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源工人教育的普及,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奠定了基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坚持和发展,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条件;安源党员数量剧增,亟需进行教育训练;上级组织的督促指导,促进了安源党校的创办。安源党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培养了人才,造就了干部,为我们党以后创办党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发生地。为了追忆历史,缅怀先烈,弘扬“安源精神”,对安源路矿工人当年的革命运动进行纪念,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是,长期以来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来纪念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我们认为这是十分不妥的,甚至是错误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纪念安源路  相似文献   

3.
论安源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源 ,近代中国最大的矿区之一 ,亦是中国现代革命的一大熔炉 ,在这里 ,不仅为中国革命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而且也铸造和孕育了中国革命一种新的历史精神 ,即安源精神。毫无疑问 ,安源精神是萍乡人民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尤其是在今天走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时候 ,安源精神更应成为萍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哺育和激励。一、安源精神的基本内涵安源精神 ,是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的产物。在 2 0世纪 2 0 -3 0年代兴起的这场运动中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选派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 ,进行了一系列影响全国的革命活…  相似文献   

4.
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安源会议,是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本文通过考证安源会议的性质及其基本内容,阐述安源会议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源是毛泽东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发源地。毛泽东先后八次到安源开展革命运动,为安源革命运动贡献了自己的卓越才智,使安源工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为中国工运史、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史谱写了重要的篇章,为日后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革命胜利提供了宝贵经验。毛泽东在安源的革命实践,使他迅速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也让安源这一古老的矿区成为中国革命志士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论安源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源工人运动是在毛泽东为首的湖南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兴起的。安源路矿工人在革命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品质,不仅促成了我党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尝试,而且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完备典型。安源工人运动是对中国产业工人的一次大检阅,它表明以安源路矿工人为代表的中国产业工人,不仅是中国历史前进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7.
安源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以安源工人为主力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在秋收起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安源是毛泽东最早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实践地。安源和安源工人在创建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和发展壮大这支新型军队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不朽功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喜讯     
<正>我刊在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和江西省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江西省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安源研究"荣获优秀栏目奖。这次评选活动中,我校学报是唯一一所获得该荣誉的专科学校学报。"安源研究"栏目开设以来,依托萍乡市"安源纪念馆"和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广泛联络安源研究方面的科研工作者,组织发表论文40余篇。"安源研究"栏目还紧密配合安源  相似文献   

9.
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为基本内涵的安源精神是毛泽东、李立山、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开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过程中孕育、凝练、实践出的一种革命精神。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肇始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空间、内涵、价值等多个维度对安源精神进行探索,能有效挖掘其实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刘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之际,安源工人、萍乡人民深深怀念他。76年前,时值24岁的刘少奇赴苏学习回国后,来到安源山,与安源路矿17000工人同呼吸共奋斗,奠定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基础,开拓了有中国特色的工人运动道路。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同志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期间,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自律,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斗志、情怀、品德和作风。学习刘少奇同志在安源廉洁自律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对于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党的创建时期,通过多种斗争方式,积累起雄厚的工会基金,为俱乐部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支援外地工人革命斗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平民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三大"期间提出的政权主张的新提法,之后一直出现与二、三十年代中共中央的文件、宣言、报告、决议中。这一口号,既延续了"二大"所提出的"由一个或数个革命的党派共同执政"的政权观点,也为稍后中国共产党"革命民众联合政权"、"建立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独裁制"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方案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在中国上世纪20年代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它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文章追寻这一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为进一步研究中共早期政权思想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动和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安源工人的思想觉悟,为此后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和革命骨干力量储备。经过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洗礼的工人及农民,成为井冈山革命斗争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持续不断的变与不变。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实现了从革命的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并实现了创新性发展。梳理党历史方位的变迁与党的创新性发展,对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党,学习党,捍卫党的权威,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领导,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策略,实现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迁决定了党的建设的目标调整走向和路径选择,党建目标模式的变化体现党对于自身历史方位认知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建目标模式的演进体现了中共党人对党所处历史方位变化的宏观认知和现实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具体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却又有具体的现实表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怎样应对风险和考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建目标模式演进的主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善于理论思维的党,又是一个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善于运用执政兴国历史经验的党。不断探索并及时总结建国以来党执政兴国的基本历史经验,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源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先驱组织,它的建立开创了我党领导中国少年儿童组织的先河。本文通过探研安源儿童团的成立时间、名称变化、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主要活动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儿童团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形态,其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孕育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进程。在井冈山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安源精神、黄埔精神、铁军精神、八一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当前结合党情、国情、世情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我党在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在历史发展新阶段,我们应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