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介绍了湿地的定义;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特点.主要是类型多样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的水环境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了今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对今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做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该文将当前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湿地景观丧失、湿地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下降以及湿地水文和局地气候改变等方面,主要分析了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案和中国湿地资源基本特征和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2006年“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国祥教授主持,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振山教授致开幕词,南京大学钦佩教授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保护湿地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湿地的概况和湿地的主要功能,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地的定义;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特点,主要是类型多样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的水环境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了今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对今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做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湿地面积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本文在分析世界及中国湿地面积的丧失的基础上,对湿地面积丧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1995年底,中国共建立了以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17个,面积904.28×10^4hm^2,在全面分析中国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和开发利用矛盾的基础上,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江苏海涂围垦与湿地变化,分析研究了江苏海涂湿地自然演变规律和围垦后湿地变化状况,提出海涂围垦不仅未减少湿地的面积,而且有利于湿地面积的增加和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观点,最后就围垦与湿地保护,提出坚持湿地保护与合理围垦相结合、加强湿地围垦利用研究、制定围垦规划、加快海涂促淤、加大围垦政策扶持和投资等具体措施,以促进江苏海涂围垦与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04,(9):52-53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提出,到2010年,全国湿地保护区要达到443个,使我国6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简述红树林湿地在滨海湿地中的地位,红树林的种类和分布,红树林类群的界定,湿地保护中的重要性,红树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着重讨论中国红树林生态工程中面临的四个问题:1.红树林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宜林地的选择标准;2.红树林区海堤修复工程的生态模式;3.防止引种时带进外来有害物种的生态入侵;4.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安地区湿地修复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研究西安地区湿地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方法和途径,探讨恢复湿地的具体措施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法采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污水湿地生态处理方法,修复河流湿地生态以及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建立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结果扩大湿地水面、改善湿地水环境质量,实施后将使西安市湿地面积增加105.19km^2,届时全市湿地总面积将达到1006.15km^2,占土地面积近10%。结论西安地区湿地修复与保护研究应以恢复“八水绕长安”的湿地生态景观为主,并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湿地保护意识,正确处理湿地水体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王学雷,博士,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测地所创新学科"湿地演化与环境效应"首席研究员。现任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2日,“国际湿地保护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评价”,介绍湿地保护方面最新研究成果,也展示了中国湿地保护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4.
江苏海岸湿地特征及珍禽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苏省适宜丹顶鹤等珍禽栖息的海岸湿地有平原海岸滩涂原生湿地、河口沙洲原生湿地、半原生湿地和人工湿地四大类。本区优越的越冬条件可概括为适宜的气候条件、广阔的活动空间、丰富的食物来源、安全的隐蔽场所和多种类型的栖息环境。海岸湿地的珍禽保护与滩涂开发的矛盾十分突出,珍禽保护的方式简单,手段落后,保护区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为搞好珍禽保护工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自然保护意识和保护区的知名度,加强有关珍禽保护和滩涂开发的科学研究,加强珍禽的驯化、饲养和半散养试验,实行多方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是喀斯特分布很集中的区域,湿地资源珍稀且脆弱,保护修复任务紧迫而艰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贵州先后投入资金40.8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和修复。贵州已建成湿地公园53个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市民们称为“家门口的湿地”。眼下初春,市民常在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漫步驻足,拍照打卡,十分惬意。2014年12月,阿哈湖湿地公园正式成为贵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湿地的典型代表,在喀斯特地区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综合利用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其公园总面积1024.71公顷,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括了近年来我国湿地的研究进展,包括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分类,并探讨了近年来湿地功能和效益、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保护以及湿地恢复和重建等四方面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湿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杭州湾湿地是华东重要湿地之一,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介绍杭州湾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指出当前杭州湾湿地保护中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天然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建议加强湿地立法,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湿地环境现状与保护恢复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湿地的功能与价值、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我国湿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湿地恢复和保护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淑玲 《科技资讯》2006,(30):162-163
建设湿地公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注重护岸生态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三垟湿地作为温州的“城市之肾”,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功效。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和保护不到位,三垟湿地水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生态功能日趋衰退,湿地面临减少威胁。因此,提出了科学控制污染、建立湿地生态园、发展替代产业、加强管理和宣传、开展科学研究等适于三垟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