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红螯螯虾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并比较了红螯螯虾对几种饵料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红螯螯虾的摄食过程可分为寻食、取食和清洗3个阶段。对单只红螯螯虾的摄食行为观察结果显示,投喂鱼肉、玉米、胡萝卜和配合饲料4种饵料时,红螯螯虾首次选择的饲料比率最高的为鱼肉,其次为玉米、胡萝卜,未选择配合饲料。对每次1 h的摄食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对玉米的摄食次数最多,且摄食时间最长,其次为鱼肉、胡萝卜,最后为配合饲料。小群体摄食观察结果表明,红螯螯虾会通过打斗获取优先摄食的机会,当每只红螯螯虾有机会同时摄取食物而不相遇时,未发现红螯螯虾因摄食而出现打斗行为。体重90 g左右的红螯螯虾对玉米颗粒粒径的偏好性强弱依次为2.5 mm、5 mm、1.5 mm和10 mm。投喂浸泡处理过的玉米,红螯螯虾的摄食速度提高。在鱼肉、玉米、胡萝卜和配合饲料4种饵料中,当同时投喂2种等量的饵料时,红螯螯虾对鱼肉的摄食速度最快,其次是玉米和配合饲料,对胡萝卜的摄食速度最慢。研究结果提示:在研制专用配合饲料时,必须考虑诱食性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可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以便红螯螯虾能尽快发现饲料,促进摄食;在喂养时,饵料宜分散投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澳洲红螯螯虾的饲养研究,阐述了在江西上饶影响饲养的有关因素,主要有红螯螯虾的食性,饲料,喂养方法以及水质的要求与管理,另外,对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等进行探索,取得有效的防治方法,探讨了各种养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获得合理高效的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3.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个体间打斗行为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摄像记录,观察并分析了红螯螯虾不同个体大小、性别的打斗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环境底质和遮避物对其打斗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规格红螯螯虾的打斗行为特征存在差异,小规格螯虾((0.11±0.01) g)比较保守温和,中等规格螯虾((8.84±1.35) g)打斗行为最激烈,而大规格螯虾((54.32±2.99) g)打斗强度大但发起打斗更为谨慎。2)对于大规格螯虾,雄性组的打斗次数和打斗时间极显著(P<0.01)多于雌性组和异性组,而打斗强度、躲避次数和威胁次数在三个不同性别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中小规格螯虾,打斗强度、打斗次数、打斗持续时间、躲避次数和威胁次数等打斗参数在三个不同性别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三种规格螯虾的异性组中,雄虾的打斗发起次数和打斗获胜次数均显著高于雌虾(P<0.05),显示雄性较雌性好斗,且易获胜。4)在环境中添加PVC管、鹅卵石、沙、束状筛网等底质或遮避物后,红螯螯虾的打斗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果表明,红螯螯虾个体长大后,雄性个体之间相遇更易引发争斗,且雄性表现出比雌性更好斗、更易取胜。建议在红螯螯虾不同养殖阶段,在养殖池中添加PVC管等各种遮避物或铺设不同底质来提高环境复杂度,以减少螯虾的打斗行为,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红螯光壳螯虾CqHsp70的cDNA全长2231 bp,可编码643个氨基酸,其中4—598aa为HSP70结构域。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CqHsp70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的鳃、肝胰腺、血液中均有表达。在高温(34 ℃)应激过程中,红螯光壳螯虾CqHsp70基因在三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模式,在12 h时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说明高温应激后的12 h是红螯光壳螯虾调控热应激的关键点,在夏天高温季节的养殖过程中应特别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显示,红螯螯虾的复眼为半球形,表面积约为21mm^2.其背面除一拇指状的区域外,其余部分都由小眼组成.小眼多为正方形,面积约为3700μm^2.每个小眼从远端到近端分别由角膜、4个角膜生成细胞、4个晶锥细胞组成的晶锥及小网膜细胞构成.小眼的感光系统由11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其中4个小网膜细胞位于晶锥之下,构成了感光部分的远端,7个小网膜细胞构成感光系统的近端主体,上下两部分有重叠.远端和近端的小网膜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差异,远端的4个小网膜细胞的胞质较致密,但细胞器种类及数量较近端的小网膜细胞少.红螯螯虾的感光系统有两种类型的感光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红螯光壳螯虾的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有多种细胞器参与卵黄发生,其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具有较强合成作用,在卵黄发生早期生成卵黄物质及卵黄原颗粒,但这些胞器在整个卵黄发生过程中数量较少;而溶酶体、线粒体等数量较多且发达,溶酶体通过与卵黄颗粒融合参与卵黄形成;线粒体参与卵黄颗粒形成的同时在整个卵黄发生过程中还起到供能作用.红螯光壳螯虾卵黄发生具有内源和外源双重来源,在卵黄发生的早期主要是内源性卵黄发生,在中、后期对卵黄形成和积累起主要作用的是外源性的卵黄合成.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红螯虾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尾节无中间刺,尾扇五瓣。雌虾第三对步足基部有一对生殖孔,雄虾第五对步足基部有一对生殖乳突。红螯虾有明显的昼伏夜行习性,喜攀缘、嬉闹  相似文献   

8.
克氏原螯虾营养与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综述近几年克氏原螯虾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需求及饲料开发研究进展,为全面、深入开展克氏原螯虾营养需求研究,高效环保饲料开发及其产业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WSSV单抗的制备及其在红螯螯虾病毒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提纯的感染红螯螯虾的WSSV,免疫BALB/c小鼠,三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融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经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7株针对WSSV的特异性单抗,分别命名为E2、C2、E3、G3、C4、D5以及F10.细胞上清ELISA效价为1:1 600~1∶6 400.抗体亚类鉴定结果表明:E2、G3、C4属于IgG1,C2、D5、F10属于IgG3,E3属于IgG2a亚类;单抗热稳定性试验表明7株单抗均是热稳定的.选取单抗G3和F10进行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抗原浓度下,两株单抗均有较好的中和能力.选取单抗G3作为一抗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人工感染红螯螯虾WSSV的测定,初步证实该单抗可用于WSS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多种甲壳动物复眼感受器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十足目是甲壳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类,克氏原螯虾(Procarnbarus clarki)属十足目、爬行亚目、蜊蛄科、螯虾亚科、原螯虾属,又称为红色螯虾,原产美洲,后引入日本,现广泛分布于江苏、安徽等地,了解克氏原螯虾复眼的形态结构,对进一步探讨甲壳动物感光器的发育及其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峡文化哺育了巴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余仲九先生。仲老诗、书、画、印诸艺植根三峡,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总的审美倾向为古雅清逸。先生退休至今20年间,足迹印遍了三峡库区的山山水水,画稿、诗作数以千计,为三峡文化抹上了一笔厚重的色彩。《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都曾为先生作过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内外鱼养殖中的疾病22种,其中病毒性病5种,细菌性病6种,真菌性病1种,寄生虫病10种。分别描述了这22种病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以及防治方法。还叙述了鱼疾病的预防的综合措施,提出了今后鱼病害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Engineering disease resistance in plants.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M H Stuiver  J H Custers 《Nature》2001,411(6839):865-868
Ever since the initial discovery of the molecules and genes involved in disease resistance in plant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ngineer durable disease resistance i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rop plants. Unfortunately, many of these attempts have failed, 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disease-resistance signalling and the sheer diversity of infection mechanisms that different pathogens use. Although disease-resistant transgenic plants or seeds are not yet available commercially, future product development seems likely as our curren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pathogenesis and plant defence improves.  相似文献   

14.
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花蓼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道感染、利尿通淋等症。对它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发了热淋清系列制剂,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本文就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苯教祭祀者“莱坞”经书的流传年代久远,内容纷繁复杂,几乎涉及苯教文化的方方面面,对研究苯教文化意义重大.莱坞的经文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祭神、解秽、招魂、卦书、伏魔降鬼、禳解、招福类等七个部分,几乎所有的经文都与禳解有关.经文出现的年代不详,从经文表现的内容看明显具有原始宗教的特性.经文的规范率低,错别字出现频繁,且夹杂着方言,但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植物内生细菌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定殖在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细菌.虽然内生细菌的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但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植物内生细菌对宿主植物具有许多有益生物学作用,揭示了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对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前景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钢琴传入我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和音乐文化的普及与发展,钢琴进入了千家万户。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练琴时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练琴成效不大,如何有效地练琴达到事倍功半,是我们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环境地质条件及地质病害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区被发现后的几十年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各发掘点内出现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地质病害,严重威胁着遗址区的安全与保护.基于此,通过现场及室内试验对遗址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镜下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及崩解试验等对影响遗址区病害的因素及机理做了分析.结果发现,周口店遗址区7个发掘点共有20处类型不一、规模不等、变形程度不同的潜在地质病害点.其破坏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3个因素,其中着重讨论了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处由于其胶结物成份不同所以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方式也不同.图12,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