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作为恢复性司法形式的刑事和解制度,对传统的刑事理念造成一定的冲击。在其兴起的司法潮流中,恢复性正义、矫正正义等理念起到理论根基的作用。并且,现代民权刑法理念的发展,为限制国家刑罚权力而保护和促进刑事被害人的市民权利提供了坚实的理念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和合"的理念与保守的"刑权为上"的观念并存,应就其中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合理内涵加以重构和更新,使之适合刑事和解制度。和谐社会目标和理念,也能够为刑事和解的中国之路奠定理论之基石。  相似文献   

2.
“应受惩罚的是行为,而惩罚的是行为者”的观点,是对刑罚个别化的高度的概括,实现了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人为中心”刑罚理论的转换,体现了“防卫社会”的刑罚目的观,“人身危险性”成为实施刑罚的真正基础。在我国具体的司法语境下,刑罚个别化的司法实践活动离不开检察权重要作用的实现。检察权与刑罚个别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也是实践刑罚个别化最便利、最适宜的方法;以“人身危险性”为重要参数,运用不同的司法方法和具体方法,检察权主导下的刑罚个别化司法实践活动,能够促进量刑建议、刑事和解、辩诉交易、非监禁化、刑罚解除等司法改革的发展;检察权通过介入对犯罪人的人格调查、数据分析、案件说理,为刑罚提供合理的依据,促使犯罪人回归社会,实现社会正义和秩序。  相似文献   

3.
王超 《凉山大学学报》2002,4(3):30-33,37
正义通过法律予以实现,但归根结底还是靠程序正义加以实现。程序公开是程序正义的内在品质之一,实际程序公开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然而考察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可以发现,诸如审判不公开、侦查不公开,证据不公开等诸多程序不公开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相当普遍,对此予以理性分析,寻其生长原因与相应对策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刑事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刑事司法程序的制度,它既有利于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达到社会宽容、报应和功利的相统一,也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提高司法整体效率。文章从构建刑事协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刑事协商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主体及程序设计,在理念、进路、具体措施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现状的司法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5.
刑事被害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被害人权益在刑事司法中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透射出刑事诉讼机制本身有不可克服的缺陷,而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而生。本文从恢复正义、人道主义、法经济学、目的刑论多维理论论证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理论可行性;通过分析英美国家、日本、我国台湾地区被害人补偿制度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的实践探索,相互印证,勾勒出我国具有建立该项制度的现实可能性,为我国尽早构建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引。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西方刑事和解理论中存在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叙说理论3种学说,但是我国的刑事和解与西方的刑事和解存在诸多区别,不能简单地将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嵌套在西方的法学理论体系之下。立足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司法实践,和谐司法、利益兼得、契约理论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我国今后构建刑事和解程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关于司法公正的呼声日渐趋高.司法的正义不仅是实体的正义,关键是通过程序的正义来实现实体的正义.量刑的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专门的量刑程序是确保量刑公正的重要途径.作者从建立与定罪程序相分离,赋予和保障控辩双方对量刑程序的参与权利,完善裁判文书中量刑理由的阐述等方面对专门的量刑程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控辩失衡造成我国刑事审前程序中诸多问题如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问题的出现,是辩方实现辩护权的主要障碍。控辩平衡是刑事审前程序中一个重要原则,是公正的法律裁判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实现司法正义必不可少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发展迅速、矛盾突出和社会大幅转型的当代,对正义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时代背景、内涵、精神实质、时代意义等方面入手揭示其所体现的法律正义思想,然后深入剖析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侵犯人权、破坏法治等不正义、非道德的现象,最后强调在司法实践中要从完善审判过程中的刑事和解制度、尝试适用辩诉交易制度、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对未成年案件的处理要加大宽严相济政策的适用等多个方面做到宽严相济,贯彻法律正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形势的演变对刑事政策的变迁具有某种决定意义,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保障作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支持,因此需要在诸如恢复性司法、社区矫正、死刑复核程序等涉及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设计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分配正义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内涵,是正义价值的核心所在。交换正义是分配正义的重要形式,而矫正正义是实现分配正义的有效手段。通过矫正正义,使得非正义不断接近或变为正义。在我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今天,重温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不公正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而司法不公正的原因主要在于司法人员认为“不必公正”、“不敢公正”或者“不愿公正”。因此,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提升司法权威,改革司法体制,提高司法队伍素质,让司法人员重视公正、敢于公正、愿意公正,真正使司法公正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最重要的防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公正问题被视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现代社会要有经济公正,社会公正和法律意义上的公正。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公正尤为重要,从而引发社会公正和法律公正。本文着重论述经济公正,公正与效率,经济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关系,探讨了市场经济下经济公正的特征,以及如何做到真正的社会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束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教育公正是社套公正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套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突破我国转型期教育的不公正现象从而推进教育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公平感知觉这个新的角度探讨驾驶员规则驾驶行为。运用情境问卷和量表测量的方法明确区分事件公平感和社会实体公平感,分别探讨它们对于驾驶员规则驾驶行为的效应。研究发现,驾驶员对单一情境的事件公平感知觉以及对整体交通环境的社会实体公平感知觉都与规则驾驶行为存在显著关系,知觉到的公平感越高,规则驾驶行为得分越高;同时,个体的事件公平感知觉通过社会实体公平感知觉的中介作用对规则驾驶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正是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体公正是公正的本源,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手段。实体公正具有相对性,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实体公正优先论和程序公正决定论皆不可取,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坚持程序优先。实现司法公正需做到以下几点: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建立能够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司法体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惩治司法腐败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的正义论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制度正义、社会公正的建设有重大启发意义。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社会正义的缺失,正义论的思想无疑会给我们重建社会正义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人类社会要实现公正,或者说更好地体现公正,就必须有一整套规则体系来支撑。公正是规则的灵魂,公正是规则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任何规则都要体现公正这一基本理念,所以说公正是规则设计与安排的基本依据;规则是公正实现的基础,没有合理的规则,就不可能实现公正这一价值目标,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9.
法与正义的关系是法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法是正义具体内容的体现 ,正义是法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在我国法治进程中 ,法的正义价值的取向是法治的核心 ,法的义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 ,法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分配的正义和诉讼的正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正义所指称的主体是具体的有差别的主体。根据环境正义所指称的主体的差异性,环境正义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国内正义、国际正义和代际正义,它们之间相到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