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高比表面积改性煤系高岭土具有优异的性能,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本文以内蒙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将其高温煅烧制得偏高岭土后,再经盐酸改性用以制备高比表面煤系高岭土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分析(DTA-TGA)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煤系高岭土的晶体结构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盐酸用量、盐酸浓度及反应时间对煅烧煤系高岭土比表面积的影响,确定了酸改性煤系高岭土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盐酸改性煤系高岭土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465 m2/g。  相似文献   

2.
钟安茂 《科技信息》2007,(13):116-116,63
高岭土在有些国家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建筑工程中,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外高岭土应用现状,结合茂名市高岭土矿开发的实际,对高岭土矿的用途和开发利用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论述煤系共生硬质高岭土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案、开采技术,分析综合机械化开采的技术优势、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为以后的工作面回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过程的分析,建立了采煤工艺过程的排队论模型,推导出各工艺过程与综采工作面开机率关系的计算公式。应用这些结果可以计算出综采工作面开机率和有关参数,为定量分析综采工作面各工艺过程的最佳匹配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改性煤系煅烧高岭土晶化焙烧产品分析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SEM,TEM,XRD等对改性煤系锻炼高岭土昌化焙烧产品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晶化焙烧工艺所带来的改性煤高岭土超细颗粒性能的变化。例如,基体颗粒表面水合二氧化钛由非晶态转化为晶态,膜覆包均匀等,最终产品可以作为钛白粉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开滦集团钱家营矿2075E综采工作面在收尾过程中采用网-绳-锚支护技术,此技术优于该矿传统的综采工作面收尾时板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技术,采用网-绳-锚支护工艺收尾较传统收尾工艺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显著。文中详细介绍了网-绳-锚支护技术在综采工作面收尾过程中的工艺设计,并对此项技术的安全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增录 《甘肃科技》2006,22(12):39-40,51
文章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分析了张掖市山丹地区煤系硬质高岭土资源和煤系高岭土的生产加工利用现状;对山丹地区煤系高岭土的综合开发、加工利用方向;并对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综合开发和加工利用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强 《科技信息》2010,(23):382-382,349
基于双龙公司张怀珠工作面实际地质状况,分析了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现有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确定了该工作面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大采高单体液压支柱炮采采煤法。实践证明,该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满足了该煤层的回采要求,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高岭土资源,在比较国内外氟化铝生产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成功了高岭土法制氟化铝新工艺。文中介绍了该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工作面的概况及工作面的设备选型,从通风方式,采空区处理,超前支护,安全错距,巷道维护五个方面介绍了对拉工作面回采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通过腰巷的维护,减少万吨掘进率、提高资源回收率,工艺简单、组织灵活,提高单产四个方面对采用对拉工作面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工作面安全错距与腰巷的管理及工作面通风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拉工作面生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回采时采用对拉工作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温泽民 《科技信息》2011,(36):440-440
文章首先对我矿1168工作面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针对旋转初采工艺以及常规开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采煤工作面的工业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在塔山矿石炭二叠纪3~5#层超厚煤层条件下的实施综放开采技术,对受火成岩穿插形成的"上软下硬"型超厚顶煤顶板的破断、运移规律进行了现场观测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顶板断裂的力学模型。利用深基点观测方法,在塔山矿8104综放工作面设置矿压观测站,对工作面顶煤顶板的不同层位进行深基点观测,获得了顶煤顶板随工作面推进垮落和运移情况的数据,分析总结了该工作面顶煤顶板的活动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塔山矿综采工作面采用"一刀一放"循环作业,两组顺序放煤的放顶煤工艺可以使工作面回收率达到85%左右,完全可以满足生产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氯苯类化合物在CTMAB-高岭土上的吸附机理.方法 采用一系列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改性的有机高岭土对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和1,2,4,5-四氯苯等4种氯苯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 CBs在CTMAB-高岭土上的吸附等温线为线性;对于不同改性量的CTMAB-高岭土来说,CBs在CTMAB-高岭土上的Koc值基本为一常数,比其在土壤中的Koc值要高出许多;其Koc与CB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呈正相关,而随CBs在水中溶解度的增大而降低.结论 吸附过程主要是CBs在CTMAB-高岭土有机相中的分配作用所致,CT-MAB-高岭土对CBs的吸附能力与有机物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这对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工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制备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盘式搅拌磨为超细粉碎设备,系统地研究了粉碎法制备超细煤系超煅烧高岭土粉体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矿浆浓度,磨矿时间,研磨介质添加量和配比,叶轮搅拌速度是制备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的重要工艺参数,合理地选择这些工艺参数,才能制备出粒度-2μm含量大于90%的超细煤系煅烧市高岭土粉体。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东兴煤业地质条件、煤层储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就15号煤层的采煤方法、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支护设备选型、回采工作面的长度、采高和巷道布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放顶煤综采工艺适合本矿现有的生产条件,工作面顶板管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李慧斌  肖伟  关金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4):9313-9315,9324
为解决回采工作面坚硬顶板悬露不垮的问题,结合某矿15号煤层15103工作面实际情况,采用超前深孔预裂爆破法处理坚硬顶板措施,对欲裂爆破的钻孔布置、参数及爆破工艺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工作面顶板顺利跨落。减小了初次和周期来压步距。达到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该工艺对需进行下行抽架的综采工作面在老塘处预留一架,起到对顶板破碎工作面的支护作用和对被抽支架的防下窜作用。该工艺杜绝了下行抽架支架下窜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老塘处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异化铁还原微生物去除高岭土中的3价氧化铁杂质,研究pH和温度对高岭土中3价氧化铁去除的影响,分析了高岭土生物除铁过程中pH、UORP和葡萄糖质量浓度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pH去除高岭土中3价铁杂质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高岭土生物除铁有较大的影响,生物除铁的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30 ℃.在生物除铁过程中葡萄糖质量浓度、pH及UORP均随着高岭土中的3价氧化铁去除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开滦煤业集团和北京煤炭科学院开采所共同研制的ZF4000—15.5/25型放顶煤支架,对大倾角厚煤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该型号支架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灵活,稳定性好,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实际生产需要,试验工作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该支架在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对于类似条件工作面的支架选型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丽娜  王鼎  陈锦中  高晶晶 《河南科学》2019,37(7):1064-1067
为了研究高岭土煅烧以及煅烧再改性后的结构变化,将鄂尔多斯高岭土分别在200、400、600、800℃下煅烧,得到煅烧高岭土试样,再将煅烧高岭土分别用质量分数5%和25%的盐酸进行改性,得到酸改性煅烧高岭土.采用XRD、FT-IR、SEM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600℃的煅烧温度下高岭土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当温度高于600℃煅烧时高岭土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已转变成偏高岭土;盐酸改性煅烧过的高岭土不能改变煅烧高岭土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