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中职《C语言》教学策略优化研究,对中职《C语言》教学存在问题进行阐述。主要围绕三点进行分析:(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学活动开展;(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3)完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活动开展。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以此实现教学目的,提升C语言教学质量。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语言: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主要处理国家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摘自《辞海》“老马”不识“途”“政治”和“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又彼此影响,密不可分。语言可以影响政治,甚至左右政治。例如,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将泰米尔语提高到与国语僧伽罗语同等的地位。印度自独立以来,曾几度在语言问题上掀起波澜,不同民族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国语》的《吴语》、《越语》所反映的吴越争斗时期的历史,来寻觅当时的越文化的一些特征。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一是越国还保留着其族属和地域的一些文化特征;二是以周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三是楚道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陈阑香、曹晓宏主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进行了评介,内容包括三部分:(一)分析本书在突出实用性方面的种种表现;(二)探寻形成本书实用性特色的原因;(三)论述现代汉语教材的发展趋势。其基本观点是,现代汉语教材要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现代汉语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初步统计,《国语》本文中共有双重否定凝固结构171例。依据《国语》本身的语言事实和时贤对双重否定的看法,可将这些双重否定的凝固结构分为4类:完全肯定式、不完全肯定式、能愿式和条件式。  相似文献   

6.
戏剧是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语言艺术,它和文化联系紧密,同时也极富文学性。戏剧的语言常常独具特色,比如简洁、口语化、性格化等。《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本文主要对《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风格进行研究,更加深一步的了解这部佳作。  相似文献   

7.
《庞阿》、《离魂记》、《阿宝》是三篇古代离魂型小说,其魂去——魂归的结构模式是这三篇小说的基本模式。三篇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心理、形象在这一模式下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主要应用避实就虚的创作手法来加以表现的,从中反映了圆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陆明明 《科技信息》2011,(1):I0137-I0137
洪堡特对近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其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语言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的洪堡特,通过人文主义语言研究哲学立场与方法对语言世界观问题的明晰化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基于洪堡特关于语言本质的思想及其影响,本文主要概括表述为三个方面:(1)语言是一种官能;(2)语言是一种创造活动;(3)语言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展望未来》(LookAhead)是一套好教材。它题材新颖、广泛、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在突出语言交际功能 ,注重语言技能的同时 ,又为学习者提供了所需的语法知识 ,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 (特别是听说 )的能力 ;同时也使教师的专业素质 ,尤其是听说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教学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 )教学内容多 ,学时紧张 ;(2 )语法不系统 ,知识点不便梳理 ;(3)突出听说 ,难顾笔头。这三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势必影响《LookAhead》的使用 ,从而限制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此三个问题提出一些对应办法。1…  相似文献   

10.
《诗品》评陶诗"其源出于应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题材与时局相关;诗风质朴,语言浅显;部分诗作喜好用典。陶诗风格多样,质直与风华清靡并存,以简洁明净的文体、含蓄委婉的语言,抒发真率古朴的胸臆。陶诗与六朝主流诗风相距较远,不被重视也是形势使然。《诗品》置陶渊明于中品,并无刻意贬低之意。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语》的外交辞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辞令是《国语》语言艺术的重要体现。它的文化内涵主要是崇文尚礼,主要表现在其多称引先王礼制和先王之命,多具有委婉谦恭、言辞从容、庄重典雅、精练深刻、张弛有度的风格特色。《国语》外交辞令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达到了严密的说理性和文采粲然的形象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肯尼迪《就职演说》文体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一直被认为是演讲中的经典之作。该演说辞短小精悍,布局合理,逻辑严密,语调铿锵有力,无论从语言、修辞技巧还是从整体布局来看,都是西方国家总统就职演说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语》的预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言是《国语》“语”体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其形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诬梦谣谶和贤达贵族的预见。诬梦谣谶有歌谣预言、祥瑞灾异预言、梦占预言、相术预言和卜筮预言;贤达贵族预见是《国语》预言的主体部分,它有时实际上是一种参政和议政形式,有时发挥着政治评价功能,有时它为宗族和家室的生存与重大抉择提供依据。《国语》的预言鲜明地体现了天道和人事相统一的宇宙观和对道德伦理的强调。  相似文献   

14.
《方言》与扬雄的语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立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2):29-30,107
从《方言》本身的研究入手,探讨了扬雄的语言思想。认为《方言》体现了扬雄实事求是的语言思想,反映了作者语言的地域观和语言演变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语用学、言语交际学和修辞学关于言语得体的研究成果,分析构成言语得体的主要因素,指出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言语得体需注意五个因素,并从语用学、修辞学和言语交际学三个层面分析外语教师要做到言语得体需遵循的原则,即言语的正确性与准确性、纯洁性与健康性、丰富性与简洁性、逻辑性与生动性、说服性与有效性、适应性与浅显性。  相似文献   

16.
将现代汉语名词配价的研究应用到古代汉语当中,从亲属称谓名词、属性名词和部件名词三个方面考察《国语》中一价名词的使用情况,发现书中一价名词与其配价名词的关系与一价名词的指称性质有关。表示有指的一价名词,其名元一定要求共现,一般以名元为定语、一价名词为中心语的形式展现,或省略名元,但语境可以帮助补出;当一价名词表示无指时,其名元则为隐性的。  相似文献   

17.
语境中的语言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 ,而且也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  负优劣的主要依据。适合语境的 ,是正偏离 ,反之 ,便是负偏离。正偏离是一种艺术化的偏离 ,具有常规表达  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 ,它主要包括语音偏离 ,语义偏离 ,语法偏离 ,逻辑偏离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用交际语言实践中典型的鲜活案例,剖析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并从交际语言与逻辑思维的角度论述语言信息、事物关系同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规范的逻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