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丽水生态示范区自然环境优越 ,植被保存良好 ,动植物资源丰富 .根据对丽水山地的植被调查 ,勘明该生态示范区内植被和群落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 8大类共 1 1 4种 .丽水山地群落的垂直分布分层特征较明显 ,总的可分为三个层次 :海拔 80 0 m以下以暖性针叶林、栲类林等为主 ;海拔 80 0~ 1 3 0 0 m山地以温性针叶林、甜槠木荷林等为主 ;海拔 1 3 0 0 m以上则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草丛等  相似文献   

2.
美丽红山茶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天才  金平 《贵州科学》1997,15(4):286-290
美丽红山茶特有分布于贵州省赤水市金沙沟自然保护区海拔700 ̄1200m常绿阔叶林中,其花红色美丽,树形美观,果大而籽粒饱满,实为颇具经济价值的园艺观赏和油料植物资源。本文对其形态特征,生态生理,营养生长,开花与结实,果实资源与营养,种子生活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为其科研和生产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特点,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植物亚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58.33%,温成分40.28%,地中海成分0.69%,中国特有成分0.69%,全世界分布的属有12属,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乔木占优势,革质叶最多,中型叶占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低海拔湿热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以构建的次级自然单元植物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运算的结果为依据,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带进行了优先保护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植物优先保护的顺序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评价指标的综合值依次为78.60,57.32,57.20,38.18,14.08,3.27.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拥有亚热带和温带的多种植物种类,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单(寡)型类型集中分布的区域,是保护区植物保护的最优先植被带.评价指标的综合值随海拔梯度由常绿阔叶林带的57.20增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78.60后持续减小,体现了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的单峰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主要是由不同海拔梯度所产生的水热状况的差异形成的,同时也与低海拔地区强烈的人为干扰和高海拔山地的面积较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小檗属植物共有40种、5变种.其中7种2变种为四川新分布记录,四川特有植物2种,首次提出四川优势资源植物7种1变种.分析讨论了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可划归5个自然植被区:川东盆地及盆周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川西高山峡谷针叶林区,川西高原针叶林、灌丛、草甸区,川西北高原、高山灌丛、草甸区;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500~4000m,最适生长海拔高度1000~3000m.并对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信阳野生盆景植物的种类、分布,对该地区野生盆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特点进行了研究.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217种,隶属17目、41科.根据南岭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鸟类的垂直地理分布可分为5个带:①农耕区植被带(海拔200m以下);②低山常绿阔叶林带(海拔200~800m);③中山山地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海拔800~1400m);④高山亚热带山地常绿针阔混交林带(海拔1400~1700m);⑤山顶亚热带常绿阔叶苔藓矮林带(海拔1700m以上).  相似文献   

8.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在北回归线上保存下来的南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通过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调查研究发现有高等植物1836种,野生哺乳动物有49种,鸟类超过65种,两栖爬行类有13种,淡水鱼类有11种,以及种类繁多的昆虫。分析了植物资源及群落的多样性,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的分布及现存状况。  相似文献   

9.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万木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一处以常绿阔叶林为保护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60科580属1199种.区系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42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的29.0%,15.1%,13.0%和11.3%.植被类型多样,包括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灌草丛等4种类型.万木林另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亟需加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通过群落外貌、结构、种类成分、重要值、动态与演替等特征,分别对查湾两种主要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进行初步分析.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是甜储林;非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类丰富,结构复杂,藤本植物粗壮、高大.  相似文献   

11.
对百户湾的木本植物区系统计表明,野生木本植物种类丰富,有87科218属465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属和单种、少种的科、属多;区系类型复杂,植物地理成分以热带和温带的成分居多,具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了江西省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野生花卉资源多样性丰富。其中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本次调查获得了江西省分布的野生花卉资源有77科,257种,占江西省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02%。其中兰科、木兰科、杜鹃花科分别有67种、14种和7种,是江西省野生花卉资源中的大科;而五加科、茜草科等科,只有1~2种,属于小型科。按观赏特性多样性,具有观花类、观叶类、观果类、观茎类和观姿态类花卉等。按园林用途多样性可分为花坛花卉、盆栽花卉、景观花卉等种类。本研究还列举了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花卉种类。  相似文献   

13.
观赏植物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观赏植物的种类,并从生态学、审美学、商用性等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观赏植物的主要功能、实用价值及其应用途径;指出了当今观赏植物的主要开发方向是盆栽果蔬、园林绿化、特型观赏、香味、观花赏果及艺术造型植物。  相似文献   

14.
对重庆市缙云广场的植物种类、配置模式、配置效果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广场共有绿化植物73种,乔、灌、草比例为2.5∶2.1∶1,观叶类与观花类比例为1.1∶1,绿叶类与彩叶类比例为7.1∶1,阔叶树与针叶树比例为13.6∶1,季节比为1.8∶1.9∶1.6∶1;配置模式主要为丛植、列植,片植、对植及盆栽等;广场乡土树种较多,整体模式统一,突出了本土文化;但存在着冬季景观单一、管理不善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养护管理、增加冬季观赏植物、重视植物群落多样性等。  相似文献   

15.
调查恩施州茶树有性群体中变异单株,30个单株定型叶及嫩梢共17个性状作观察测量;常规变异类型分析发现茶树有性群体内单株性状变异类型十分丰富,数量性状数值变异度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茶树群体可划分为三大类群:(Ⅰ)芽数多、芽茸毛少,(Ⅱ嫩梢黄绿、平展,(Ⅲ)叶面隆起。  相似文献   

16.
简要阐述了甘蔗杂交亲本的盆栽技术,并指出盆栽过程中育出具有足够株龄的健壮植株应注意的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根据恩施市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必要性,同时对恩施市退耕还林(草)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效应上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恩施市的影响,指出目前恩施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着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失调、缺乏完善配套措施、物种单一、重治理、轻管护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山水盆景植物点缀的材料及材料种植技术、养护管理和植物点缀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地处湘、鄂、渝三省交汇处的湖北省恩施州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经短期开发乡村旅游便已成为恩施州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但是乡村旅游在恩施州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有加强政府主导和支持,乡村旅游协会引导和农户配合,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才能不断推动恩施州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促进恩施市生态园林化进程,报道了对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的结果,对这些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状况、园林观赏效果、抗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和评估,并总结了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的特点不足之处,对今后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发展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