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俊霞 《科学世界》2014,(11):18-67
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07,(12):77-77
夜空中繁星点点,星星的颜色和亮度各不相同。我们所在的银河系(银河)拥有1000亿颗恒星,它们当中最亮的是哪一颗呢? 我们所看见的恒星的亮度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距离,距离我们越近的恒星,看起来就越亮。我们今天在夜空所看见的最亮的恒星是大犬座中的亮星天狼星(大犬座α),它是一颗视亮度(我们所看见的亮度)为-1.4等的恒星,距离地球较近,仅为8.6光年。  相似文献   

3.
高煜 《科学观察》2020,15(3):33-36
正宇宙中各尺度的恒星形成,不论是位于宇宙边缘的第1代恒星还是在我们银河系"家园"里的恒星,都是贯穿于宇宙起源和天体演化的核心科学问题。可以说,恒星是宇宙中的"原子",有关恒星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则是当代天体物理学研究的枢纽:恒星形成不但决定星系的结构和演化,而且人类赖以生存的行星系统的起源也与之紧密相关。另外,宇宙中的大部分元素(包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12,(6):57-57
据物珲学家组织网站报道,一组志愿者日前借助美国宇航局进行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数据的榆杏,在我们的银河系银蕊结构中发现了超过5000个“气泡”结构。这是年轻高温的恒星“吹出”的尘埃和气体气泡结构,这些气泡说明这些位置正有新生的恒星诞生。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14,(10):111-111
太阳系的诞生与进化 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生物吗?”、“有没有外星人?”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科学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理论上说,宇宙中除了我们人类以外,完全可能存在其他文明生物,而且其文明程度可能比我们还要发达。我们不妨对宇宙略加推算一下:银河系估计有4000亿颗恒星。如每10颗恒星有一颗拥有行星,就会有400亿颗恒星拥有行星。这400亿颗恒星如果各有10颗行星,就会有4000亿颗行星。这当中又有几颗适  相似文献   

7.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1,(11):7-7
1.《新发现》10月刊 光线的源头 太阳和另外数十亿颗恒星的出现,使浩瀚的宇宙告别了黑暗。它们到底是如何诞生的?由于没有任何仪器能够侦破这桩谜案,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只能进行猜测。不过,超级强大的赫歇尔空间天文台不久前发回了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有了它们,恒星诞生之谜总算掀起了面纱的一角!而这一谜题的破解,必将革新我们...  相似文献   

8.
恒星不永恒     
陈英 《科学世界》2005,(4):76-89
忽然间,一场大规模的爆炸照亮了宇宙的一角。这可能意味这一颗恒星生命的结束,然而,恒星的生命是怎么开始的呢?那些不爆炸的恒星是怎样消逝的?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脉冲星、白矮星、变星、双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文,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并详细介绍这些苍穹中迷人的“钻石”。  相似文献   

9.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声称,行星形成发生在与原先通常认为有些不同的条件下,这一结论建立在对正在形成恒星及其周围气体云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天文学家借助于“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红外线波段对这些正在形成的恒星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0.
《奇闻怪事》2011,(9):30-31
人们一年中用肉眼所能看见的恒星总数仅6000颗左右,使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几亿颗恒星。科学家估算,宇宙里的恒星总数有3×1023颗,比地球上的所有海滩和沙漠里的沙粒总数还多。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其中的恒星超过2000亿颗。那么,浩瀚宇宙中,除我们的家园地球外,还可能有地外文明存在吗?这是许多科学家努力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微聚焦     
《科学世界》2012,(10):94-94
【红巨星吞噬行星】 英仙座的BD+48740是一颗比太阳大11倍、年龄比太阳还大的恒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对它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锂。锂一般不会在恒星上长时间存在,因此这颗恒星很可能刚吞噬了一颗行星。这个过程相当快,难得一见。这可能就是地球将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下期看什么?太阳系的诞生与进化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13.
知识积木     
恒星碰撞不用担心恒星碰撞时会发生什么呢?它们正面碰撞时,或许会合并在一起,成为一颗更为巨大的恒星;而当碰撞擦肩而过时,两颗恒星将围着彼此的轨道旋转,形成一个紧密的双星系统。恒星碰撞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大灾难,但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现象在银河系中非常普遍,人们用不着担心。(马小兰)大约在恐龙灭绝的前期,地球经历了一次非常巨大的环境变化,海平面下降,很多被海水隔离的封闭空间一下子连接起来了。这样,很多物种得到了交流的机会,对恐龙来说新到的物种身上很可能携带有致命微生物,这导致了它们的大量死亡。很显然,…  相似文献   

14.
Q&A     
《科学世界》2011,(5):81-81
Q:假如太阳是蓝色的,那么天空会是什么颜色?A:太阳可能是蓝色的吗?当然有可能,虽然太阳是一颗黄色的G型恒星,但比太阳质量大上20~60倍的恒星(B型或O型)的恒星就是蓝色的。不过无论恒星是什么颜色,我们看到的天空都会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  相似文献   

15.
夜晚,我们仰面看到的那条横贯整个夜空并发出淡淡亮光的银河,其实是大量恒星聚集的区域,这一事实是早在17世纪初由伽利略首先揭示出来的。后来,通过进一步观测和分析发现,聚集在这条明亮天区里的恒距距离我们的远近相差很大,分布在一个相当扁平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05,(3):10-10
天文学家最早于1988年提出了一种假设,即两颗相互旋转运行的恒星在以很近的距离经过银河系中心的一个特大质量的黑洞时,彼此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便会被打破。其中一颗恒星将会围绕着黑洞运行,而另一颗恒星则如同一枚飞离弹弓的石头般被弹射出去。在我们的银河系中,这种情况大约每10万年才会出现一次。  相似文献   

17.
文摘版     
美国天文学家10月7日宣布,他们通过哈勃望远镜发现了可能是全宇宙最大和最亮的一颗恒星。这颗被命名为“手枪星”的恒星半径达1.5亿至2.25亿公里,释放出的能量是太阳的1000万倍。这一重大发现可能为了解恒星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正>假设宇宙中的恒星就像你家里的灯泡一样,可以由总电闸一闸拉灭。啪——(请想象一只看不见的"宇宙黑手"拉灭了总闸),所有的恒星都停止发光发热——包括我们熟悉的太阳。那么,地球会怎样?一片漆黑,冷到极致,所有生命就此终结,包括人类。啊额!光是想想就牙齿打颤,还是重新开闸吧。哼,急什么,答出我的问题,我才重新开闸("宇宙黑手"低沉的冷笑声在漆黑的宇宙中回响)——恒星的能量从哪儿来?这……家里的灯泡靠电力来发光发热,恒星靠啥?难住我了。但我们可以从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身上找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章我们主要介绍了“大爆炸宇宙论”,在这第三章,则专门来介绍现代宇宙面临的一个难题,即宇宙中“存在着看不见的什么东西”。宇宙的主角是那些熠熠发光的恒星,这是人们早就习惯了的看法。然而,有种种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应该还大量存在着某种未知的物质,即“暗物质”。其实,恒星不过是宇宙的次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天津科技》2004,31(2):44
1美国“航海家”1号宇宙飞船飞离太阳系,它已经距我们135亿千米,相当于地球与太阳间距离的90倍,它将到达最近的一颗恒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