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波 《河南科技》2011,(9):82-82
土石坝由于其就地取材和施工比较简单,是世界各地普遍应用的一种坝型,然而在地震区,土石坝由于地震作用而部分或完全损坏的事情时有发生,给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发生的多次大地震中都有为数不少的土石坝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但也有的经受住了强震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溃坝洪水的数值模拟可以有效提供灾害分析依据。以云南某土石坝为例,对于复杂地形,利用真实DEM数据,建立仿真实际三维地形,然后采用有限体积法和VOF模型对土石坝溃坝后的溃坝洪水进行数值模拟,展示洪水运动过程,为土石坝溃坝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土石坝由于其就地取材和施工比较简单,是世界各地普遍应用的一种坝型,然而在地震区,土石坝由于地震作用而部分或完全损坏的事情时有发生,给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发生的多次大地震中都有为数不少的土石坝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但也有的经受住  相似文献   

4.
主要阐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茅坪溪防护土石坝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方法、数据处理过程。通过2008-2011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观测成果,采用图表法对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网点位移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从分析中获知作为茅坪溪防护土石坝监测基准的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网点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于卫东 《河南科技》2013,(8):154-155
渗流安全在大坝的整体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土石坝而言,渗透水流除浸湿土壤降低其强度指标外,当渗透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导致坝坡滑动、防渗体被击穿、坝基的管涌、流土等重大渗流事故,直接威胁大坝的安全运行。过量的渗漏也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工程使用标准,给工程带来效益损失。因此,开展土石坝的渗流监测与研究,通过对监测资料及时准确的分析,可以监视工程的安全运行,评价工程的现状和推断未来趋势,为改进勘探、设计,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依据。同时,进一步揭示原体模型的渗流性态,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将对土石坝渗流自动化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建立适于土石坝自动化安全监测分析与评价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6.
地震往往导致重力式挡土墙的永久性位移,为了分析地震动以及墙土体系本身属性对位移的影响,基于Raffnsson、Wu和Prakash 方法的基本思路,引入考虑填土粘聚力的地震土压力解析解,建立了累积位移的计算模型.建模中考虑墙体滑移和转动两种位移模式相耦合、地基土动力非线性和填土粘聚性.对算例挡墙输入18条合成加速度记录,得到不同地基、不同填土条件下的位移累积时程和最终永久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永久位移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与地震烈度近似呈指数关系;地基土越软弱,永久位移越大,并且转动位移越显著.这种效应与地震动强烈程度有关,地震动越强烈,影响越大;增加填土摩擦角和粘聚力,会降低地震永久位移;增加填土的坡角将加大永久位移,并且地震烈度越高,填土坡角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控制要点中,应考虑各种不利于水利水电土石坝施工的相关风险防范因素,强化土石坝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让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变得越发成熟。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公路下伏废弃立井混凝土球面盖帽及其平面盖板力学性能,采用ANSYS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厚度盖板、不同矢跨比盖帽以及不同填土厚度下的盖板和盖帽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平面盖板,随着盖板厚度的增大,第一主应力极值随之减小,盖板底部中心始终会存在拉应力;(2)混凝土球面盖帽,当矢跨比为2∶16、3∶16、4∶16、6∶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局部存在拉应力,当矢跨比为5∶16、7∶16、8∶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整体受压,均不存在拉应力;(3)随着土体厚度的增大,混凝土平面盖板的拉应力随之增大,混凝土球面盖帽最大主应力绝对值随着土体厚度的增大而增大;(4)厚度相同时,平面盖板第一主应力极值为拉应力,且大于球面盖帽。可见:由于盖板力学特征,其底部存在拉应力,从长期考虑,会产生微裂缝,进一步导致钢筋锈蚀,危害行车安全,球面盖帽合理调整矢跨比,整体受压,耐久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地震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尼泊尔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强震地区地震荷载作用条件下,采用有限元方法,就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和位移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高边坡的稳定性随地震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高边坡的位移随地震强度的增加而变大。另外,还就削坡+锚杆支护或削坡+锚杆+土钉的边坡治理方案进行了对比,通过改变锚杆角度等工程设计要素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边坡治理方案。【结论】对强震地区类似的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罕遇地震作用下单波与双波对多层钢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唐山市某钢框架结构的学生公寓为原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其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单向地震波下的柱底最大剪力是双波下的1.1倍;单向地震波下的底层柱最大轴力是双波下的1.1倍;双向地震波下柱底的最大弯矩值是单向地震波下的1.4倍;双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是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的1.8倍;多层钢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单向波和双向波的地震响应相差很大。与现有规范相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双波对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