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梁瑞春 《科技信息》2012,(21):387-388
重力式U型桥台是目前公路桥梁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桥台形式,本文通过对武骆公路改建工程中重力式U型桥台施工进行总结,将重力式U型桥台施工技术方案做一简单介绍.为今后重力式U型桥台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通过斜交U型高桥台模型试验推算桥台原型应力与位移提供理论支持,应用ANSYS软件,对斜交U型高桥台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斜交U型高桥台的原型、模型的应力和位移计算结果,建立了斜交U型桥台原型与模型应力及位移的关系模型。得出斜交U型高桥台原型的应力与位移要大干模型,但其比值要远小于体积相似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杨绪财 《广东科技》2014,(14):125-126
U型桥台由支承桥跨的前墙(台身)与连接路堤两边的侧墙(翼墙)所组成,墙身多为石砌圬工或片石混凝土,它的结构简单,基础底面积大,所受的压应力较小。但是圬工体积较大,两侧墙之间填土容易积水,除增大土压力外并易于冻胀,而使侧墙开裂。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某斜交U型桥台台身裂缝病害为例,结合现场勘查、钻孔取芯、三维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桥台裂缝病害成因、正常和超载条件下的力学工作机理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对一般U型桥台随斜交角度和宽高比的力学工作机理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相应加固方案,评价了加固效果,得到一些有益结论,可为斜交U型桥台的设计和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库仑理论计算墙后土压力时,适用于墙后填料在足够远的距离内为匀质情况,即破裂面不受限制,全部产生于此匀质的填料内。若墙后存在已知坡面或者说破裂面与另一层面相交,此时破裂面受到了限制而不能全部产生,显然,此时墙背主动土压力与库仑理论的假定情况不完全相同了。墙身较高的U型桥台侧墙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另一侧墙的限制,通过一侧墙墙踵的破裂面与另一侧墙相交了。  相似文献   

6.
寇明宝 《科技信息》2013,(3):384-384,438
目前甘肃省二级公路改造建设中,桥梁大多数以U型桥台形式出现,笔者通过临夏至大河家段二级公路中U型桥台式桥梁的施工,将桥梁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归纳,为以后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铁大禹 《科技信息》2006,(11):218-219
福建某斜交U型桥台,台高12m,宽18m,斜交25度。该桥台在运营通车4年后即在两个钝角的台帽处出现裂缝,并且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通过裂缝的记录数据发现,裂缝有明显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台身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超载及斜交角度是桥台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生勇 《科技信息》2009,(12):306-306
本文在对U型桥台在工程实践中容易发生的病害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U型桥台产生裂缝是目前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病害,本文将着重分析裂缝产生的机理、介绍常用的预防和加固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实际工程为例,对U型槽侧墙模板的设计和验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以一座带桩基础U形座式桥台的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方法,研究主梁、桥台和台后填土相互作用对桥梁结构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探索地震作用下容许桥台背墙进入弯曲屈服或背墙底剪断对桥梁支座位移、桥墩延性需求和桥台单桩弯矩地震响应的影响,并以桥台背墙的屈服弯矩、台梁之间间隙和墩高为参数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容许桥台背墙进入弯曲屈服相比,容许桥台背墙底部被剪断工况中的支座纵向位移、桥墩位移延性需求和桥台单桩弯矩明显减小;增大桥台背墙屈服弯矩可减小支座位移,桥墩位移延性需求随桥台背墙屈服弯矩增加呈现先逐渐增加再趋于稳定的趋势,桥台单桩弯矩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减小伸缩缝间隙的大小可减小支座纵向位移,但可能会增大桥墩位移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2.
吴海波 《科技信息》2012,(26):403-404
本文介绍了复杂顶板条件下将U型钢半圆拱梁改U型棚梁为平梁,再根据拐弯半径加大平U型棚梁长度,在平梁U型棚拐弯侧先架设撑宽棚过渡支护。开门帮采用双U型棚作为支腿支撑平U型棚梁,双U型棚外侧为U刚加工的梯形棚,内侧为直墙半圆拱梯形棚的三岔门支护技术及施工工艺,通过实践证实了此支护技术有利于辅助运输,创造便利的安全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介绍碳纤维材料(CFRP)在长春轻轨U型墙工程维修补强施工方案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桥头台背路堤与桥台设计方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桥头路堤不均匀沉降,分析了桥头台背地基、地面与路堤的变形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了轻型桥台耳墙、牛腿、伸缩缝、桥头塔板的结构设计功能,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结果表明:在台背10 m范围内对地基进行处治,可明显减少路堤工后沉降;取消耳墙、牛腿的桥台结构方案,可以扩大台背压实工作面,有效提高压实度;建立的搭板变位模型可预测台背路堤工后沉降引起的搭板刚性支承端变位量.  相似文献   

15.
U型桥台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库仑理论计算墙后土压力时 ,适用于墙后填料在足够远的距离内为匀质情况 ,即破裂面不受限制 ,全部产生于此匀质的填料内。若墙后存在已知坡面或者说破裂面与另一层面相交 ,此时破裂面受到了限制而不能全部产生 ,显然 ,此时墙背主动土压力与库仑理论的假定情况不完全相同了。墙身较高的U型桥台侧墙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就属于这种情况 ,由于另一侧墙的限制 ,通过一侧墙墙踵的破裂面与另一侧墙相交了。利用库仑理论计算墙背主动土压力时 ,通过墙踵 ,假拟若干个破裂面 ,其中使主动土压力达到极限平衡时的那个破裂面 ,即为最危险的破裂面 ,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综合管廊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规律,以平潭某区间段管廊深基坑为研究对象,采用PLAXIS 3D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综合管廊深基坑开挖回填,分析围护结构、周边土体变形以及桥桩和桥台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桥台影响范围内,地层变形和围护墙侧移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越靠近管廊基坑的桥台及桥桩附加位移越大,桥台侧移和沉降极值约为4.00 mm;桥桩水平方向都是朝基坑内移动,在基坑开挖及管廊施工过程中,其竖向主要表现为上浮,随着基坑回填才缓慢发生下沉;邻近的桥台及桥桩位移随基坑围护桩桩长减小而增大,总体上管廊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引起的位移变化不大。通过对管廊基坑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数值模型可靠,基坑总体上安全稳定,邻近桥梁有足够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17.
以汶川地震中发生严重破坏的高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多模型多平台"分析技术研究了主梁与桥台及台后填土的纵向碰撞效应及对全桥地震反应的影响。首先利用ANSYS软件建立桥台及台后填土非线性数值分析实体模型,基于静力Pushover分析模拟其在主梁撞击下水平力-位移关系。将上述力-位移关系引入到MIDAS软件中,主要以间隙单元模拟桥台及台后填土与主梁的碰撞作用,并建立全桥抗震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及与震害对比,讨论了桥台及台后填土破坏、伸缩缝处安装碰撞缓冲装置等情况下主梁与桥台间的纵向碰撞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桥台及台后填土破坏将增大桥台伸缩缝处桥台与主梁间的相对位移,增加了落梁风险;由于地震动输入和桥台位置不同,碰撞缓冲装置对台、梁间碰撞力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建议碰撞缓冲装置刚度宜取为桥台及台后填土整体抗推刚度的1%~5%,并优先选用耗能型。  相似文献   

18.
吴冲 《广东科技》2014,(10):145+151-145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沈海复线高速公路(漳州段)桥台背、涵背、挡土墙墙背(简称"三背")的回填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希望为同类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柱与墙之间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为该类结构施工与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提出U型筋连接、直型筋连接、连环扣连接和直U型筋连接4种装配式柱-墙连接构造方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同一轴压比下不同连接方式的柱-墙连接组合件的受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浇试件进行比较.对于装配试件,考虑设置不同摩擦系数的接触属性以及设置键槽对受力特征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在同一轴压比与相同接触属性设置下,4种装配式柱-墙连接方式的承载能力较现浇方式略有降低、变形性能较现浇方式略有提高,破坏形态与现浇方式基本一致.对于装配试件,设置不同摩擦系数的接触属性对承载力有一定影响,设置键槽会改善试件的受力性能.结论模拟结果验证了4种装配式柱-墙连接方式的可行性,为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U型砌体结构实体研究模型,实时测定并分析了U型砌体结构实体模型在竖向荷载差作用下纵横墙(即非承重与承重墙)的变形,以及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行为.结果表明,纵横墙变形大小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并且当荷载增加至一定值时,纵横墙相交部位将出现变形骤增,反映出竖向荷载差的累积作用效应,同时伴有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而言,竖向荷载差是除温度差等因素外导致项层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还首次建立了U型多层砌体结构足尺模型在竖向荷载差作用下的最大剪应力计算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