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计算环境下动态用户行为认证的机制、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计算中,终端用户对云资源软硬件的影响和破坏远比目前用户利用因特网进行资源共享要严重的多,因此相对于用户的身份,用户的行为是否真实可信是云计算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户行为认证的机制,包括行为认证集的确立、行为证据的获得、行为认证的策略,建立相应的随机Petri网模型,并通过量化瞬时变迁的实施概率来模拟不同的认证选择,利用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位置中的平均标记数来评价认证效果,为云计算的安全应用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网络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保持网络顾客忠诚是电子商务企业提高利润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其关键是明晰网络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和影响途径.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意向和实际消费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整合电子商务服务质量、顾客满意、情感关系和切换障碍的网络顾客忠诚影响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并通过实证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顾客忠诚行为意向是实际消费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顾客满意、情感关系以顾客行为意向为中介间接影响顾客实际消费行为;网站使用经历、服务可靠性、安全与隐私、客户服务经历等因素通过顾客满意间接影响顾客忠诚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十年来一个重大技术突破,云(计算)服务已在产业界掀起应用热潮.然而,对于云计算商业化最为关键的服务定价问题,学界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在传统"订阅定价"和"按需定价"机制基础上,本文首次引入用户群体异质性和按需收费成本因素,构建了基于"用户适应度"和"交易成本"的混合定价模型.模型分析发现:①市场发展初期用户群体适应度较低,云服务企业一般应采用"订阅定价"并结合低价策略培育用户习惯;随着市场走向成熟,用户适应度上升且交易成本降低,企业可引入"按需定价"从而逐步过渡至混合定价模式.②在混合定价机制下,随着用户适应度上升(或交易成本降低),用户倾向于从"订阅购买"转向"按需购买",此时云服务企业利润随之增加.③用户适应度和交易成本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用户剩余和社会福利水平,但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尽相同.本文研究为云服务提供企业在商业实践中制定价格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以产品为核心,聚焦于产品的质量改善,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质量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企业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的持续改善,从而增加客户的粘性,由此对质量管理的诉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也给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详细阐述了该体系的底层技术构架和管理协同构架,并从理论方法、商业实践、当前挑战、研究展望等角度就推动开展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活动进行了讨论.希望本文的研究不但可以推动质量管理的理论创新,也能为基于物联网的质量管理产业实践和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新的应用不断涌现,但电子邮件服务依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邮件服务器是一种I/O密集的应用.在云计算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邮件保存在服务器端,邮件在从客户端传输到服务器端之前,邮件或者邮件的部分内容在服务器端可能已经存在.基于这种现象,提出了一种方案,通过引入计算的代价来降低通信量,从而提高邮件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对电子邮件的格式和SMTP协议进行了扩充,引入了附件和正文分离传输的模式.在邮件传输时,客户端先计算附件的散列值,并作为正文的一部分传输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再根据散列值来判断附件是否需要传输.  相似文献   

6.
当前云计算发展面临如何增加服务收益的重要挑战.经济学领域中多通过区分服务来划分市场以提高收益.由于云服务存在服务质量建模复杂、用户服务质量需 求灵活多变等特性,区分提供云服务非常困难.基于队列模型和优化算法,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区分服务供应来最大化云提供商收益的方法.本文采用队列模型分析来确定为实 现特定服务质量水平需供应给单个服务的资源数量,然后通过优化算法决定准入服务的组合并确定其服务质量水平及价格,以实现云提供商的效用最大化.分析表明该 优化问题是NP完全的,本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元启发算法来得到最优效用.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工作负载情况下,算法可行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保证了云计算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为高效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需要全面了解乘客对轨道交通服务改善措施的意愿,并对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改善乘客最关注的要素上.针对目前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改善大多止于大方向的策略性研究,缺少反映乘客具体意见的改善措施研究,故设计一种新形式的调查问卷,以便同时调查改善策略和措施;针对"木桶理论"和"重要度-绩效"方法在对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综合考虑"重要性","绩效"和"影响人数"的改善措施优先级排序新方法——"沙桶模型",模型直接分析乘客的具体意见并可以区分"重要度-绩效"方法中同一象限内指标的优先级.以新形式的调查问卷收集武汉市轨道交通乘客对改善策略和措施的具体意见,采用"沙桶模型"分析其措施优先级排序,认为目前武汉市轨道交通最应该优先改进的是增加各站点的售票机数量,减少换乘步行时间,增大售票机可靠性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空天地一体化车载网络(space-air-ground integrated vehicular networks, SAGVN)内用户的网络服务质量体验, 解决不同网络间相互协同的问题, 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SAGVN任务分配策略。基于用户信号强度、时延、网络费用和带宽需求, 利用效用函数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构建用户需求和满意度描述框架。将网络任务分配过程抽象为半马尔可夫决策过程(semi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SMDP), 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状态, 利用价值迭代算法获得整体用户满意度最大的网络任务分配策略, 利用Q-learning算法得到近似最优策略。实验表明, 相较于传统策略, 所提策略整体用户满意度提高超过30%;在网络拥塞的环境下, 可以有效降低对网络服务需求迫切用户服务请求的拒绝率。  相似文献   

9.
ON SERVICE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Pertinent Backgrou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rvices sector can not be overstated (Tien, 2006); it employs a large and growing proportion of workers in the industrialized nations. As reflected in Table 1, the services sector includes a number of large industries; indeed, services employment in the U.S. is at 82.1 percent, while the remaining four economic sectors (i.e.,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which together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goods” sector, emplo…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环境中柔性易扩展的信任协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中柔性易扩展的信任协商机制-基于相似信任度的信任协商机制,在该信任协商机制中,直接信任度计算过程中加入了为用户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时刻和服务成本等信任因素,间接信任度计算过程中加入了参与评价的云服务节点个数、评价用户节点的服务总量、评价用户节点所给评价的相似度等信任因素,并且详细讨论了这些信任因素的获取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End-to-end delay is one of the most i mportant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end-to-end packet dy-namics , which may be applied to QoS manage-ment , SLA management , etc .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end-to-end delay dynamics can help tosuggest efficient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andadmission control scheme in which the parametersselection and technical principle can harmonizewith network behaviors . Much work has been doneto end-to-end delay dynamics and various modelshav…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实时传输业务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传统的尽力而为服务不足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分服务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机制,并运用NS2网络仿真器构建DiffServ的仿真模型,进行性能评价研究。DiffServ的端到端QoS特性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加以刻画,模拟方法是评价这种服务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可靠性评估模型解决动态、复杂、多变的云服务环境下支持可靠云服务协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基于层次变权的云服务可靠性评估模型. 根据云服务IaaS层、PaaS层和SaaS层应用的特点, 借鉴AHP层次变权的思想, 分析了层次云服务的失效关联关系, 给出了利用三角模糊数关原理量化可靠性权重值的方法, 基于互补判断矩阵给出了权重值的排序求解公式; 结合云服务系统中各层次云服务的实时在线监测可靠性数据, 给出了层次云服务可靠性评估计算公式. 该模型计算量小, 简单易行, 操作性强, 能对云服务可靠性进行合理、动态评估, 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From mass production to mass customization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constitute two of the five sectors of every country’s economy;depending on the maturity of the economy,they are-in terms of employment-typically the two largest sectors.The outputs or products of an economy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goods products(due to manufacturing,construction,agriculture and mining) and services products.To date,the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ts have,for the most part,been mass produced;it is the premise of this paper that rec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s-including flexible manufacturing,cloud computing,nanotechnology and smart sensing-can better enabl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ass production to mass customization.We regard mass customization as the simultaneous and real time manage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ins,based on a taxonomy that can be defined in terms of its underpinning component and management foci.From a components perspective,we first consider the value chain of supplier,manufacturer,assembler,retailer,and customer,and then develop a consistent set of definitions for supply and demand chains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customer order penetration point.From a management perspective,we classify the methods that are emplo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chains,based on whether supply and/or demand are flexible or fixed.Interestingly,our management taxonomy highlights a very critical research area at which both supply and demand are flexible,thus manageable.Simultaneous manage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ins sets the stage for mass customization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meeting the needs of an individualized customer market.Simultaneous and real time manage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ins set the stage for real time mass customization(e.g.,wherein a tailor first laser scans an individual’s upper torso and then delivers a uniquely fitted jacket within a reasonable period,while the individual is waiting).The benefits of real time mass customization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goods and services become indistinguishable and are co-produced-as "servgoods"-in real time,resulting in an overwhelming economic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5.
面向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动态数据聚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目前云数据中心设备能耗和数据访问规律的基础上,创建了云计算数据模型,研究了云计算系统任务调度和数据部署层面的节能机制,提出一种面向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动态数据聚集算法。算法分为数据聚集与节点聚集两个层次,在兼顾系统服务质量的同时,按照节点和数据在不同时段的使用情况有效聚集数据,实现原本随机部署的数据与节点的有序化聚集和重新部署,从而使计算存储节点能够轮流运转,部署于云数据中心各区域的温控设备可以更加精确地实施定点环境温度控制。算法达到既充分利用资源,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同时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的目标。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算法能够保障云数据中心的服务质量,提高设备稳定性,达到了“绿色”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一种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的互联网信息流量优化模型,以提高ASP(network access service provider,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的收益水平.该模型将互联网信包传递过程抽象为一串联排队系统,通过对由于拒绝用户接入和网络拥塞而产生的总成本函数的优化,来实现对总信息流量的最优控制.根据对模型结果的模拟分析,本文从用户接入和传输服务管理两个方面,对ASP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收益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体的语义Web服务的Petri网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web上的服务在执行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智能主体的行为执行的过程,并且能够通过智能主体管理语义web上的服务。将语义web上存在的主体分为用户主体,媒介主体和服务主体三类。当一个用户主体需要多个不同的web服务来完成其目标时,这些服务将被组装为一个组合服务。对组合服务的动态执行进行准确的模拟和全面的分析是保证用户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利用Petri网的方法对组合语义web服务进行模拟和动态执行分析是关于此问题的一种实用并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云制造系统不同安全域之间信任关系孤立导致的用户跨域访问重复进行身份认证和云服务跨域协同被拒绝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面向云制造系统的域间互信过程模型, 提出了基于域间互信的用户认证和服务跨域协同高效可信安全优化技术, 实现了用户可信身份跨域传递和云制造服务跨域协同, 并在企业进行了应用验证, 给出了所提方法与传统方式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提出的高效可信安全技术能够在提升云制造系统认证和服务跨域协同效率的同时不降低现有安全机制的防护强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服务的特征, 按照存在或不存在第三方认证机构建立两种云服务信任博弈模型, 建立基于第三方认证的云服务交易机制与信任管理机制, 最后构建云服务信任评价模型, 并与电子商务的信任系统做了对比研究,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云提供商信用水平评价方法, 为云用户提供了更完善可信的决策信息. 通过上述模型和机制的建立, 得出结论: 成立第三方认证机构是控制云计算环境下服务信任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实时协同仿真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CSCW结构的新型仿真平台:GPRTS。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实现原理及建模环境,Agent技术在信息挖掘和网络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仿真及建模领域却很少涉及,本文介绍了Agent技术引入系统实现的数据管理和传输,并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