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5):58-58
该项目通过对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上游和下游产业化生产技术进行攻关研究,构建了新型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hGM—CSF等60余种医用蛋白质,解决了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建立了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8,(18):62-63
动物细胞无血清大规模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可广泛应用于抗体、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病毒疫苗和载体等生物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团队。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长期以来得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等的大力支持,“十五”期间又获得国家“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动物细胞表达产品的大规模高效培养技术平台”课题的资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6):45-45
针对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对系列化、设备化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的迫切需求,国家863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重大专项“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课题(2002AA601200),对近年国内外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力求综合这些反应器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形成一种新型的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在此基础上,针对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了反应器的结构、高效固液分离(气浮与过滤)单元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50-52,54
该项目研究是针对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难以对水质进行有效调控和养殖鱼虾抗病力低下这一痼疾,研制和开发微生态制剂和高效表达外源基因微生物工程菌的应用,为无公害渔业系统和适于健康养殖结构模式,以及实现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7):43-43
由于外源基因插入染色体组位点的邻近序列对其表达有显著影响即位点效应,不同整合部位引起的位点效应,常造成各个转基因动物系之间外源基因表达巨大差异,甚至可使外源基因沉默,转基因效率低和整合位点效应是造成大型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技术上解决效率低和位点效应问题,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在国家863计划“使用基因打靶和BAC技术制备t-PA突变体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2005AA206620)课题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1课题简介 本课题开发的直径为纳米-微米级新型生物炭纤维载体的批量制备技术及其高效水处理固定床反应器技术引入高效水处理工程,提升了我国废水处理新技术开发的整体实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7.
项目以沼液为研究对象,从沼液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化处理达标排放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其中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分为4个方向:沼液原液就地精准利用技术;沼液体积减量和浓缩技术研究;沼液生物药肥开发技术;沼液药肥高效利用技术。沼液处理达标排放研究分为3个方向:生物强化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研究;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各种反应器的提升组合工艺技术研究。该技术成果来源于国家863计划课题“沼液生物药肥开发与生态网槽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62344)”、浙江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C13036)”及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沼液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06C13056)”。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F0003-F0003
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重要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废水排放量很大的行业,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黄瑞敏教授课题组,创新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和回用工艺,取得的成果有:“有机混凝脱色剂-悬浮滤床生物反应器联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技术”获得2005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复合式折流板厌氧-混凝脱色-悬浮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技术”获得2009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技术内容 "重组鱼生长因子"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一C01一05一04. 重组鱼生长因子是一种能促进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饲料添加剂,系利用基因工程研制的高科技产品.该项目的基本原理是从大鳞大麻哈鱼的脑垂体中分离出生长因子基因,进行重组优化改造,构建成可在工程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质粒,转化工程菌后,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大量生产重组鱼生长因子.经过蛋白质分子免疫杂交检测及生物学测定,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大量生产的鱼生长因子与天然鱼的生长因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国家"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高效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开发",与合作单位四川大学、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一起,经过3年的研究与攻关,课题取得了重大进展,于2006年1月通过了科技部门的验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甘薯高效低能耗贮存技术与高效燃料乙醇转化技术研究”课题(2004BA411801),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攻关,课题取得了重大进展,于2006年7月通过了验收。课题通过对甘薯腐烂的原因的研究,开发出了高效低能耗的甘薯淀粉储藏技术,减少甘薯的腐烂,为燃料乙醇原料的经济稳定供给提供技术保证;通过对已有的酵母菌株的选育与改造,获得高浓度乙醇发酵酵母菌株,并通过代谢控制研究开发出高浓度乙醇发酵技术。课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论文3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4人。  相似文献   

12.
用非营利转基因技术倡导组织生物强化的生物技术专家阿纳斯塔西娅·博德纳尔的话来说,开发第一批经过基因改造的农作物时,“我们仿佛看到了火箭喷气背包”——未来的超级营养作物将为菜篮子带来奇异的产品,喂饱这个饥饿的世界。可是直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8,(13):44-44
生物柴油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一个重点研发方向。自2003年开始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省市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总计632万元,在生物柴油技术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建有具有自动控制平台的以固定床和活塞流反应器为主体设备的年产200吨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05,7(5):28-28
转座因子是一类可以进入基因组内不同位置的基因载体,B.McClintock因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因予而获得了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研人员可利用转座因子插入基因导致基因突变以了解基因功能,也可利用它们培育转基因生物。长期以来,科学家尝试了SB等许多载体,但仍然缺乏高效、实用的哺乳动物转座因子。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田和吴晓晖研究小组,研究发现一种源于飞蛾的PB转座因子能高效插入小鼠基因组,使在小鼠等哺乳动物中高效、大规模了解基因功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纳米科学与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注重极端条件下生物体系的潜力。作为工业生物技术科学的一个分支,现代酶技术广泛探索如何极大限度地使酶在细胞外长期保持活性,并能有效地适应非生态环境的条件。纳米科学的迅速发展为酶的稳定和高效催化转化带来了新的机遇。纳米材料和酶技术结合可制备纳米酶催化剂,其纳米结构不仅能使酶在不同体系长期保持活性稳定,而且能提高水相、有机相、油.水界面的催化效率,并使多酶体系催化反应和辅酶再生成为可能。纳米颗粒的高曲率能降低酶固定化时的变构,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使纳米固定化酶和底物频繁碰撞,大幅度提高催化效率。同样,纳米纤维和纳米孔均能很好地保持酶的活性。用合适的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修饰酶,可使酶自组装于油-水界面,不仅加速了油-水界面反应,而且使酶在油-水界面保持稳定。纳米孔还使伴随辅酶再生的多酶催化体系成为可能。深入研究纳米结构对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从而根据酶的特性设计最佳的纳米结构是今后的挑战。利用多酶催化体系的工业生物技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同时,微反应器的设计使纳米酶的回收利用成为可能,将带来更大的工业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21-21,23
通过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获发明专利1件(ZL200510085544.3);为低碳氮比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新技术,一定进水氨氮浓度条件下,处理水满足回用标准,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作出贡献。分为四个方面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7-57
白腐真菌是一类高等丝状真菌,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具有强氧化性和非特异性的特征,可彻底降解木质素,并能有效降解环境中的许多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在造纸工业的生物制桨和纸浆的生物漂白、水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应用有赖于酶的高效大规模生产,对白腐真菌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的发酵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目前,尚未见大规模生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技术内容 环路胺化反应装置制叔胺的研究技术关键是为适合于环路反应器的高效胺化催化剂及其与催化剂配套的胺化工艺.该专题所开发的H-20催化剂能够适应环路反应装置中喷射器和循环泵部件流体高速运动对催化剂具有强烈磨蚀作用的苛刻条件,结合经过实验优化的工艺条件,形成一套完整的环路反应装置胺化技术.该专题所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  相似文献   

19.
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分子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目基于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了棉花纤维品质发育的分子机制:利用辐射诱变、杂交、回交、系谱选择等技术培育、挖掘出优异纤维资源384份;利用徐州142棉纤维无长绒、无短绒突变体筛选出纤维伸长相关基因;用体外培养方法验证了乙烯、油菜素(BR)的生物合成途径及部分次生物质在纤维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海岛棉品种Pi-ma90-53和陆地棉7235的BAC文库;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了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蛋白质的变化,构建了棉纤维细胞蛋白质表达谱;利用抑制扣除杂交方法、基因芯片技术或从纤维cDNA文库中筛选等共获得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199个,并用模式系统和棉花对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建立了高效农杆菌介导、花粉管通道、基因枪轰击3种规模化的快速基因功能验证技术体系;开发了新标记,构建了陆海、陆陆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并选择有用分子标记和生化辅助育种相结合,初步建立了棉花纤维品质分子改良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2-52
通过项目实施,成功解决我国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功能菌株的筛选和稳定菌群的构建难题,建立并完善了菌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分子生态学技术;利用静止发酵法和真菌液体发酵产孢技术解决了低成本菌株生产工艺,研制出适合我国生物有机肥生产的长槽式生物反应器,研制出污水污泥高效生物脱毒的设备和工艺,成功地解决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