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大地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骆耀南研究本区前震旦纪沉积地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特征时指出:“在前震旦纪时康滇地轴是大陆古板块边缘与西边一海泽古板块接触带上的造山带,两个板块分界线的类型,同近代环太平洋具岛弧、海沟和陆缘海等特征的板块构造型式可能大体相仿”。而岛弧海沟体系消亡后,转为晚  相似文献   

2.
银剑钊 《科学通报》1995,40(8):766-766
四川石棉县境内的大水沟碲矿是目前世界首例也是唯一一例独立碲矿.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康滇地轴内,并限定于中、下三叠统(T_1~2)变质穹窿体北翼的角闪石片  相似文献   

3.
早寒武世巨型化石带的发现及内蒙古地轴的解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东方 《科学通报》1990,35(5):370-370
1944—1945年间,黄汲清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首次把内蒙古地轴作为太古宙基底长期隆起单位和构造单元提出.它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几十年来见于国内外文献及大地构造或地质图件.1987—1989年,作者在研究华北地台北缘地质构造演化时对内蒙古地轴进行工作.从板块构造观点分析:1)内蒙古温都尔庙群洋壳残片应在该地轴区域  相似文献   

4.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56,1(5):54-54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构造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地质科学,不仅富有理论上的意义,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而且富有实际上的意义,帮助我们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大地构造学就内容来讲,包括构造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和普通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形变的科学,也可叫作形态大地构造学,它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承祚 《科学通报》1979,24(22):1033-1033
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大地构造学和其他地质学分支一样,需要引进定量的研究方法,需要应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十分重视大地构造理论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各种构造体系的力学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式。张文佑教授也非常重视大地构造理论的定量研究,他指出对大地构造理论问题应作出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国外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本文仅是构造地质定量研究中很小的组成部分,作者对我国境内构造断裂长度作了统计分析,研究了我国境内主要构造断裂长度和皮尔逊Ⅲ型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張文佑 《科学通报》1960,5(10):291-291
一构造体的辯証发展大地构造发展是借着地壳內各构造体的“建造”形成和“改造”形变两个主要对立面相互斗爭、統一和轉化的过程而表現出来的;并且建造和改造这两个对立的作用是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制約着的。从地壳上两种最大构造体——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看来,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在性貭和成分上是有不同的:前者的特征是上层的厚度小,表面波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60,5(10):318-318
大地构造学是专門研究地壳地貭构造及其分布和发展規律的科学,而大地构造图則是以各种顏色和花紋符号編制成的图件,它不仅表現各区的地表地貭构造形态,而且能够反映地壳深处构造,以及地壳构造的形成时代及其发展历史。地壳內的各种矿产都是地貭构造的組成都分,耍掌握它們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借  相似文献   

8.
陈文 《科学通报》1957,2(6):186-186
中国地质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已于2月5—9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共收到了论文52篇,宣读了40篇。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张文佑的“中国五百万分之一大地构造图的试拟及对中国大地构造一些特点的初步认识”,引起了与会者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编制  相似文献   

9.
湘西板溪群及冷家溪群的时代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刘海臣 《科学通报》1994,39(2):148-148
自从许靖华教授提出“华南大地仰冲构造学说”以来,有关华南大地构造的争论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争论最终集中在所谓的“板溪群”.即对其性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中生代构造混杂岩”说和“扬子地体的前震旦基底”说.应当指出的是,国外学者指的“板溪群”是一个笼统的大概念,而在国内所指的典型的板溪群出露于湖南湘西地区.在湘西,狭义的板溪群以及冷家溪群均是许靖华等国外学者所指的“板溪群”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近源及远源磨拉石与造山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邦栋 《科学通报》1988,33(9):687-687
磨拉石是构造属性特强的建造。磨拉石的研究历来受到地质学家,尤其是大地构造学家的重视。磨拉石是位于新生山体前缘厚度巨大的碎屑沉积楔,其形成与该山体隆起和遭受剥蚀相关。不同作者给磨拉石下了不同定义,但是对磨拉石的上述特点的认识则是各家一致的。磨拉石的这一基本特点也正是研究磨拉石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张曾淯 《科学通报》1964,9(5):416-416
陈国达教授的“动定转化递进说”与黄汲清教授的“多旋回论”之争,是近年来我国大地构造学科范畴内的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争论。它是从讨论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性质开始的。陈氏认为:中国东部地区在中生代以后重新出现高度活动性的事实,表明地壳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认为地壳发展以如下不可逆的形式递进转化:  相似文献   

12.
史美良 《科学通报》1964,9(12):1108-1108
一以沉积历史法为指导思想来研究大地构造的我国主要构造学家,都把整个阿拉善地区看作长期隆起的构造单元,并給以不同的命名。例如,黄汲清称为“阿拉善三角地”(1945)、“阿拉善隆起区”(1960),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称为“阿拉善台块”(1959),馬杏垣等称为“阿拉善地盾”(1961);在大地构造单元上,或者将其划为内蒙地軸的一部分,或者看作  相似文献   

13.
四月间,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市分会大地构造组举行了1962年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对大地构造学若干主要理论问题和我国当前大地构造研究动向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构造特征从现有资料看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地质构造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太平洋是巨大的原生的地壳构造单元,其间矽铝层很薄或缺失,地壳厚度也不大;环绕着它的四周有中、新生代褶皱山脉和其西部边缘特有的岛弧;有安山岩线和与其相伴随的深海沟,是个强烈地震和新构造活动区。而大西洋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通过“攀(枝花)—西(昌)裂谷”与典型裂谷在成因类型、力学机制、裂谷宽度、谷内建造和玄武岩分布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对康滇隆起带是否为裂谷带提出了质疑。这个问题是地学界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本刊本着在学术研究上贯彻“双百”方针的原则,欢迎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争鸣。  相似文献   

15.
从柏林 《科学通报》1987,32(17):1321-1321
澄江运动(约700Ma前)结束了攀西地区中、晚元古代的造山历史。此后,攀西地区整体趋于抬升并遭受剥蚀成为所谓“康滇隆起”的一部分。元古代末,除磨盘山-攀枝花断裂和安宁河-昔格达断裂所围限的轴部地区外,古造山带经受海浸,覆以浅海沉积,本文称为峡东群。 寒武纪至石炭纪,攀西地区反复地间歇性升降,康滇隆起两侧时而海浸时而海退。早二叠世的海浸广泛,仅古造山带轴部幸存狭窄的陆地。川西、藏东地区在早古生代被认为是一地堑地垒系,康滇隆起即位于该区之东。扬子地块的西南缘是一个大西洋型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6.
福建大田推覆构造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康 《科学通报》1985,30(3):203-203
近年来,国外对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为解决大陆形成及其动力学的新发轫点。1981—1983年笔者配合闽西地质大队进行福建大田地区5万分之一区调专题研究,发现该区有推覆构造群的存在。逆冲-推覆构造不仅对铁、硫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与煤田构造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而且为重新认识闽西南-粤东大地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多旋回地壳运动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多旋回地壳运动理论的创立和现状多旋回地壳运动理论是历史大地构造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地球构造圈的各部分,在不同阶段构造格局和构造特点的不同,正是地壳构造发展的多旋回性的反映,即地壳构造是多旋回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地质科学是从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从一些旧的观念来说,造山运动发生于从寒武纪以来所形成的地槽沉积带,它们的造山时期各处不同,加里东、华力西、阿尔卑斯是早已被公认的三个主要时期或三个造山旋回。当初,不少著名学者一般都认为欧洲和美洲的地槽地带及造山时期是“单旋回的”,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造山运动是加里东旋回,而无华力西和阿尔卑斯旋回。德国中部的造山运动是华力西旋回,而无加里东和阿尔卑斯旋回。美国东部的阿帕拉契地槽(至少南段)是华力西旋回而无加里东和阿尔卑斯旋回。1939年到1950年间,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H. Stille)发表了几篇论文,总结并建立了地槽发展的单旋回模式。他提出了地槽褶皱带的构造岩浆旋回发展特点,其基本内容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地构造学是当代地质学的中轴,正是它的发展导致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地学革命。历史上,曾经流行过各种不同哲学观点的大地构造理论和假说,这篇评述文章(选自苏联著名大地构造学家V.V.别洛乌索夫的经典著作《大地构造学》)此文勾勒了大地构造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概貌。在学术上,别洛乌索夫是个坚定的垂直运动论者,对板块构造有不同的看法,他的这种态度在本文中有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凌洪飞 《科学通报》1991,36(23):1807-1807
浙江陈蔡群变质岩的成岩年龄和变质历史是认识浙闽大地构造属性及早期地壳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作者本着测定陈蔡群原岩年龄和变质年龄的目的,对诸暨丁家坞剖面变质岩开展了Sm-Nd、Rb-Sr同位素研究。结果虽没有获得陈蔡群的原岩年龄,但在测得陈蔡群变质年  相似文献   

20.
新构造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煜坚  李玶  李志义  姜义仓 《科学通报》1965,10(12):1088-1088
新构造学是1948年В.А.奥勃鲁契夫在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提出来的。作为大地构造学的一个新枝,它研究新第三纪以来(包括眼前仍在进行着)的地壳运动的规律性。由于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地学的迅速发展,它在一些国家已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现在把国内外有关新构造的研究现状作一个简略的报导。一问题的提出新构造学的问题多半是从生产斗争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