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与林分结构有密切关系,森林内成层性越复杂、植被越丰富,其涵养能力越强,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地上与地下营养空间。提高林地生产率和总生物量,丰富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通过不同的混交造林设计,不但能明显增强其水源涵养功能,同时增加了流域的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使群落更加稳定,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广东信宜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缓冲作用、枯枝落叶层的持水保土作用、林下土壤的渗透性能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研究,论证了信宜县森林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枯枝落叶最大持水量、林下土壤层的非毛管孔隙度大小及林下土壤层渗透速度大小等几个指标对比,得出信宜县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方面的效能高低顺序是:常绿阔叶林优于针阔混交林,而针阔混交林又优于松、杉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年)和八达岭林场碳通量实时监测为基础数据源,通过野外调查及典型样方观测,开展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旨在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森林经营建议.结果表明:1)2004-2014年八达岭林场针叶林和灌木林面积增长率分别为40.48%和3.32%,而阔叶林和混交林分别减少46.33%和3.57%,林场仍以混交林(703 hm2)和灌木林(1 182 hm2)为主. 2)2004-2014年阔叶林中椴树逐渐成为主要树种,2014年涵养水源量较2009年提高了1.55倍.油松作为混交林的优势树种,其涵养水源实物量2014年较2004年提高了67%.灌木林在201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涵养水源实物量较2004年提高了1倍左右,其价值量也相应增加.固碳、释氧、提供负氧离子、滞尘和吸收污染物等调节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均表现为混交林最高,针叶林次之,阔叶林最低(P...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明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其管理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费用分析法等价值评估方法,对2015年五马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6项服务进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2015年五马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 32×109元/a,其中涵养水源价值最高,为5. 54×108元/a,积累营养物质的价值最低,为2. 06×107元/a。6项服务的价值排序: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净化大气环境价值保育土壤价值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建议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调控,促进五马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孙浩  江柳春  刘晓勇  徐聪荣  徐昕  马莉燕 《江西科学》2021,39(3):410-415,435
为合理评价江西省生态公益林典型林分的生态效益,在对不同林分的结构指标和功能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林分生态效益的层次结构模型,并用综合评分法对8种不同典型林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交林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等方面最优,硬阔林在水源涵养功能方面最优,竹林在固土保肥、生物多样性方面最优,杉木林在净化大气功能方面最优;典型林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混交林(1.0711)>硬阔林(1.0673)>软阔林(1.0080)>杉木林(0.9974)>竹林(0.9972)>马尾松林(0.9680)>国外松林(0.9661)>灌木林(0.9617),说明混交林和阔叶林的生态效益优于其他林分类型,其排序结果将为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并建议在今后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中,加大对混交林和阔叶林的保护力度,对针叶纯林进行补植改造,提升全省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综合考虑高程、坡度等地形因素及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素,全面、快速评价灾后生态系统恢复效果,探索地震灾后生态恢复评价新方法.以"5·12"汶川地震中都江堰生态恢复为例,综合地震及次生灾害引发的关键生态问题,建立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与2005年相比2011年生态用地总面积减少12.88 km~2,地震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均有明显的向建筑用地转移的现象,关键性生态用地重要性变化率为地质灾害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从结果分析看,震后第三年,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地质灾害指标多已恢复并且超过地震前,损失部分多在都江堰西北区,该区滑坡、泥石流等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7.
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其维持区域水资源安全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东北多条江河的发源地,在吉林省内此功能的作用更为重要.采用2006,2011和2013年吉林省森林资源数据和森林生态站及辅助观测样地的长期监测数据,对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在逐渐提升,2006,2011和2013年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分别为175.06万m~3/a,185.14万m~3/a和197.28万m~3/a; 2)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 3)影响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时空格局的驱动因子为森林资源面积、森林资源质量、森林资源结构(起源和林龄)、气候因素和林业政策(尤其是林业生态工程).本研究能够为吉林省生态建设和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继而使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更大的涵养水源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国家森林公园的群落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稳定程度,采用浙江铜铃山45个样地数据对其不同林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林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毛竹针叶混交林、毛竹常绿混交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_W)和多样性阈值(D_v)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林型,灌木层各指数之间差异没有乔木层明显,但毛竹林显著比其他林型低,草本层毛竹林和针叶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铜铃山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灌木层的S、H′和D_v指数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而草本层各指数与海拔关系均不显著;7个群落均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明确关系,可能与各群落仍处于演替过程中后期阶段未发育至顶级群落有关.  相似文献   

9.
李东平  李晓兵 《甘肃科技》2008,24(10):87-90
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世界性缺水的加剧,荒漠化、沙尘暴、洪水、干旱、疾病的肆虐,可耕地、环境的退化,濒危物种的增多,生态系统的破坏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等,环保、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保健及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而且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定能量、促进生物能源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是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为生物多样性及日益减少的资源撑起了储存的仓库(Jonathan Silvertown等,1999)。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孙儒泳),近年来又提出了景观多样性。就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干扰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川西高原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西高原森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采伐迹地上,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增加和增强的趋势。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随着顺行演替的进行逐渐增加,至顶极阶段,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但是,群落的生态功能却始终随着演替的进行逐步增强。此外,在相似立地条件、同密度和同龄的天然林中,针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要高于针叶混交林;而在相似立地条件、同龄的天然林中,高密度林分的物种多样性低于低密度林分。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冷杉、云杉是我国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主要原生树种。根据对美姑县采用冷杉与落叶松混交林调查表明:混交林高生长、直径生长、生物总量其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冷杉纯林或冷、云杉混交林。冷杉、落叶松混交林林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也比冷杉纯林或冷杉、云杉混交林好。  相似文献   

13.
黑石顶森林群落演替系列α多样性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为研究对象 ,采用样带调查法取样 ,研究了针阔叶混交林样带及常绿阔叶林样带上取样尺度变化对群落α多样性测度的影响 ,以及α多样性测度与取样尺度之间的分形关系。结果表明 :①物种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指数在取样尺度逐渐扩大时 ,呈现出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规律 ,显示出一定范围内尺度对样带α多样性测度具有强烈影响。通过α多样性指数随尺度的变化曲线估计 ,针阔叶混交林样带上比较适宜的取样尺度明显小于常绿阔叶林样带 ;②混交林样带上α多样性与取样尺度之间的分形关系比阔叶林样带明显。表明阔叶林样带比混交林样带在群落组成结构上具更高的空间变异。同时 ,对α多样性研究中的标准取样尺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相对最大表现尺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生态屏障,也是济南市泉群的水源补给区,但是长期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表现为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加重、景观破碎化提高等.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限制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了济南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沱江流域人工墨西哥柏林演替系列上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也逐渐降低.20龄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和当地的针阔叶混交林已很接近,这说明人工墨西哥柏林通过针阔叶混交林演替成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的趋势很明显,墨西哥柏作为当地速生的造林绿化树种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6.
辽东山区3种林型林下草本层生物量及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东山区红松林、杂木次生林、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下草本层的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杂木次生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最大,为0.241kg/m2,针阔混交林次之,红松林最小;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多样性指数为2.806,杂木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最小;假升麻的重要值最大,委陵菜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委陵菜与益母草及假升麻与蕨菜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  相似文献   

17.
沱江流域人工针叶林演替系列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沱江流域人工墨西哥柏林演替系列上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也逐渐降低.20龄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和当地的针阔叶混交林已很接近,这说明人工墨西哥柏林通过针阔叶混交林演替成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的趋势很明显,墨西哥柏作为当地速生的造林绿化树种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8.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宁夏西部六盘山林区人工营造的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的抽样调查,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的华北落叶松林群落中的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纯林多样性最小.而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多样性较大.华北落叶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混交林的53%~60%,植物总数量也只有混交林的16%~38%.落叶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落叶松纯林的152.71%;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落叶松纯林的72.14%.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而华北落叶松纯林最小.3种林型中,草本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伴生树种是阔叶树,其林地生产力比伴生种有油松等针叶树种的生产力高.在3种不同的落叶松林中,多样性与生产力均表现为正的幂指数函数关系,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本文所研究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所认可的单峰关系不一致,也许只是在单峰关系的左半边,即处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9.
林缘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价和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断化的森林,林地面积减少,边缘地带面积的比例增加.较之环境相对稳定的中心区域,林缘地带受到较强的外界干扰和人为扰动,导致该区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种谱组成与森林内部生态系统及临近生态系统之间发生分化,表现出明显的边缘效应.本文从边缘效应入手,分析环境的变化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利用其多样性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和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3,(12):53-53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批准了全国29处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赤城大海坨名列其中。赤城大海坨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7月,位于赤城县南端,北京西北方向,是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区内生物门类齐全,包含了我国特有动、植物类群,植物资源和经济动物多种多样,具有多样性、稀有性和代表性。该保护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潮白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防风固沙、增强水源涵养能力、调节气候,改善首都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等具有特殊意义,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赤城大海坨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