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变一:出现生命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塞尔维亚尼什哲学院副教授帕夫莱博士在一块19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发现了植物含有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表明地球已有生命。奇变二:出现昆虫4.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1厘米长的小昆虫。它是由日本生物学家在本州岛山脉中最古老的有机化石残片中发现的。奇变三:出现恐龙2.2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恐龙。美国古生物学家在亚利桑那沙漠发现这个恐龙化石。奇变四:出现猿人40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猿人。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河岸有一具距今400万年的古尸,经鉴定是一具猿人尸体。奇变五:…  相似文献   

2.
远古时代的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脊椎动物开始全面繁荣并出现了一些最令人不可思议的物种。爬行动物在海、陆、空都占据统治地位,因此中生代亦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中生代可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自2亿3千万年前左右三叠纪中期出现到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灭绝,共经历了将近1亿7千万年的时间,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重回恐龙时代@吴言  相似文献   

3.
5.3亿年前的生命至今栩栩如生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寒武纪是距今5.4亿至5.1亿年的时间段。比我们较熟悉的恐龙时代的“侏罗纪”早4亿年。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寒  相似文献   

4.
海龟是一种古老而十分有趣的动物,它的龟壳由连在一起的骨头组成,骨盆和胸都包含在内,这在脊椎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结构特征最早出现在2.2亿年前的三叠纪,当时恐龙正在地球上称霸,所以海龟也被称作动物界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5.
经研究后认为它们出现在晚三叠纪时期,即2.35亿年到2亿年前,早于侏罗纪恐龙时期8千万年,还早于已知的最早鸟类--始祖鸟.  相似文献   

6.
正大多数人心中的恐龙是一种身型巨大、生性残暴、已经灭绝的爬行动物,但这也存在一定误解。尽管它们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但许多恐龙其实比火鸡还小。"飞"到现代的恐龙称霸地球达1.75亿年之久的恐龙最早出现于2.47亿至2.4亿年前,但除祖鸟类恐龙外,其余恐龙皆在6550万年前悉数灭绝。科学家尚未就恐龙灭绝的原因达成一致,但可能的原因包括小行  相似文献   

7.
陈石 《科学大观园》2005,(16):46-47
不论是在古生物学家的眼中还是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恐龙是真正的史前巨无霸,在距今亿万年前的中生代是天下无敌的地球霸主。尤其是那些肉食恐龙,比如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的重要角色霸王龙和迅猛龙,它们或硕大无比、或机警凶猛,捕食各种草食性动物甚至包括较小较弱的肉食恐龙。  相似文献   

8.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3):29-30
地球在2.52亿年前曾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地球上的生命几乎消失殆尽。但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1000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化石或许可以告诉我们,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米尔 《科学大观园》2012,(21):26-27
很多人都知道6500万年前恐龙是如何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消灭掉的故事。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理论称,恐龙能够幸存下来,可能还要感谢另一颗小行星——2.0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可能为恐龙扫除了所有竞争者,让它们升级到食物链的最顶层,地球  相似文献   

10.
桫椤是一种孢子植物,出现在距今约3亿多年前,比恐龙的出现还要早1.5亿年。在远古时期,桫椤是恐龙的主要食物。后来,恐龙灭绝,桫椤独存。故,  相似文献   

11.
在统治地球1.4亿年的恐龙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大约六千六百万年前, 所有有关恐龙存在的迹象突然消失。发现恐龙大批的残骸后,我们继续寻找可以用来解释恐龙神秘绝迹的证据。加利佛尼亚大学地质学家渥尔特·爱尔瓦里兹可能已找到一个很有价值的线索。在搜集意大利古比奥附近的一个深谷的样品时,他看到一层标志着恐龙时代终结的不平常的粘土。这层粘土中有极高含量的铱,它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不少科学家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天体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和地球猛烈相撞后,极大改变了地球的气候环境,造成当时横行天下的恐龙因无法生存而逐渐灭绝。从此,哺乳动物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那恐龙是怎样成为地球霸主的呢?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大约2亿多年前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对气候产生的影响竟然也是恐龙“兴起”的主要原因。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一结论是科学家在考察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6亿年前,两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转的小行星发生碰撞,产生很多大块岩石急速冲向地球,其中一块最终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14.
阿成 《科学大观园》2010,(14):69-6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地球和月球是两颗体积跟火星和金星差不多的行星撞在一起产生的。迄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这次撞击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太阳系只有3000万年时,或者发生在距今大约45.37亿年前。  相似文献   

15.
地球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对重大地质环境演变规律的全面认识,难以应对当前变化着的气候和环境。物理、化学与生命运动相互交织的动力学过程共同控制着地球环境的变迁。生命过程如何响应与反馈地球环境的变化,是地球科学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距今2.52亿年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动物大灭绝,以及大约6亿年前埃迪卡拉纪一系列生物群的出现均显示,大气环境(如温度、氧气含量)、古海洋水化学条件(如缺氧、硫化等)是重大地质突变期直接影响或控制宏体生物的演化与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重大地质突变期的不同地质微生物功能群不仅灵敏地记录了气候、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变化乃至太阳活动,而且它们还积极参与地球环境的改造,使地球环境处于一个能够不断自我调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0,(11):52-53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数亿年前的恐龙是地球上体型最庞大、最强壮的动物之一,但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动物之一。很多恐龙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然而,古生物学家却认为,这些看似古怪的附肢和身体部位之所以进化出来,都有其特定用途,尽管有些部位进化的原因目前研究人员仍未搞清楚。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不久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  相似文献   

18.
木木 《科学大观园》2013,(13):27-27
中国与加拿大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辽宁省西部发现了令人震惊的飞行恐龙胃容物化石,这让我们首次确认小盗龙会将鱼类列入食谱,这一发现对了解古生物的行为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小盗龙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性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亿前的早白垩世,体长约60厘米的小盗龙身体只有鸽子那么大,并有着锋利的爪子和覆盖羽毛的四肢。  相似文献   

19.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是,自从人类进人工业社会,目空一切地参与大自然的事务以后,使物种灭绝的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到1600年-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1850年-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印有100多种动物灭绝了,而且这种灭绝还在以加速度的趋势进行着。1600年以来,记录在案的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称,在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亡的是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小行星,这颗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引起一场大规模的火焰风暴。科学家在过去30多年间,一直在为导致6600万年前恐龙消亡的原因争论不休,他们的答案在气候变化、火山活动或小行星碰撞地球之间游移不定。如今科学家制成的新模型显示,这种史前动物灭绝的时间与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天体撞上地球同时发生,而且有关这场大灾难的最新模型显示,这颗小行星撞地球应该会把升华的岩石粒子抛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