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研究窄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特征,本文以马村煤矿3305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并对原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适宜的巷道围岩支护方案。该巷道围岩变形的实测结果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对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研究过程中,传统的监测和预测方法所需时间长、误差大。基于此,以对平煤集团六矿丁二轨道下山巷道的变形监测分析为例,采用Excel VBA的二次开发模块设计程序,快速绘制巷道围岩变形曲线图和变形趋势曲线,并计算出以观测日期t为自变量的与位移u或变形速率v的函数,预测巷道围岩的变形状况。这一程序具有快速、准确、可重复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容易保存管理。  相似文献   

3.
淮北矿业祁南煤矿721采煤工作面机巷是高应力巷道,围岩强度低,应力大,巷道变形破坏较严重,严重影响正常开采。本文针对721采煤工作面机巷里段的支护现状,分析了其变形破坏的原因,对该机巷以后掘进支护针对性地采取了"锚网喷+U型棚"复合支护措施,提高了围岩强度和支护强度,有效控制了巷道的变形和破坏。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深部巷道锚杆与混凝土衬砌支护前后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支护后围岩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衬砌支护显著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可有效地控制深部巷道的损伤变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淮北煤矿芦岭Ⅲ4采区轨道上山巷道为工程背景,研究强膨胀性软岩对围岩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并设计出合理的支护方案,保证巷道稳定性。【方法】采用SEM扫描电镜实验研究岩性微观成分,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围岩的变形及受力进行模拟,提出高预应力、高强度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结果】研究表明,巷道岩性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要成分,通过模拟可以发现,在未加支护的情况下,巷道会有较大的变形,而在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的变形明显缩小。【结论】通过对巷道围岩的分析,可以认为高预应力、高强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为淮北矿区类似条件的矿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回采巷道采用U型钢+锚杆(索)+金属网联合支护,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该支护体系下围岩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分布情况,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护体系下巷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回采巷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新乡能源有限公司赵固二矿底板措施巷及其周边的胶带运输大巷均处在复杂的高埋深高应力环境中,围岩强度差,采用锚网索+36U钢棚支护难以控制围岩的变形。采用工程类比方法,提出对底板措施巷联合支护技术,即锚网索一次支护,紧跟迎头36U钢棚二次支护并喷砼封闭围岩,滞后对围岩进行注浆。现场实践证明,支护后90d,围岩两帮收缩最大变形不超过50mm,变形速率接近0,减少了矿井巷道的失修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深部高地应力软岩的特征,并以高地应力和软岩特性为基础阐述了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变形机理。结合国内部分高地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实践,提出采用复合型支护方法控制该类巷道,并给出了该类型巷道应采取的支护方式为"全锚索+喷浆+注浆"联合支护。以河南某矿二水平轨道下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锚索+喷浆+壁后注浆"联合支护试验。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式下二水平轨道下山围岩变形较小,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巷道所受的地应力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支护方式已不能较好地控制围岩的破坏变形。本文通过对东回风石门表面位移的监测曲线分析一次支护后巷道围岩破坏变形机理,得出巷道变形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围岩所受地应力较大、支护深度较浅和支护结构强度较低。为此,在一次支护的基础上设计注浆锚杆和注浆锚索束相结合的二次支护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锚网索支护是深井巷道施工中常用的支护技术,基于矿井生产过程中,受采面动压的影响下,巷道原有的支护体系遭到破坏,围岩挤出量大,巷道顶板掉落、片帮、底鼓严重,常出现变形量过大的问题,导致巷道出现维护周期短,巷道维修困难的状况。目的,根据锚网索支护的原理,结合壁后注浆加固技术,延长巷道的维护周期,进而更好的提高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