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铰孔是孔的精加工手法之一。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当工件中心与铰中心位置有偏差时,会出现孔径扩大的铰孔缺陷。为了有效地消除位置偏差对铰孔的影响。基于浮动镗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在普通车床上铰孔的装置。该装置能自动补偿轴线的误差,从而保证了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2.
鉴于清洗车工作装置机架连杆机构的铰点位置直接影响油缸的最大工作压力,文章在分析清洗车工作装置运动的基础上,以液压缸的最大作用力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针对铰点位置的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铰点位置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建立隧道壁面与声屏障清洗车工作装置的动力学模型,比较优化前、后液压缸的受力情况。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铰点位置大大降低了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影响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在铰孔过程中对铰孔加工质量的控制。笔者认为对提高铰孔加工质量有很大帮助,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铰孔过程中对铰孔加工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将挖掘机工作装置视为一个整体,建立了工作装置整体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以挖掘机的挖掘力为优化目标函数,以工作装置各铰点位置的几何参数为优化设计变量,基于遗传算法进行编程,并以某挖掘机工作装置为例进行优化求解.计算表明:在保证挖掘机工作区间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的前提下,只需将工作装置铰点位置做少许调整,就可以使挖掘机的挖掘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铲斗和斗杆的最大挖掘力分别提高1%和5%.采用遗传算法可以快捷而有效地对挖掘机工作装置铰点位置进行优化设计,是对挖掘机性能进行优化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钢框架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按照有效控制梁上塑性铰位置的思路,对在梁腹板上进行开孔削弱的节点形式,通过开孔位置和大小的设计,控制节点处塑性铰形成的位置,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将削弱位置和尺寸不同的节点构造形式与传统的梁柱节点进行对比分析。ANSYS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腹板开孔的形式能大大缓解节点的应力状态,改善节点的延性性能,降低节点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受控核聚变装置负反馈场自动调节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证了文献[1]提出的数学模型;从干扰影响最小出发,设计了以等离子体柱截面中心位置偏差为主反馈的负反馈场自动调节系统;分析了各种增长速度的扰动对位置偏差极值的影响;导出了最大控制电压、最大控制电流与扰动信号及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分析了具有典型误差函数的测量装置对系统调态精度的影响;还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推导了在有限控制功率下的快扰动位置偏差函数及其极值与扰动上升速度、强激电压、强激电流倍数和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为结构参数的合理化和控制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机械制造中的孔的生产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孔的加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铰孔来提高孔的精确程度。铰孔质量的好坏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来阐述怎样控制铰孔的加工质量,为高精度孔的生产提供借鉴,对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中带贯穿钢筋的开孔板连接件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是基于钢筋位于孔中心这种状态得到的.由于实际施工中钢筋位置会偏离孔中心,所以以开孔板连接件孔中钢筋位置为变化参数进行了9组共27个试件的推出试验,研究了孔中钢筋位置变化对开孔板连接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孔中钢筋位置变化对开孔板连接件的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对开孔板连接件的延性和刚度影响较大.根据不同受力状态提出了开孔板连接件的抗剪刚度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杨杰  张慧  李爱纯  高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5):15463-15469
变截面悬臂空心柱是一类在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特殊结构。为了研究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通过准静态极限分析与冲击动力学理论,对其在等厚度与变厚度两种情形下的冲击响应展开研究。定义了荷载位置参数与塑性铰位置参数,并根据荷载位置参数给出了塑性铰位置的判定条件。利用动量定理与动量矩定理推导了悬臂端加速度的表达式以及塑性铰位置参数的控制方程。根据分布惯性力与剪力的微分关系以及剪力与弯矩的微分关系分别推导了剪力和弯矩的表达式;分析了荷载位置参数对塑性铰位置参数与悬臂端加速度的影响,以及塑性铰位置参数对悬臂端加速度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悬臂端加速度与塑性铰位置参数的本文解与数值解吻合良好;塑性铰位置参数随荷载位置参数的增大而增大,且二者关系几乎呈线性;悬臂端加速度随荷载位置参数、塑性铰位置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可见当冲击荷载明显超过固定端的静态极限荷载,且荷载位置参数小于临界荷载位置参数时,变截面悬壁空心柱将在柱中产生塑性铰。因此,出于结构可靠性考虑,工程中应对此类问题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随钻扩眼钻井钻进趋势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钻进趋势角作为评价指标,对使用随钻扩眼工具进行钻进时的钻进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偏心扩眼钻头,钻压分配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钻具的钻进趋势,因此在钻具组合设计中不能按照常规钻头来对待;对于钻具组合设计,将扩眼体位于井眼高边时是否满足防斜要求作为设计依据;对于独立结构扩眼器,钻压分配比的变化通常对钻具钻进趋势的影响较小,独立结构扩眼器的防斜主要依赖于领眼钻头与扩眼器之间稳定器位置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小井眼扩孔钻头是老井重钻的关键设备。针对井下空间尺寸小、动力来源困难等问题,采用整体刀块、斜面变径等新型结构,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钻头体的刚度、强度分析,研制了小井眼液压可控式变径扩孔钻头,可将井眼由118 mm扩到146 mm。经现场试验表明,操作简单灵便、工作安全可靠、扩孔直径均匀,为扩孔钻头提供了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老井侧钻是解决塔河油田含水率增加的主要技术,但井眼直径变小会对后续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应用随钻扩眼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但也存在钻柱动力学稳定性差、扩眼效果不理想和钻速低等问题。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弯曲井眼中钻柱受力、钻柱结构和领眼钻头与扩眼工具处钻压扭矩分配等因素的影响,由该区一口实例井扩眼参数建立了侧钻井同心随钻扩眼钻柱瞬态动力学模型。并研究BHA在小井眼中的运动状态,全钻柱关键位置动应力变化、井口轴向力、井口扭矩、钻柱轴向加速度和钻柱等效应力随加载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可为研究同心随钻扩眼钻柱的动力学性能和优化随钻扩眼施工参数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介绍了猎枪枪管枪膛深孔铰削工艺及刀具的应用 ,特别是采用了硬质合金铰刀高速铰孔后 ,提高了枪膛表面粗糙度、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发酵行业气升式反应器常用喷嘴为单孔圆管喷嘴,它产生的气泡不易细化,而如果简单缩小其孔径又会提高发酵系统的功率消耗(功耗)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微喷装置,以改进发酵设备的性能文章介绍了微喷装置的结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微喷装置对气体环流反应器发酵性能的影响,着重讨论了该装置对传氧的影响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相关试验,实验过程采用了当前发酵行业较实用而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并佐之以一些高科技产品在有机玻璃罐内对两种喷嘴(单孔圆管喷嘴和微喷装置)的目测发现,在同等情况下,微喷装置通气后产生的气含率要高于单孔喷嘴,而在实验室的溶氧测试实验过程中,通过采用溶氧仪和Na2SO3滴定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证明微喷装置比单孔喷嘴的溶氧效果好,现场拍摄的两种喷嘴形成的气泡大小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此外,由于微喷装置设计有一层特殊结构层,可以相应弥补喷嘴的堵塞问题,从而验证了微喷装置应用于气体环流反应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随形冷却通道可有效降低模具的温度、提高产品质量,随形冷却通道由多段弯孔构成,基于电解加工原理提出自导向弯孔的加工方法。首先确定弯曲孔的加工原理和曲率控制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导向弯孔加工装置分为三个系统,分别针对每一个系统,设计出切实可靠解决方案,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设计与建造,最后进行弯曲孔加工试验,并且对加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水射流土层扩孔技术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射流土层扩孔参数,建立了射流参数与土体参数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了射流参数和钻杆运动参数对扩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扩孔效果必须增大射流功率,在射流作用力大于土体临界破坏力的条件下,增大射流流量比增大射流压力更加有效;合理地匹配钻杆运动参数更有利于扩孔效果的提高.工程应用证明,运用水射流扩孔技术制作多环扩孔型锚杆是可行的,锚杆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高渗透水泥体系的综合性能和防砂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高渗透水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较强的阻挡出砂的能力;可以将该高渗透水泥在钻井和扩眼后泵注到可能出砂的裸眼层段进行先期防砂;对于已经出砂的油井,也可以在清洗砂堵后将高渗透水泥浆挤入高渗砂层,待其凝固后形成高渗透性人工屏障进行后期防砂。从而为防砂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既是在钻井完后,在固井施工时对于可能出砂的层段就考虑采用高渗透水泥充填以代替裸眼完井、砾石填充等常规完井工艺。这将是裸眼完井技术的一种革新,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防砂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炼钢厂转炉氧枪运行跑偏及其下枪孔密封装置对高温烟尘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提出改造设计方案,完成转炉氧枪下枪孔氮封和氧枪杆对中夹紧装置改进,并取得良好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钻柱接头的直径大于管体直径,在通常情况下钻柱与井壁间的接触发生在接头上。建立考虑接头钻柱的力学模型,并用迭代法进行求解,成功地分析了考虑接头钻柱在钻进、起钻、下钻、空转及倒划眼时与井壁的接触力、摩阻扭矩,并能预测各接头处接触力的大小、方向。通过与现场试验数据相比较,对钩载的预测误差小于5%,对扭矩的预测误差小于7%。该模型为预测钻柱摩阻扭矩提供了一个快捷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