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明人论诗普遍具有集大成意识,尤以七子派最甚。其基本内涵是:应师法典范作品,借鉴前人优秀创作的成功经验,集众之优而成就己作,从而创作出优秀作品。创作以集大成为创新,是明人面对创作的现实困境做出的选择。在实际创作中,集大成意识会导致模古流弊,但它强调继承、借鉴前人优秀的创作经验,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用电脑制作三维空间效果图,是每个设计室内外三维空间的设计师都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而在电脑三维软件中制作一张成功的三维空间效果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制作人员要熟练使用电脑三维软件,其次,制作人还要有深厚的室内外设计修养,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在电脑三维软件中充分体现出来,必须将三维制作软件中的三维空间技术转化成体现设计师意图的艺术创作作品,制作上的技术能力和创作中的艺术修养问题,始终是室内外三维空间设计师们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件优秀的、成功的设计作品,必然出自于绝妙的创意和精彩的表现形式,而提高图形的创意水准、把握图形的创意方法则是设计师提高创意水准及视觉传达能力的关键,以应对逐步走向成熟及国际化的平面设计。图形创意的过程是一种运用视觉形象而进行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由于在创意过程中设计师受到各自生活实践和艺术修养的重大影响,其创意方法也必然是各具特色的。但是,图形创意仍然存在着可以找寻到的共同规律。因此,在创意的方法上也必然存在着这种共性。设计者可以充分运用这些图形创意的方法设计出许多富有个性和美感特征的时代图形形象。图形创意课程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试以手机为视觉元素,分析图形设计中如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创意与表现。  相似文献   

4.
心境会给诗人在创作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过程都敷上一层情绪的底色。不管是对生活的观察、诗料的选择,还是在作品的构思、情感基调的定位,乃至创作方法的使用、审美理想的表达,都与心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心境对诗歌创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诗人应根据自己创作实际及时调节自己的心境。  相似文献   

5.
任彝 《科技资讯》2006,(6):164-165
以创作心理学的视角对艺术设计进行审视,通过对多位典犁设计师及作品的研究,去探索由于设计师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审美、运用的不同及人格特质对设计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余华是一位有着高度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他把小说创作的文体创新意识带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余华将叙述引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对散文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语言的表现力,二是精微的细部描写。余华的散文文体创新为当代散文的革新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林徽因与宗璞两位女性作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她们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可以使读者对中国女性文学增加一些理性思考。为此,我们重点分析了林徽因与宗璞二人作品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她们作品的女性意识来源及女性意识差异,差异点主要包括女性地位和女性角色生死观等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陶亮  吴硙 《奇闻怪事》2009,(11):100-100
创新是指设计师在设计中表现出来的设计个性和设计特色。创新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包括设计作品的取材、形象、用色、表现手法、意境等等诸多方面。以内容和形式相比较,形式方面的要素更多成为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杨平均 《科技信息》2013,(8):258-258
《动画剧本创作》对于动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对动画剧本的创意与动画编剧的想象力具有特殊的要求,这个要求体现在动画剧本创作的各个环节。因此,本文在分析动画作品对编剧想象力特殊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动画剧本创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剪辑工作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环节,而在剪辑过程中,剪辑节奏和声音、画面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剪辑一方面注重信息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强调信息的任意组接。而且它不仅仅是创作的技巧,而是已经成为贯穿创作各个环节的内在的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是一位极富创作个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社会人文环境的剧变中,他创作理念的坚定和独特尤为鲜明。该时期张承志作品中的死亡叙事不是单纯的控诉忧患的载体,而是在开辟表现生存意识、体现生存价值的新径。  相似文献   

12.
悲剧意识其实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社会诸因素的束缚下被扭曲变形而产生的一种深层次心理上的愤恨、遗憾及无力孤独感。作家把自己对悲剧意识的认知和理解有意识地运用到作品的写作过程中,创作出了伟大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3.
在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从健美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通过改革数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创新机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育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左璐 《科技信息》2010,(26):I0152-I015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小说创新的代表。死亡是伍尔夫作品中主题之一。然而伍尔夫作品的价值还在于她并未局限于死亡意识,作品中的人物用自己的人生选择超越了死亡意识。本文通过小说《海浪》人物分析,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矛盾。伍尔夫在创作中努力探索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作品中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进行了完美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李岩 《华东科技》2012,(10):1-1
"创新"是影响全球竞争力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在2010至2011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的总排名是第27位,"创新"排名是第26位。创新是一个新技术成为新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成为制约创新的瓶颈。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仅有主体,没有政产学研用的紧密  相似文献   

16.
在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从健美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通过改革数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创新机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育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1。  相似文献   

17.
悲剧意识其实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社会诸因素的束缚下被扭曲变形而产生的一种深层次心理上的愤恨、遗憾及无力孤独感.作家把自己对悲剧意识的认知和理解有意识地运用到作品的写作过程中,创作出了伟大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8.
张承志是一位极富创作个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社会人文环境的剧变中,他创作理念的坚定和独特尤为鲜明。该时期张承志作品中的死亡叙事不是单纯的控诉忧患的载体,而是在开辟表现生存意识、体现生存价值的新径。  相似文献   

19.
正迈克尔·海泽作为大地艺术的先驱,最早在荒漠中创作出古代建筑遗迹般的雕塑。他的一件作品正在完成中,要到2020年才结束。美国艺术家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以其作品的巨大规模和创新材料而闻名。他将传统的雕塑语言引入大地艺术中,使环境与作品完美结合起来。对岩石、土地及沙漠景观的利用,是海泽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20.
萧红、迟子建两位女作家的创作都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意识,但她们的作品在相似之中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萧红的作品着重于乡土文化的审视批判,迟子建的作品着重于乡土文化的眷恋缅怀;萧红突出表现的是乡村自然风俗的荒凉冷漠;迟子建刻意描绘的是边地自然风情的宁静淳朴.萧红的创作体现出明显的现代性,迟子建的创作却有向传统回归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