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个世纪,科学家对音乐的深入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但令人不解的是,对于音乐的某些很原始、简单,甚至十分“初级”的问题.他们却迟至最近才解开了令人信服的谜底。以下是科学家们关于音乐的一些新发现——  相似文献   

2.
自我兴奋的“感受音乐”动物脑体有一块音乐区,能感受音乐的作用。法国植物学家兼音乐家斯特哈默通过生动的试验证实:植物对音乐也相当敏感。他通过给番茄苗每天弹奏3分钟的特定曲目,使得该苗的生长速度提高了2.5倍,而且长出的番茄既甜且耐虫害。斯特哈默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由于音乐的神奇作用。并不是任何一首曲目都能触动植物的音乐敏感区,曲目的选择大有讲究,这也正是科学与艺术的微妙区别。按斯特哈默的研究,音乐中的每—个乐章都应该对应植物体内蛋白质的某一个氨基酸分子,一首曲子实际上就是一个蛋白质完整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这样,植…  相似文献   

3.
“模范丈夫”、“模范父亲”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论。一些科学家声称已经发现了指向答案的线索。科学家对雄性草原鼠进行研究。将它们作为父亲的行为与它们具  相似文献   

4.
1976年7月25日,美国“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拍到了一张类似人脸的浮雕图像,真是惟妙惟肖。当时,不少国家的媒体相继报道,大加渲染,这确实给地球人一次“惊讶”,认为这是“火星人”的精妙杰作,雕刻技艺不俗,身手不凡。不久,经科学家仔细分析研究表明,这个人脸图像是由火星上的天然地理环境造成的,是鬼斧神工之作。这确实令人感到失望。近30年的时光过去了,对此事人们早已淡忘。可是,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又宣称,新的火星探测器意外地发现这个人脸图像改变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开始“微笑”。虽然科学家将这一  相似文献   

5.
, 《大自然探索》2012,(12):4-4
运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探测数据,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新型的钻石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的“55巨蟹e”星。这个岩石世界的大小是地球的两倍,质量却是地球的八倍.科学家因此称之为“超级地球”。  相似文献   

6.
木子 《科学之友》2006,(6):18-19
据英国《苏格兰人报》、《每日镜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作为欧洲宇航局建立月球基地计划的一部分,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太空旅行方法:科学家计划用超长缆线在地球轨道上建造一个“超级弹弓”,利用地心引力和太阳能电力的共同作用,通过这个“超级弹弓”将装载货物的太  相似文献   

7.
四海 《科学之友》2007,(9A):30-31
2007年6月30日是“通古斯大爆炸”发生99周年的日子,这个困扰科学家近百年的爆炸原因,不断又有新的解释被提出。最近科学家在爆炸地点附近发现了一个湖泊,这个湖宽300m、深50m,形状类似一个低速撞击坑,为行星撞击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有意大利科学家指出“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是坠落在当地的一颗巨大陨石引起的;但俄罗斯研究人员认为坠落的不是石制的陨石,而是一颗由冰和干冰组成的彗星。  相似文献   

8.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白勺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为什么我们管鸟儿、鲸,以及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称之为它们的“歌声”呢?因为在它们发出的声音里传送着某种信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流畅悦耳的韵律,令我们为之动容。多年来,科学家们谨慎地求证着,试图解开动物的歌声之谜。人类逐渐认识到动物发声中内在的音乐特性,以及动物的“音乐”对动物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会生气的水     
日本科学家江本胜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水结晶实验:在一杯水的旁边,放上一张写有字词的纸条,或一张照片,或对着水说好听或刺耳的话,或放上一段音乐,或心里产生一些念头……水结晶就呈现出相应的结构,从而证明了水能“听”、“看”到人的善恶心态。  相似文献   

10.
《科学24小时》2010,(11):52-52
不久前,美国政府宣布74%的墨西哥湾漏油已经被清理干净,许多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称其夸大事实。近日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种嗜油菌“吞食”了大量漏油,帮助人类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11.
在2010年7月30日这个炎炎夏日的清晨,一颗科学巨星陨落。20世纪60年代,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被周恩来总理并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  相似文献   

12.
聶荣臻 《科学通报》1957,2(22):673-673
一自从中共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这个期间,中共中央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发展科学艺术的方针,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学术思想已渐趋活跃;国家在1957年对科学事业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中国科学家们在制定了十二年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之  相似文献   

13.
正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让志愿者每天服用番茄红素7毫克。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高10倍。之前的研究发现,不管是生吃番茄、番茄酱还是用橄榄油烹制番茄,番茄的抗氧化性都会增强。但为什么会这样,其机制一直不明。在参与新实验的36名志愿者当中,每天服用番茄红素、持续时间两个月者的血管变宽了53%,这是由于血管内皮作用改善了。不过,番茄红素对健康志愿者的血管无作用,也没有显示出抗癌效果。科学家说,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每年春季的“恶作剧日”可能是激发创造性和独立思维的方式之一——最近,我发现科学家们已经背上了难以管理的坏名声。一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同事告诉我,他们甚至修了一门专门来对付我们的课程。“牧猫”这个说法目前很盛行,说的是管理教授就像是“牧猫”;而一直令管理者们恼怒的是:科学家被分配了一项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一些令人恼怒的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做这件  相似文献   

15.
抗病毒基因     
在美国由于农作物遭受病害,每年要损失三分之一产量,而且最大损失要算病毒病.为此华盛顿大学和蒙桑托公司的科学家共同制订出一种植物免受传染的生物工艺法.已经成功地改变烟草和番茄的遗传结构,使传播所谓“烟草镶嵌病毒”的病害免疫.植物获得了补充基因,这种基因控制蛋白质产生过程,而蛋白质形成一层病毒保护膜.此  相似文献   

16.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4):12-12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在遥远的外星系发现了一颗冰冷“、笨重”的行星。由于这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像,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为超级地球”。据报道,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3倍。它围绕旋转的恒星距离地球约9000光年,大小为太阳的一半。这颗系外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不像地球离太阳那么近,大约处在类似于太阳系中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岩石行星处在类似于太阳系的气态巨行星的位置。他们将这颗行星称为“失败的木星”,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这个行星没有发展为气态巨行星,不过据推测,在该行星形成…  相似文献   

17.
吕斌 《科学之友》2005,(10):74-74
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们常用的蔬菜中,譬如番茄、土豆、茄子和菜花等,都含有微量的尼古丁。这些蔬菜如果未加烹饪而生吃,可能对人体有害,如同被动吸烟。不过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生吃一些蔬菜,人体摄入的尼古丁含量实在太“微不足道”,不会引起医学上的反应,更不会危害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涉足博客,他们的这种热情在促进科研信息交流的同时,对科学家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博客禁令”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进入我们视野的东西并不一定全都会被看到,大脑对于看到的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可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即它只让我们看到部分事物。科学家认为,大脑是从零散杂乱的视觉输入信号中选择信息来组织成图像的,在这个  相似文献   

20.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远征星际航行的第二站自人类踏上月球之后,科学家早就把眼睛盯住了火星。这是因为它与地球很相似:同样有昼夜的交替和四季的变化,只不过火星上一个季节的时间差不多是地球上两个季节的时间;同样有大气层,只是比地球上稀薄,大气中含95%的二氧化碳;同样有气候变化;同样有南北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