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采自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和望江楼的小甲螨科 Orib-atellidae 小甲螨属 Oribatella 一新种——临江小甲螨 Oribatella lin jiangensis sp.nov,对新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新种与属内近似种进行了比较鉴别。文中所用量度单位均为微米(μm)。  相似文献   

2.
海南坝王岭土壤甲螨初报(蜱螨亚纲:甲螨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4—24,我们在海南省坝王岭的海南大枫树(Hydrocarpus hainanensis)下土壤中采得11种甲螨,其中有2新种,4个已知种和5个未定名种,新种是:枝大龙足甲螨Megeremaeus rameus sp. nov.和海南大头甲螨Megalotocepheus hainanensis sp. nov.。本文列出了种的目录,并对新种的形态特征及鉴别依据进行了详细记述。文内量度单位为微米(μm)。模式标本均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长白山的副滑珠甲螨属─国内新记录种—多毛副滑珠甲螨ParaliochthoniusPiluliferus进行详细描述,并附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文山土壤甲螨资源,于2011年5-6月,在文山校园采集不同生境下的土壤样品,并用Tullgre分离器分离采集甲螨.经鉴定,共分离获得甲螨1167头,隶属于15科,15属.物种多样性一般,均匀度较高;在各样地的优势种为Epilohmannia ovata,Eremulus avenifer,Arcoppia sinensis,Scheloribates orgzae.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长白山滑珠甲螨属一中国新纪录种——短滑珠甲螨Liochthoniusbrevis(Michael,1888)进行描记,并附形态特征图,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相似文献   

6.
土壤温湿度对甲螨和跳虫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甲螨和跳虫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甲螨和跳虫的数量变动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甲螨和跳虫生长的最适温、湿度差异不明显,最适温度约在24℃左右,最适湿度约为16%的含水量.甲螨耐受低温、干旱环境的能力明显大于跳虫.  相似文献   

7.
依据淮北相山的土壤类型、地形、植被等特点,选择3种不同的样地对其中的土壤甲螨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共获得甲螨标本1 185头,隶属于21个科,27个属.全区的优势属为小奥甲螨属Oppiella、木单翼甲螨属Xylo-bates、窝甲螨属Fosseremus.全区的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2.687,均匀度Pielou指数为0.815,优势度Simp-son指数为0.090.3种采样点中,样地Ⅱ的多样性指数高,而样地Ⅲ的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8.
土壤甲螨是一类种类丰富、数量多、分布广、食性杂、营自由生活的小型节肢动物,其活动对自然界中有机质的分解和能量的循环极为重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生产,因此对甲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和结合我们目前的研究内容与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甲螨分类学、生态学、环境甲螨及生物指示作用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甲螨土壤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淮南地区甲螨种群的分布 ,以合理应用该地区的甲螨生物资源。采用野外选点现场取土样 ,应用 Tullgren装置分离甲螨 ,并将所获甲螨分科列出名录。发现获取的甲螨种类相当复杂 ,现已鉴定的甲螨 33种 ,隶属 2 4科。因此 ,淮南地区土壤甲螨种类繁多 ,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缝颚螨属RaphignathusDuges两新种:贵阳缝颚螨Raphignathusguiyanensissp.nov.和赵氏缝颚螨Raphignathuszhaoi.sp.nov及中国新纪录。  相似文献   

11.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发现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有叶附生苔类植物6科20属59种,并对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类型和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Radula cavifolia和Radula gedena为海南苔类新记录.霸王岭的典型性叶附生苔类植物有37种,占总数的62.71%.细鳞苔科(Lejeuneaceae)是最大的科,其中种数最多的是疣鳞苔属(Cololejeunea),共21种,占总种数的35.59%.该区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48种,处主导地位,占总种数的81.36%,东亚成分10种,占总种数的16.95%.  相似文献   

12.
中国登巨须螨属新纪录种新组合(蜱螨亚纲:巨须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中国新纪录亚科 :登巨须螨亚科 DENHEYERNAXOIDINAE.中国新纪录属 :登巨须螨属 Denheyernaxoides Smiley,1 992 .中国新纪录种 :短喙巨须螨 Denheyernaxoides brevirostris(Canestrini,1 885)新组合 .  相似文献   

13.
1982-1987年采自中国四川山区蝇类标本中,发现丽蝇科Calliphoridae丽蝇族Calliphorini三新种宽颜拟粉蝇Polleniopsislatifacialissp.nov.,红头陪丽蝇Bellardiaruffcepssp.nov.,华夏蚓蝇Onesiahuaxiaaesp.nov.模式标本存沈阳师范学院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重科一新属及一新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目前收集的濒危树种降香黄檀种源的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为广东地区降香黄檀造林提供优良种源。【方法】 对广东省阳江市11年生降香黄檀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观测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心材比率,在生长和材性性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并依据聚类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进行早期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 8个种源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材积和心材比率在种源间的差异最大。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P < 0.01)水平,其余3个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 < 0.05)。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材比率与胸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降香黄檀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种源地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影响,来自年降雨量较少、气温较低地区的降香黄檀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心材比率也较高。依据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将8个种源大致划分为具有明显地理格局的两类:一类为东部沿海种源,另一类为中西部山脉种源。 【结论】 降香黄檀的遗传分化与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均有一定的关系。初步挑选出生长快、材质优,心材比率高的白沙种源可作为适宜广东地区造林的降香黄檀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高温对来源于海南和贵州的2种不同生态型麻疯树的光能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引起了2种麻疯树叶片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降低和初始荧光(Fo)的上升,部分抑制了PSⅡ的功能.与贵州麻疯树相比,海南麻疯树在中度高温胁迫(30~40℃)时,增加了对过量激发能的热耗散能力,使其维持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当温度升至45℃,虽然热耗散机制受到破坏,海南麻疯树仍然有7%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而贵州麻疯树的这一比例降为0%.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麻疯树比贵州麻疯树具有更强的高温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楷永  卢炯林 《河南科学》1992,10(4):384-388
报导了河南省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和太行山兰科植物37属62种的分布情况,同时也讨论了河南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国标本对更光巨螯螨Macrocheles perglaber FiLipponi et Pegazzano,1962,星形背刻螨Epicriop-sis stellata Ishikawa,1972和中华虫穴螨Zercon sinensis Petrova et Tascaeva,1968作了再描述。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中国沟胸隐翅虫属Megarthrus两新记录种——柴田沟胸隐翅虫Megarthrusshibatai Sawada和光沟胸隐翅虫Megarthrusnitidulus Kraatz.前者采自江西武夷山,后者采自北京云蒙山.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雄成虫的性特征进行了描画.  相似文献   

20.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共有苔类植物23科51属165种.该区苔类植物的的优势科为细鳞苔科(Lejeuneaceae)、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羽苔科(Plagiochilaceae)、扁萼苔科(Radulaceae)、齿萼苔科(Geocalyc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优势属为疣鳞苔属(Cololejeunea)、细鳞苔属(Lejeunea)、扁萼苔属(Radula)、羽苔属(Plagiochila)、耳叶苔属(Frullania).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64.97%);东亚成分次之(26.75%),北温带成分较少(3.82%).该区苔类植物的生态类型以木生类型占优势,叶附生苔丰富是其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