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螃蟹长期生活在水和泥沙之中,在这种环境中,螃蟹长出了一双奇特的眼睛。螃蟹的眼睛像一个带把儿的小球,小球的“把儿”可以自由地转动,而且伸缩自如。螃蟹经常把自己埋在泥沙里,把两只眼睛伸到外面,偷偷地观察外面的动静。它的眼睛像两个微型潜望镜,如果看到敌人,它便把眼睛缩进壳里,一动也不动。螃蟹的“潜望镜”小巧灵活,能伸能缩,如果坏了,还能重新长出来。螃蟹的眼睛是复眼,复眼由许许多多的小眼组成。螃蟹的小眼结构很特别,尤其是晶状体,就像带果子的小树杈,“小树杈”是一束束光导管。光线进入“小树杈”后,不是直接到达视网膜,而是在…  相似文献   

2.
在浩瀚的海洋深处,有一类长相十分古怪的鱼,它们的两只眼睛长的位置与众不同,在头的同一侧,人们把它们称为比目鱼。比目鱼都是扁扁的身体,左右很不对称,一边突出,一边平,常常单独栖息在海底,侧着身体横躺在海底沙滩上,那突出的长着两眼的一面,总是朝上的,游起来横卧水里,头和尾像波浪般运动着。  相似文献   

3.
北京萤火虫复眼的梯度折射率光学和光线追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梅英 《科学通报》1994,39(18):1705-1705
Exner论述了昆虫复眼的重叠原理.70年代,Horridge等人提出了光学重叠眼的特征是必须存在宽的透明带,把小眼的角膜透镜和晶锥与复眼的光感受器层分开.光学重叠眼中的透明带允许多个小眼的光线通过并一直到达光感受器层.在理想的重叠眼中,一束平行光线最后被聚焦在小眼光轴与光线的初始方向一致的那个小眼的光感受器细胞上.但对于萤火虫复眼的研究现在仍存在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认为它是光学重叠型复眼,但  相似文献   

4.
你见过30cm长的巨型虱子吗?最近,英国一家海洋公园展出了9只巨型虱子,个个体长超过30cm.这些虱子名为巨型深海大虱,生活在距离海面1 800 m处的深海中:它们并不吸食动物的血液,而是以海洋动物的尸体为食. 巨型深海大虱又名巨型等足虫,是节肢动物门等脚目漂水虱科动物.它们外表看上去像是放大版的潮虫,比人的手掌还大.巨型深海大虱和潮虫的身体一样,都有坚硬的鳞片状钙质外骨.这样,鳞片在上与头部、在下与尾部都是合为一体的,犹如一个带尾短腹的盾牌.巨型深海大虱有着由近4 000个平面小眼组合成的复眼,无柄的复眼在头部相互保持距离.此外,巨型深海大虱还有两对触须.  相似文献   

5.
点点滴滴     
食肉动物如虎、豹等,眼睛长在头部前面、双眼相距较近,因此视野有一部分重叠。视野重叠的区域,有良好的立体感,使动物容易快速判断目标距离,便于敏捷的捕杀猎物。 食草动物像马、牛等,它们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视野宽阔,甚至能及时发现身后的敌人,但是由于双  相似文献   

6.
汪云九 《科学通报》1964,9(5):444-444
Hartline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到鱟(Limulus)的复眼中小眼之间有相互抑制现象,也就是一个小眼单独受到光照下的输出冲动比它与周围小眼同时受到光照下的输出要大,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周围小眼的兴奋抑制了这一小眼的输出。于是,当一群小眼受到均匀光照时,处在光照边缘的小眼的输出比中间小眼的输出要大,这样一来就突出了边界,加强了轮廓。按照等的说法,这种  相似文献   

7.
全身是眼     
它生活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群附近,它有5条细长的手臂,但没有头,手臂直接从圆盘状的小身躯上伸出,看起来很原始,不像是动物,更像是美丽的工艺品。它就是某种蛇尾虫,这种并不十分起眼的海洋动物因为最近科学家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盔甲和眼睛合二为一 蛇尾虫5条手臂的外表面由粉末状的碳酸钙结晶体构成,这是它的保护性盔甲。最近,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研究一种蛇尾虫时,偶然发现它身体表面由碳酸钙构成的盔甲竟是由成千上万个极为微小的凸透镜构成的。透镜的直径约为1/20毫米,能把光线聚焦在体表之下。 因此,这种蛇尾虫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眼睛,但实际上每条手臂都遍布着许许多多的微型凸镜,即小眼,全身保护性的盔甲就是一只巨大的由小眼组合成的复眼。科学家发现它的成千上万只小眼排列得非常整齐、规则,因而其组成的巨大复眼能看见周围的一切。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生物学家艾仁伯革说:“太让人吃惊了,这种原始动物的复眼实在太奇妙了,这些微型透镜的设计如此精妙,构造如此完美,我相信它绝对超过我们现有的一切人造光学透镜。”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蛇尾虫虽然没有脑子,但是有神经系统。排列规则有致的微小透镜可能...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的鲨鱼大约有350种,生活在我国海域中的鲨鱼约有130种。双髻鲨顾名思义,其头部很像古代仕女的发髻。它的头向两侧延伸,眼睛也长在两边、视野开阔。双髻鲨是一种凶猛的鲨鱼。长有一嘴利齿、撕咬能力极强,为肉食性鱼类。各大洋上层均有它们的踪迹。鲂鮄鱼是一种很漂亮的鱼类,全身披着红色的“外衣”。头大而扁,头背部为骨板所蒙。在胸鳍的下方有两个独立的指状鳍条,为温带暖流区的食肉性底层鱼类,喜群居。我国广东各沿海均有分布。您可给我们的来信或发E-mail至zlxiaoyu@hotmail.com问问你:您知道下面问题的答案么?1.为什么把鲫鱼称作…  相似文献   

9.
吴卫国 《科学通报》1984,29(15):937-937
双翅目昆虫复眼的每一个小眼包含8个光感受器细胞,其中6个大的外周小网膜细胞(R_(1-6))为第一亚视觉系统。6个相邻小眼的6个不同的外周小网膜细膜接收视觉信息后传递并叠加在第一视神经节的同一个弹药筒内。另外,2个中心小网膜细胞(R(7-8))为第二亚视  相似文献   

10.
你敢吃昆虫吗? 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种,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3对足,两对或一对翅膀,也有没有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跳蚤等。 旅游者误入无人之境后,除了植物外,昆虫也是较易获得的食物,而且即使植物能够吃饱,也要吃些  相似文献   

11.
汪云九 《科学通报》1965,10(3):262-262
在鲎(一种海生的节肢动物)的复眼中,小眼之间有相互抑制现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鲎的复眼好象是一种相互抑制网络。假设其中第p个小眼单独受到光照下的输出为e_p,于是当其周围小眼也同时受到光照下,它的输出就要减小到r_p,减少的数值与周围受照小眼的个数及其兴奋程度成正比。这样一种相互抑制网络,对外界图象信息作某种加工和提取的可能性已有人提过。在我们以前的工作中也可看到,这种网络能够突出边界,随光强增加,输出也线性增加,各小眼的增加速度,与其所在位置有关。但是利用这种网络,是否可以辨认文字符号?如何来辨认?这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假设相互抑制网络包括30×22个小眼,排列成长方形。为简单起见,我们只考虑印刷阿拉伯数字经过网络后的变化。数字字母经过某种光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眼大与眼小 "眼睛是人类的心灵窗口,但是眼大与眼小则有许多医学信息",对眼睛经过多年研究的哈佛医学院教授路易斯·马丁说.他认为,在人们的众多眼型--双眼皮、单眼皮、凸睛眼、丹凤眼、水汪眼、眯缝眼中,双眼皮、凸睛眼与水汪眼等属于大眼类,而单眼皮、丹凤眼和眯缝眼则是小眼类.  相似文献   

13.
1.为什么把鲫鱼称作“免费旅行家”?答案:因为鲫鱼的头顶上有个大吸盘,靠吸盘吸附在大海龟、大轮船上,它可以“免费”到处游玩。2.比目鱼的眼睛怎么会长在一边?答案:比目鱼幼小的时候眼睛也同其他鱼类一样长在两侧,但是当它长到3~4厘米的时候,开始躺卧在沙底,慢慢地靠沙底的一只眼睛发生变化,眼睛下的软带不断地增长,并渐渐地向上移动,最后和上面的那只眼睛并列,上移的那只眼睛生成了眼眶骨,从此不再挪动位置,也就变成了一条眼睛长在一边的比目鱼。3.市场上有没有活的小黄鱼、大黄鱼?答案:没有。因为小黄鱼、大黄鱼是生活在水深40~60米的地…  相似文献   

14.
“看看这个三眼的明星,多漂亮呀!”老婆羡慕地看着电视说。 “拜托!拜托!还是不要羡慕这种人的好。3只眼,像个什么样子?只有民间传说中的妖怪才有长3只眼睛的。”我微笑着说。其实丑陋的东西也可以欣赏的,这一点我倒是不怀疑,怕的就是丑陋的泛滥。 “亲爱的,我也想做个手术,变成3只眼。”老婆的胳膊缠到了我的脖子上,现在的女人简直是被男人宠坏了,二十好几的人,还像个小孩子似的,动不动就撒娇。 “呵阿,你可不要吓我,电视里和大街上的妖怪我还受得了,要是自家有个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分类学里,果子狸为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长尾狸亚科果子狸属。它们躯体瘦长,成年兽体长45-65厘米,体重4.5-8千克。果子狸外形似家猫,颜面狭长,鼻吻前突,颈短面粗,眼睛大而圆,两耳较小,上唇背部两侧有20根黑白相间、富有弹性的八字胡须,头脸部被毛有7块大小不同黑、白相间的斑块,故称花面狸。 果子狸四肢粗短矫健,足具5趾,趾端有爪,锋利无比。趾掌无毛,掌面皮肉增厚,富有弹性,从3-4米高处跌下能轻稳安全落地。尾巴粗壮有力,长30-40厘米,约占体长的2/3,在跳跃、攀登时能起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绣眼     
徐菁 《自然与人》2012,(3):63-63
家里养了两只绣眼,小而伶俐的身形,绿背白胸,喙的下方有一片嫩黄。它们的小黑眼珠被一点一点的白点围住,可能这就是"绣眼"这个美丽名字的由来,那一圈白点真有点像绣出来的。先是养了一只,后又买了一只小一点的绣眼,养在一只笼子里。一般养绣眼,都是一只笼子养一只,但我觉得一只太孤独了,把它们放一起可以互相做个伴。它们俩也确实蛮合得来,早上在一起打闹,互相啄羽毛,特别是啄自己啄不到的地方,像眼睛周围、喙的下方。被啄的一方往往很享受,有时会把头仰起来让对方啄,就像让人给“挠痒痒”,舒服着呢。晚上两个依偎在一起睡。  相似文献   

17.
猫头鹰的眼睛 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的眼睛又圆又大,而且已经大到不能在眼眶里自由转动.为了观看一个移动的物体,它必须转动它的整个头部.猫头鹰的眼睛非常敏锐,在离地2m的高度上飞行时,能在微弱光线下看到地面上的老鼠.它的两眼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靠得又近,所以能得到立体感很强的图像.从猫头鹰的案例是否能推断夜间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大,而白天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小呢?恐怕不能这么说,因为,眼睛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腹色蜉复眼表面的防水汽功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表征了其表面结构,在此基础上借助Cassie模型解释了其防水汽机理.利用激光干涉光刻技术(LIL)及胶体刻蚀技术(CL)制备了人工腹色蜉复眼表面并进一步研究了其表面防水功能,同时讨论了其防水功能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腹色蜉复眼表面本征接触角越大,小眼上下半径比越小,防水功能越强.特征尺寸为350 nm的类腹色蜉复眼结构优化表面其静态水接触角为160°±5°,滚动角约2°,呈超疏水状态,具有优良的防水、自洁功能.该研究旨在应用于新型防水、防雾材料表面的研发.  相似文献   

19.
虫趣     
千足虫 在昆虫世界里,多足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查要问世界上哪种昆虫脚最多?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号称"百脚之虫"的蜈蚣.其实,蜈蚣一般全身只有24个环节,每节长一对脚,共生有48只脚.那么,为什么人们将蜈蚣称为"百足虫"呢?它并没有长100只脚呀!在牙买加热带地区,有一种蜈蚣,它的两侧各长着180只脚,共有360只脚.不过,这种"百脚"蜈蚣还不能称为"多脚冠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外神话中,都会时时见到"第三只眼"的传说.在我国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中,二郎神杨戬的脸谱都勾三只眼,这第三只眼具有特异超凡的视力,能够识破孙大圣的"七十二变".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印度教"三神"中的"破坏神"--湿婆有3只眼,其中两只眼睛与凡人无异,而第三只眼却长在额头中间.湿婆的两只眼睛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第三只眼则代表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