相似文献   

18.
荀子不仅在先秦学术思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文学批评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肯定了文学的社会功用,提出了"文而致实"、"言必当理"、言情达志等文学主张,发出"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批评先声,对先秦文学观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叶燮《原诗》从批评思想来说,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批评的延续,其“知人论世”说、对人格批评论的推崇和应用等均有鲜明体现。其创新求变思想也非常突出,叶燮据此以历史价值为准,不仅理论上积极呼吁倡导,而且创作实践上以身作则,其“新变”观对蔓延了中国传统几千年的复古论调是一次极大的冲击与解构,具有一定的现代色彩,对当代中国文论界也是一次警示和启迪,.其破立结合与点面结合的批评方法,使其批评具有尖锐、犀利的风格,也使《原诗》不仅具有强烈的逻辑思辨性,同时具有品鉴与感悟的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