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开放”,又叫做“自我表露”、“自我揭示”等等。指教师公开地暴露自己的某些经历、经验、思想、情感,包括自己曾经有过的负性体验或经历,来与学生分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做出一定水平的自我表露之时,通常会引发另一个人做出相同水平的自我表露。伴随着这样一个过程的进行,双方的个人关系就会变得愈来愈密切。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01,(8):58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心理健康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量与处置: 1.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可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不要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否则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往往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制订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  相似文献   

3.
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自我认识的一个连续过程。因为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这是生命赋予每个人至高无上又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大学生更是处于自我认识的最关键时期。因为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发展成熟,他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感知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主动地按照社会要求去认识、调整和发展自己,自我认识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他们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对自己丧失希…  相似文献   

4.
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个体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欲望。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尝试: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有情绪时,必须通过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合理地疏导出来,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因为精神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变成精神创伤,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本文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从六个方面阐述如何疏导低段学生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数学焦虑是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感体验,高度焦虑一旦被激发,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认知构建、数学学习策略的选择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也就是状态性焦虑的形成;若焦虑症状未能得到减轻,长期以往会固化下来,形成特质性焦虑,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阻碍个体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感情活动,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要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善于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学生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网络、书籍、电视、广播、人与人的交流等。除课堂学习这一重要途径外,每个人不自觉地通过其他许多途径接受信息,积累知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6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表露得分、自尊得分及SCL-90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辅导后,两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P〈0.001)。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等。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2.
周红  杨倩茜 《科技信息》2007,(10):154-154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加强学生的耐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因为这种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下面说说本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产生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也会对人的身体素质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新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而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要求体育课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即高师阶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不够,没有培养和形成他们的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到高师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而且还将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素质,并且直接影响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中小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强化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发展是留给高素质、有能力的人去建设的,国家的明天是留给未来之星——大学生去开拓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既反应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认知,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大学生就业难、不足以满足企业单位求贤若渴的要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本身的能力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率是成正比的,因此,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率的问题进行以下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激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激励。人的发展是在自身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中得以实现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又依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认识自己,对自己做出评价的能力。它产生和发展于自我激励活动过程中,又是进行自我激励的基础。两者互相依赖,彼此促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激励。  相似文献   

19.
周密 《科技信息》2009,(31):I0243-I0243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职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综合举措,同时又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1.职教学生因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因素等造成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1.1自卑心理造成厌学行为普遍。职教学生因未能读上高中,自认为进错了门,而感觉低人一等,时常对自己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  相似文献   

20.
李建文 《科技信息》2009,(18):362-363
本文是针对农村县城(山区小县)职业中专学校写作教学的实际来谈的。有许多此类学校的学生因不会而害怕、应付甚至拒绝写作。拿写人来说吧,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于刻画人物是茫然一片,始终处在一种懵懂和混沌之中。有的甚至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既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会写人,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人,也不知道写人要写人的什么,至于那种能把人物置于一定的事件和环境中,进行一面或多方面细致刻画和展现的学生及佳作就更是风毛麟角,难得一见了。因此,本文认为:既要跟学生讲清一般性的写作理论,从写人这个角度说,更要跟他们讲清楚如下三点东西:第一,为什么要学会写人(包括你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第二,写人要写人的什么。第三,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不能离开具体的事件和环境。概括成一句话:教他们以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思想为指导,写出人物在具体的事件和环境中的外表神态、动作行为,话语言论,思想心态的某一或某几方面,以此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我认为,只有长期这样教学、训练,才能较快地提高农村中职学校学生写人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