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丽芳 《甘肃科技》2014,(2):83-84,2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这一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等产生影响。就此指出了我国会计实践工作中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资产减值》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产组的划分、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分配、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等方面,《资产减值》准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困难,其中也体现了《资产减值》准则与原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比较所体现出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闫红 《科技资讯》2012,(28):172+174-172,174
新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适用范围,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限制了减值损失的转回,增加了商誉减值测试的规定,更加明确了对减值迹象的判断。但新准则仍然存在折现率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困难、资产组的确定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其可操作性,培育完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以促进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是鉴于现实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会计实务难以操作的考虑。新准则规定,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额。本文就其确认与会计处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对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概念、公允价值的使用、资产减值损失可否转回等规定都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除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及计提幅度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号显示作用,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资产减值计提幅度在发生资产减值时也存在信号显示功能。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阐述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指出了现阶段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2006年年初,我国正式公布了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变革中,资产减值变革成为了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对减值迹象的判断更加明确,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增加了商誉减值的测试与处理的规定,重新规定了对减值损失的转回处理。这些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税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决策有用观作为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认为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小于资产成本,然后对不同国家资产减值会计相关准则规范加以比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由于不同资产其特性不同,减值准备的提计方法也有差别.本文仅就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和减值准备的提计方法两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张孔翎  李敏  康建英 《科技信息》2007,(21):273-273
对于资产减值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减值就是资产账面金额超过可收回金额部分的差额。我国的统一会计制度则是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的内容当中做出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的性质,从存货,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方面分析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沈晓凤 《科技信息》2012,(34):93-93
资产减值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模式,资产减值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形成的原因,资产减值会影响企业的商誉和使用寿命,本文阐述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盈余的表现形式及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岚 《科技信息》2008,(5):255-25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企业应于会计期限期末对有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认是否计提减值勤准备。而减值测试的关键在于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分析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在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了更直观和准确地说明问题,收集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几年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数据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的经济后果,尤其是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资产及其资产减值的概念,资产减值的原因以及资产减值确认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汪淑萍 《海峡科学》2009,(10):74-75,80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在资产持有期间,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产的价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新的资产负债日,如果资产的价值比原来记录的账面价值低,说明资产发生可减值,这就是资产减值的本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还存在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及可变现净值、  相似文献   

18.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不仅规范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式,还给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现状带来了其他影响。本文分析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和推动作用,并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盈余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是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一直是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如何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做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方法.其次,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资产减值政策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标志着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深化,资产减值作为现代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贯彻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的问题特别是确认和计量中的问题,并就我国在运用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