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高等植物与环境相互响应关系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它是全球不同类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尤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如何调控上述作物与相应环境(尤其土壤环境)的关系是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问题,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一.详细解析这个相互响应关系对于从事全球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尽管相关于基因组学,后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有力方法和数据库已经为上述关系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部分清晰的轮廓,但是植物生理学措施仍然是作物性状田间发挥的必要保证.随着供试植物范围的扩大以及现代整合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于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这个响应关系机制的完全理解将得到加速.  相似文献   

2.
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手术、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但是肿瘤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其治疗机制.靶向治疗是现阶段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可针对多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或消除肿瘤.对此,相关研究者们已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石墨烯对Hep G2细胞毒性效应的时间依赖性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对石墨烯干预的Hep G2细胞的代谢产物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通过代谢组学的代谢轮廓分析发现,在浓度为25μg·m L-1石墨烯干预Hep G2细胞时,多变量偏最小二乘法的得分图上呈现了明显的时间代谢差异,同时依据载荷图、VIP图、箱图等多变量和单变量分析方法,获得了影响细胞代谢差异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依据质核比、保留时间、母离子、碎片离子以及查询的相关代谢产物数据库,解析出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结合相关代谢数据库(KEGG、HMDB、Met PA等)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三个被石墨烯扰动较大的细胞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4.
生物网络作为一种描述分子间关系的系统生物学方法,是理解生物现象内在运行机制的有效途径,尤其为疾病机理的科学阐明提供理论支撑.说明生物网络的意义,介绍特征提取方法,叙述遗传相互作用网络、基因功能关联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以及代谢网络的特征和应用.不仅能够加深基础研究人员对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而且指引应用研究人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疾病诊疗、药物研制和工程菌构建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Beclin 1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自噬基因,研究发现Beclin 1可在胃癌中Beclin 1表达下调,并影响肿瘤的生长、分化,甚至参与调控肿瘤化疗耐药.因此,增加细胞自噬活性,通过诱导胃癌细胞自噬性死亡,"操纵自噬"可能继外科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热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之后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前景.现就近年来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基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尤其是与胃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生长在不溶水的有机物中并通过营养物的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同化学表面活性剂相同,生物表面活性剂也有疏水和亲水的基团。在原油污水处理的应用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利用微生物对原油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安全无毒、水溶性好、反应产物单一、驱油效果好的特点,在对原油污水处理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原油污水处理中的情况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效特点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华夏采珍     
我国在肝癌治疗性疫苗制备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一种能教会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肝癌疫苗在上海制备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肿瘤疫苗制备和单克隆抗体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所谓肿瘤疫苗是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病人身体中的肿瘤细胞与抗原体细胞进行“杂交”,制备出可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高免疫原性肿瘤细胞疫苗。国外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这种疫苗能够有效治疗和控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并且能克服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疗法的毒副作用。而单克隆抗体是国际生物新药开发的主导方向,具有靶向性、特效性和低毒性等特点,能够用于…  相似文献   

8.
Tripartite motif(TRIM)在人类肿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RIM2作为TRIM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在肿瘤细胞中通过不同的机制和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和耐药性.TRIM2在肿瘤中通常作为E3泛素连接酶起作用,可能是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围绕TRIM2蛋白的结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探讨TRIM2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中的潜在作用.明确TRIM2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功能,可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液中血清型 Ig A含量的变化与胃肠道肿瘤是否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选取胃肠肿瘤合并有淋巴结转移及不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共 6 2例 ,进行术前血清 Ig A含量的测定并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术前胃肠道肿瘤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 Ig A含量高于不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 Ig A含量 ,经过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 t=2 .939,P<0 .0 5)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术前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 Ig A含量增高可以提示该患者已合并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介绍LC/MS/MS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表明,该项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的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有效方法,已成为药代动力学研究及新药开发的重要工具.在高通量测定生物样品、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茉莉酸及其衍生物: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诱导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茉莉酸及其衍生物作为植物伤害信号分子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影响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许多关键酶基因的协调表达,并可以作为外源诱导子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产进行调控.以茉莉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诱导子,借助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研究植物次生代谢,可以进一步阐明错综复杂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文章概述了茉莉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诱导子在植物次生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肿瘤过程中,生物组织损伤是疗效的重要表现,基于B超监控方式研究组织损伤辨识对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取HIFU辐照新鲜离体猪肉组织前后B超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统计特征,通过类间距离评价所提取的不同特征识别生物组织损伤的能力;以类间距离最大的特征作为最佳统计特征,最后采用最大类间方差聚类法(Otsu)自动确定辨识组织损伤的阈值。结果表明:偏斜度特征的类间距离最大,与其它统计特征相比较,偏斜度有较好的区分能力;HIFU区域该特征值在0.575附近时,生物组织出现损伤。利用此阈值对实验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测定,可以有效地区分出变性组织与未变性组织。  相似文献   

13.
智能马桶健康检测的结果涵盖了身体内各项指标的很多信息,可以借以获得病源、了解人体代谢过程是否正常,为肾功能、泌尿系统、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了客观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文就智能马桶健康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缓释片的制备及犬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磷脂和聚维酮为载体材料制备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后再制成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和犬体内药动学试验,以wagn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犬血浆中葛根素的浓度,应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葛根素缓释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体内外相关性较好(r=0.9875).与普通片相比,葛根素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53%,可以通过固体分散技术明显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并减少给药次数.  相似文献   

15.
<正>SO_2是最早被认识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它来源广,排放量大,对环境危害严重。研究它对植物的危害已有近百年历史。早期对SO_2伤害的认识只停留在可见伤害症状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自McCord等1969年报道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学特性以来,以SOD为核心的自由基代谢研究发展很快,提出了生物逆境伤害的自由基学说。对SO_2伤害机理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由基伤害学说,同时也为环境保护的研究和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旨在对近年来SO_2伤害理论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学研究中,植被、物种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一直以来,在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的研究中,主要研究重点是对大尺度植被分布的模拟研究,而且建立了大量的气候—植被分布关系模型.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预测物种分布的统计模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创新的技术模型(如: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加法模型(GAM)和分类回归树(CART)等)被应用到了生物地理分布、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方面.文章基于分类回归树(CART),关于气候变化对植物及植被分布的影响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主要是对我国几种常见树种的地理分布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在实验条件下研究假单胞菌P1对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Fe2+的稳定作用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接种该菌的CK组相比,实验组Fe2+保持率差异极显著,培养至第4 d时,Fe2+保持率提高60.7%;实验组代谢产物213种,CK组代谢产物177种,二者共有代谢产物175种。根据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模型(FC>1.50、P<0.05和VIP>1)获得的差异代谢物共50种,均为上调代谢物,主要包括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物质。判定差异代谢物中存在羧酸型铁载体;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核苷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ABC转运体和群体感应等代谢通路,对铁载体稳定Fe2+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研究表明,通过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由于胆红素代谢引起的障碍,为阻止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减轻胆红素、内毒素对肝功能的损害,研究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BA)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一位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疗效显著.基于该临床资料,总结得出了心理护理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着重观察、研究各项指标,总结得出了及时正确地处理各种报警的方法.BA联合CRRT治疗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治疗模式的各自治疗作用,同时相互弥补了两种治疗模式单独应用时的不足,能及时为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提供人工肝支持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对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样品检测,即检测人体内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常用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对职业人群的生物样品检测,可以用来长期监测职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生物样品的检测与环境监测相辅相成,为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对生物监测指标的检测,尤其是对健康效应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发现和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